美国战争片中的“硬汉”形象

2018-11-14 21:07李红英
电影文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诺曼辛德勒巴顿

李红英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一、引 言

人类发展的历史始终伴随着战争,战争带来的破坏力不仅仅在于将一座城市夷为平地、使一个国家走向分裂或毁灭,还在于对战争参加者和经历者生命的威胁和精神的摧残。在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战争面前,个体乃至群体都遭受着无可逃避的伤害,所以人们反对战争、控诉战争,这种控诉也体现在艺术创作领域。在古今中外的文学、戏剧、绘画、舞蹈等传统文艺形式中,对战争主题的涉及和反战主题的言说从未停止,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切入点聚焦人类历史中的真实战争,讲述着不同战争经历者的故事。当人类文明发展到20世纪时,政治、经济等领域都面临着现代化的转折,同时信息技术也快速发展,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战争,即妇孺皆知的“一战”和“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波及面最广、破坏力最大的战争,对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艺术言说也始终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正如上文所述,20世纪是人类社会各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电影这一艺术领域的“后起之秀”也在19世纪末产生并在20世纪快速发展,成为超越传统文艺表现形式的大众文艺。相比于传统文艺形式而言,电影能够通过影像、声音、特效的配合更加形象地讲述故事、还原历史,这一优势也成为战争片发展的天然土壤。纵观美国影坛,展现两次世界大战及越南战争的影片不胜枚举。在美国的战争片中,无论是树立美国发达、正义形象的影片,还是对战争进行反思的影片都是以人为核心的言说,所以本文将以“硬汉”形象为切入点,以《猎鹿人》《辛德勒的名单》《野战排》《狂怒》等影片为讨论重点,解读美国影坛具有代表性的战争片中英雄崇拜式“硬汉”形象、战争机器式的“硬汉”形象及人道主义式的“硬汉”形象,探析美国战争片中的反战思想及其对战争的反思价值。

二、英雄崇拜式“硬汉”形象

在美国的战争片中不乏骁勇善战、机智果敢的“硬汉”形象,这类近乎完美的“硬汉”形象体现了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的英雄崇拜以及美国的国家意志。上映于20世纪60年代的战争片《绿色贝雷帽》以越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部队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在影片中,两队“绿色贝雷帽”队员被派到越南执行非常规任务,此时的越南战争已进入攻坚阶段,而大量的美国常规部队已经陷入越南的游击战中无法自拔,身为特种部队的“绿色贝雷帽”担负起了建立阵地、深入敌军的特别任务。在这部影片中,“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被塑造成为正义之师,而其中的队员则成为具有超凡战斗力和超强毅力的正义“硬汉”,被赋予了力挽狂澜的拯救之力。上映于20世纪70年代的影片《猎鹿人》同样以越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参战青年不同的人生历程,主人公迈克尔和史蒂文、尼克是经常一起打猎的好友,在史蒂文的婚礼后三人共同奔赴越南战场,战争的残酷远远超越了迈克尔等人的预期。不仅如此,三个并没有战争经验的青年很快成为敌军的俘虏。在战俘营中,敌军军官要求战俘以生命为赌注,用左轮手枪玩俄罗斯轮盘游戏,在尼克等其他战俘备受惊吓的时候,迈克尔却镇定地进行着游戏并趁机抢夺手枪,帮助朋友们逃出了战俘营。影片中的迈克尔不仅表现出了果敢和机智,还体现出了正义的性格特质,在战场上,迈克尔多次将越南平民从爆炸射杀中拯救而出,在归国时,迈克尔胸前戴满了荣誉勋章,而这些荣誉勋章则蕴含着英雄崇拜精神。

在《绿色贝雷帽》和《猎鹿人》之外,还有许多塑造了英雄版“硬汉”形象的美国战争片,如影片《天与地》中战功显赫的史蒂夫、《越战忠魂》中忠肝义胆的哈诺德等。这些具有英雄特质、承载英雄精神的战争“硬汉”更多地具有国家意志的色彩,显赫战功背后的杀戮被刻意弱化处理,凸显的始终是这些“硬汉”的正义之思和正义之行。

三、战争机器式“硬汉”形象

事实上,带有国家意志的战争“硬汉”形象虽然传递了关于热爱祖国、英雄崇拜的正面能量,但这类“硬汉”性格方面的单一性和过分完美的特质削减了其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与英雄崇拜式的“硬汉”不同的是,战斗机器式“硬汉”直面了关于战争精神层面破坏力这一问题,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生死、血肉不断突破着个体的心理极限,将个体推至异化的极端处境之中。影片《现代启示录》上映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塑造了科茨这一从战功赫赫走向极端疯狂的“硬汉”形象。在《现代启示录》中,威尔德上尉奉命深入越南境内绞杀昔日的战斗英雄科茨上校,在进入越南后,威尔德上尉被科茨上校建立的独立王国所震惊。在“科茨王国”中,终日上演着残暴的杀戮和毫无缘由的血腥,这种极端的暴力不仅使独立王国中的民众“心甘情愿”地成为奴隶,还使威尔德上尉濒临精神的崩溃。当威尔德上尉一行深入“科茨王国”腹地后,很快就成为科茨部队的俘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科茨不仅没有绞杀威尔德,还借威尔德之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实上,不断的杀戮已将这位掌控着至高无上权力的上校逼到了精神的绝境,在疯狂的杀戮后选择将枪口指向自己。

与《现代启示录》中的科茨上校相似的是,影片《巴顿将军》中的主人公巴顿也经历了从战争英雄到战争机器的转变,在血腥杀戮与至高荣誉的作用下成为一个典型的战争狂热分子,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等多项大奖的影片《巴顿将军》中,主人公巴顿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著名将领巴顿为原型进行的艺术造型。故事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北非战场,英美盟军遭遇德军猛烈的攻势,隆美尔训练有素的部队仿如沙漠龙卷风一样即将吞没节节溃败的盟军。就在这时年逾半百的巴顿将军临危受命,通过严厉整顿军纪、全面调整战术力挽狂澜,成功地扭转了盟军在北非战场的劣势。同年,巴顿将军在盟军第二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再次攻破德军防御主力。两次力挽狂澜的战功使巴顿走向狂热的起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巴顿将军虽然攻克了墨西拿,却使同盟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甚至在战事焦灼之际将焦躁发泄到英国盟军、俄罗斯人以及自己的士兵身上,这些过于暴躁和狂热的言行使巴顿日后的军事生涯举步维艰,就在其即将获得诺曼底战役的最终胜利时,艾森豪威尔却命令巴顿将首功和荣誉让位于英军和俄军,使巴顿的军事生涯以遗憾收场。对于战争的狂热使巴顿难以适应战后平静的生活,也毫无战争胜利结束的喜悦,反而多次在公开场合向苏联宣战,最终遭遇贬斥并死于非命。在历史中,巴顿将军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在影片《巴顿将军》中,巴顿将军的形象则更倾向于异化环境中的战争狂热者,他拥有过人的作战智慧和指挥能力,内心冷酷、性情粗暴,唯“战”是图,是美国战争片中典型的战争机器式的“硬汉”形象。影片《巴顿将军》也借助巴顿这一狂热“硬汉”的形象塑造,讽刺了极端狂热的好战者,批判了战争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异化。

与上述两部影片不同的是,影片《狂怒》着重凸显了战争机器式的“硬汉”的养成。《狂怒》中的男主人公诺曼并不是一位能够掀起血雨腥风的将军,而是一个初上战场的新兵。事实上诺曼在入伍后的一个月内并没有真正参与战争,而是在后方承担打字员的职责,但在德军濒死的疯狂反抗中,盟军紧急集结兵力,诺曼也在胜利前的“黑暗”中成为最残酷前线战争中“狂怒”号坦克的机枪手。在“狂怒”之战伊始,善良的本性使诺曼在生死和杀戮面前十分胆怯懦弱,他无法向已经投降的德国军官开枪,也做不到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扫射幸存者,这不仅被诺曼被战友嘲笑,还几次三番地将“狂怒号”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在德军虎式坦克、加强营的残酷攻势中,诺曼目睹了盟军坦克被炸毁、战友被炸得血肉横飞等惨烈景象,以残酷血腥方式谢幕的集体生命使诺曼逐渐告别了“善良”,开始承担起机枪手的重任,勇猛杀敌的他甚至被战友们称为与“狂怒号”融为一体的“机器”,而突出重围的诺曼也彻底从一个稚嫩善良的单纯男孩变为冷酷勇敢的“硬汉”。在塑造战争“硬汉”,尤其是战争机器式“硬汉”形象的影片中,菜鸟主人公十分少见,影片《狂怒》中的诺曼不仅使观众眼前一亮,也赋予影片戏剧性,同时表现了战争对人性异化的过程,进一步体现了战争机器式“硬汉”形象身上的现实批判价值。

四、人道主义式“硬汉”形象

在美国战争片中还存在一类非典型的“硬汉”形象,他们或是在战争中浴血奋战、帮扶弱小,或是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对战争中的苦难民众施以援手,成为美国战争片中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承载。上映于20世纪80年代的影片《野战排》中,伊莱亚斯是导演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伊莱亚斯虽然身处残酷的战争之中,却从未改变正直善良的品性,不仅在战场上和生活中照顾战友,还竭尽所能地保护手无寸铁的战争难民,可以说伊莱亚斯彰显的是一种残酷环境中的自我坚守,也是影片展现美国人道主义精神、树立美国军队正义之师形象的重要一环。

提到美国战争影片中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硬汉”形象,不可错过的便是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男主人公辛德勒。相比于《野战排》中的伊莱亚斯等人,《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不是以预设方式存在的,影片也着重展现了辛德勒从一个金钱至上的德国商人到拯救千人生命的“硬汉”的成长过程,使影片主人公所承载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具感染力。《辛德勒的名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中,波兰迅速沦陷,其境内上万的犹太人都被集中到克拉科夫统一管理,而这些犹太人终日生活在纳粹极端种族主义的恐怖之中,随时有可能被装进卡车、送进集中营。为了发笔战争财,辛德勒从德国来到克拉科夫,买下了一个即将倒闭的搪瓷厂,准备批量生产军需用品。为了尽可能地节省生产成本,辛德勒开始雇用薪资较低的犹太人,此时的辛德勒并没有改变德国商人的思维,对极端种族政策下残喘的犹太难民也并无同情之感。随着在克拉科夫生产经营的推进,辛德勒目睹了一幕幕犹太人被残杀的景象,尤其是在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屠杀之后,辛德勒对犹太人的态度开始转变,他开始不自觉地同情犹太人,并默许自己的工厂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尽管如此,辛德勒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德国纳粹的幻想,极端统治下德国人的荣誉感依然制约着人道主义精神的生长。不久之后,纳粹军队将死于屠杀的犹太人集中到营地中统一焚烧,伴随着恶臭的浓烟彻底刺醒了辛德勒,他决定倾尽所有拯救波兰境内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犹太人,一方面他花费巨资引进犹太工人,另一方面又散尽家财贿赂德军高官,一份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辛德勒名单”就这样诞生了,影片借助一位犹太工人之口讲出的“救一人等于救全世界”也成为辛德勒这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硬汉”的真切写照。

作为美国影片中的类型形象,“硬汉”广泛存在于战争片中,无论是战争中极具战斗力的“硬汉”,还是战争中富有拯救力的“硬汉”,都体现出了美国社会英雄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战争影片一以贯之的反战思想,对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猜你喜欢
诺曼辛德勒巴顿
巴顿(上)
巴顿(下)
巴顿(下)
巴顿(上)
小孩的世界
“辛德勒名单”背后的故事
《通灵男孩诺曼》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