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日语教学教考分离的思考

2018-11-14 23:19卢海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教学大纲任课教师

■卢海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是与传统的教考合一考试制度相对而言。教考分离就是教学的教师和考试命题教师不是一个人。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授课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确定教考分离的课程

由于高职日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更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教考分离,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者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所涉及的知识量都是不同的。在高职日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学大纲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要求的表述一般为掌握初级多少(数量)单词和初级多少(句型),没有具体到某个单词和句型。语言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对单词和句型是按数量要求,例如高职日语专业初级阶段要求学生要掌握600个日用汉字,3000个单词。高等教育使用的教材没有国家规定的统一教材,不同初级教材关于单词出现的顺序并不一致,换句话说,也就是使用的教材不同,单词出现的时间就不同。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教材和教学资料,教师是依据教材进行上课。课堂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主,而教考分离的考试命题依据往往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都是概括说明,而不是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实施教考分离,依据教学大纲命题,试卷内容很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对于日语专业来说,教考分离比较适合考级辅导(N5-N1)课程和高年级的课程,这些课程教学任务清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

二、教考分离的组织者

考核制度应该由学校主管教学的权威部门教务处来组织,并且制定相关指导文件。这样教考分离实施起来才有据可依,不会流于形式。考试成绩反映出专业的学风和教风,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态度。如果只是专业内部实施,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

三、教考分离的命题教师

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需要公平公正、客观合理。命题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首先,命题教师不能是一人,应该由专业组织相关课程的命题组。其次,如果试题完全由非任课教师命题,会出现考试内容不能完全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相匹配。在教考分离课程确定里已经谈到了日语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教学大纲不能具体到实际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教师真实的教学能力。因此,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允许任课教师参与到命题小组中,参与审题,能够减少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符的试题。

四、教考分离命题原则

提倡教考分离就是因为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能够比传统的教考合一考试制度更为客观、更为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题难易度要分布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要求或低于教学大纲要求。其次,考试题型应以选择题为主,尽量不要出现主观论述题,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阅卷时难免出现不公平现象。最后,试题内容要科学严谨,不能出现一题多答案的现象。

五、实施教考分离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任课教师教学创新减少。教考分离依据教学大纲命题,也就是说任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样就可能出现下述几个问题:一任课教师死守教学大纲教学,缺乏创新。教师对任教对象(学生)的了解主要来自教学过程,是在教学中逐渐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语言教学不同于理科教学,教学内容虽然也有递进顺序,但不明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还可以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需要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如果考试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为了自己的教学业绩容易墨守成规地按教学大纲要求教学,不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二是与评教体系出现矛盾,增加任课教师的压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内容全面且与时俱进,不仅体现教书更体现育人要求。教师如果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可能会放松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导致学生评教时,成绩不理想,产生心理压力。

(2)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降低。学生上课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当学生在老师面前无所顾忌的时候,上课态度一定不好。教考合一的考试制度下,任课教师对学生成绩有很大的决定权,出勤率、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都与成绩密切相关。实施教考分离,为了公平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势必减少平时成绩(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考核所占的比例)。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一旦实施教考分离,最后的救命草(考试范围)也不见了,容易“破罐子破摔”。

(3)重现应试现象。无论专业还是任课教师都希望学生的成绩能够好一些,分数高一些。在教考合一的时代,学生只要掌握任课教师课堂所讲的内容,就算期末考试没有范围,不及格也是个别学生。一旦实施教考分离,及格难度就会有所提升,为了及格学生会再次开始题海战术,往届试题会被当作模拟题反复练习,应试现象可能会卷土重来。

综上所述,教考分离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端正学风、教风等方面有着教考合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如果实施不当就会凸显出很多问题,为了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结合实际教学不断完善教考分离。

[1]魏坤霞,魏伟,胡静.教考分离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2]刘新平.关于教考分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1996(6).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教学大纲任课教师
博物馆
考试制度历程之高考改革路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