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故事在宋代的历史考察

2018-11-14 23:19律其林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张咏韩琦霍光

■律其林/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霍光,字子孟,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历经武、昭、宣三朝,官至大将军。霍光侍汉武帝近二十年,未曾出过任何差错,以其严谨闻名于当世;又效法伊尹行废天子之事,废昌邑而立宣帝,“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成为一时权臣。霍光故事在历代得到了广泛流播。故事,即旧事、过去发生的事。“故,使为之也。今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宋人引用霍光故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宋人运用霍光故事规谏劝上,直言诤友

故事作为一种流行于殿堂上下的主流话语,在朝野中被广泛运用,宋人常用故事来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价。例如宋人张咏是太宗、真宗时期的能臣,他对刚刚入相的寇准有这样一段评价:“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后来寇准向张咏请教,张咏对寇准说:“《霍光传》不可不读也。”一开始寇准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当读到《霍光传》到“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时候,才知张咏是在说他。《宋史》中评价寇准“虽有直言之风,而少包荒之量。”张咏让寇准知晓霍光事,便是让寇准学习霍光的品质。昔日霍光以其严谨闻名于当世,侍汉武近二十年未曾出过任何差错,所谓“臣不密则失身”如是而已。

二、宋人将霍光故事运用于政治角力、针砭时弊

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朝代,在对待用人乃至变法事宜方面也常常援引霍光故事,甚至在政治角逐中叶常常用霍光事作为本利益集团的依据。《栾城集》载:

汉武帝外事四征,内兴宫室,财用匮竭,于是修盐铁、榷酤、均输之政,民不堪命,几至大乱。昭帝委任霍光,罢烦苛,汉室乃定……夫以汉昭、章之贤,与吾仁宗、神宗之圣,岂其薄于孝敬而轻事变易也哉?臣不胜区区,愿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轻事改易。若轻变九年已行之事,擢任累岁不用之人,人怀私忿,而以先帝为辞,大事去矣。苏辙上书,认为汉武朝后期由于汉武帝的横征暴敛导致了民不聊生,直到昭帝委任霍光,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朝的国力。此外,作者以此为例进一步提出“父作之于前,子救之于后,前后相济,此则圣人之孝也。”在对先王功绩持肯定态度之余,提出在用人等其他事情上仍有一些失当之处,以此作为针砭时弊的引据。

除此之外,宋人还引用霍光事运用于政治角力,或以一个利益集团对另一个利益集团进行抨击。胡紘援引霍光事,对朱熹的理学思想给予了批判,斥理学为伪学,他提出:“比年以来,伪学猖獗,图为不轨,动摇上皇,诋诬圣德,几至大乱。赖二三大臣、台谏出死力而排之,故元恶殒命,群邪屏迹。”认为伪学的危害不容小觑,因为胡紘与朱熹有隙,然他所批判的朱熹的学说而非朱熹其人,然他在后文又讲到“汉霍光废昌邑王贺,一日而诛群臣一百余人;唐五王不杀武三思,不旋踵而皆毙于三思之手。”规劝皇帝黜除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学”,引发了当时朝野的讨论。

三、把当世权臣比作霍光,警鉴于道

纵观中国历史,有把霍光与商代伊尹相联比作能左右朝政的重臣的现象,把摄政立皇储乃至废立之事比作“行伊霍事”,宋代也不例外。《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侍御史刘挚言:“……臣窃以昔之所谓定策者,盖国有变故未知所立,方艰难之时,大臣能奋不顾身,议于危疑不可知之中,择贤而立,以扶颠定倾,则是大策由此人定。古之人则霍光,今之人若韩琦是也。而今日之事,岂与彼同也哉!”

刘挚在这份奏议中将韩琦比作汉代霍光,以此讨论当时朝政和提出不同意见。在定储中也常援引霍光事,例:彦博曰“如周勃、霍光乃所谓定策。自至和、嘉祐以来,中外之臣,乞立皇嗣者甚众,非独臣等尝有此论。虽常有请,事未果行。至嘉祐末,韩琦等成就大事,皆琦等功也。”上曰:“议论推毂于至和时,发端者为难。仁祖意已定,其后止是行前诏耳。正如丙吉、霍光事,前后各不相揜也。卿宜尽录本末,朕将付之史官。”

韩琦作为朝中权臣,曾参与过英宗、神宗两次定皇储。早在仁宗朝,文彦博等朝臣曾建议立皇太子英宗继位后,对文彦博表示了感激,文彦博把立储的功劳悉推给韩琦,神宗欲加文彦博为两镇节度使,文彦博都坚辞不受,这在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美谈。

四、结语

有宋一代,从朝臣到百姓,从庙堂到江湖,都引用故事作为表达思想的方式,这是宋代话语体系中的一大特色。霍光在宋代既有着挽狂澜于既倒的先贤形象,被宋人用于规谏诤友和针砭时弊;同时由于他的功高震主,在他死后子孙被夷诛,在后世也引起统治者的警觉与借鉴。司马光评价霍光“辅汉室,可谓忠矣;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我们有必要完整地了解霍光这一西汉权臣故事,进一步深入解读故事背后的政治文化语境,避免现实中由于认知不足引发的片面思考,这对于我们研究宋代历史不啻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隽永的启迪。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猜你喜欢
张咏韩琦霍光
霍光:废立皇帝的大臣
韩琦宽厚待人
韩琦的豁达
西汉名臣霍光的变化
豁达是一种境界
体谅失礼下人
燕王的信是假的
张咏婉言劝寇准
婉言劝寇准
受益一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