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伯年人物画章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探讨

2018-11-14 02:00刘振宇湖南科技学院美术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任伯年点线面章法

刘振宇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199

写意人物画难在创作,写生是根本,创作是目的。很多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阶段没有尝试过写意人物画创作练习,以致到毕业创作时可能才开始第一张写意人物画创作,这样的话作品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这是大部分普通地方院校写意人物画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章法教学是创作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狭义上的章法即布局,即结构形态,是画面形式感的重要体现,在写意人物画基础教学中有必要进行章法的分析、尝试以及创作练习,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具体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利用“形式分析法”对作品章法进行深度剖析与理解

“形式”一词泛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它属于外来“词汇”,在艺术中上最早始于西方的“形式主义”,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事物的内容,内容与形式共同构成物象。在中国古代,形式不称为形式,而为章法,它们意思相近,都偏重于外在的技法、样式与材质。我们可以下几个方面对任伯年章法进行分析与解剖。

1.点线面分析。点线面是从较为宽泛角度上的归纳,它们相互对比时形态各异、立场分明,各自独立却又相互映衬、密不可分,显示出极为和谐的节奏关系,简单概括可为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点小为点、点大为面,线小为点、线大为面。对比任伯年多张写意人物画作品就会发现画面总是具有一定的块面关系,大片墨色的块面、线条勾勒的块面、点或线密集的块面,每个块面是极为变化丰富单独个体,组合在一起所呈现出的画面感却又节奏舒朗和谐明快,整体感极强。如他画的人物主要表现为多线勾勒成面,或搭配墨点的鞋、头发、帽子以及配饰,形成具有节奏感、变化又统一的块面;动物则通常采用大笔墨块写去,与人物形成对比;树木山石的组合通常都是点线面在统一中又有对比的块面节奏关系,较为代表性的有《风尘三侠图》、《东山丝竹图》、《苏武牧羊》等等,要从这些方法上进行点线面的分析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章法技巧。

2.正负形空间分析。正负形也是舶来词,源于西方,多运用在平面设计领域,指平面图形中的图与底的关系,图为正形,底为负形,物形和底面相辅相成、互不可分。中国画里面讲究留白,计白当黑是也,古人论画“实处易、虚处难”,正是说明对空白的经营与讲究,与国外正负形空间意思相差无几。任伯年人物画作品对画面的空白运用非常普遍,并且十分讲究,负形的空白空间整体大方干净,促使正形的主体醒目突出,深思熟虑后的空白更使画面增添意境,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如《秋林远眺》中人物倚靠着石头布局在整个画面的右下方,两个树排放在人前方突出画面,背景大面积的空白负形简洁有力,虽然空无一物却让人臆想连篇,尽管如此画面的主体人物仍然醒目跳跃,这是正负形空间布置的一个典型,《东津话别图》、《三友图》等都是较为代表性的。

3.几何形分析。几何形是任伯年人物画章法中经常用到的。这里的几何形不是我们常见的规范整齐的几何形,它多是大概意义上的几何形,尤其是几何形轮廓线的处理是不齐之齐、似直而非直的感觉,这是较高级的有着一种对立又统一的状态。任伯年的画作有的是整体大致呈现几何形的构图,以三角形尤甚;有的是局部物象的几何形处理,有近似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不规则几何形,彼此相互穿插、遮挡、呼应,各种形体横斜竖直姿态各异,体现出任伯年主观处理物形高超的概括能力,如他的早期作品《唐太宗评字》,该画面由两组人物构成,前面右方三个坐姿由前往后排列呈三角形趋势,后面左方依次由左下往右上排列呈菱形,单个人物动态与道具也呈现单独的几何形体,整体感明了舒畅,杂而不乱,乱中有序,此类作品比比皆是,如《风尘三侠图》、《东山丝竹图》等较为典型,需要多加比对分析。

二、运用“尝试教学法”对作品章法进行大胆实践与变异

“尝试”一词早已有之,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说过:“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这一论断也早已被大家所接受。任何创造发明都必须从尝试开始,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通常都是从讲解理论、讲解技法入手,而后进行教师示范,再由学生临摹,最后求新求变。而尝试教学法的基本路径是先从教师提出问题出发,学生在自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和互相讨论,运用尝试练习的方法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出现的个人“闪光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章法讲解和引导,做到个性挖掘,因材施教。

1.尝试归纳概括,心摹手追。这里的归纳概括不是照抄对象,是在以对象为参照的基础上,有主观感受、有所取舍,而后进行尝试有创造性的意临,使之呈现出的笔墨节奏有类似原作的感觉即可。以点线面的构成块面为例,可大胆进行单纯以点线面的特点为构成元素练习,着重在笔墨的大小、浓淡、长短、疏密上做最大程度的自由书写,变现出一定的笔墨节奏与秩序感。

2.尝试变形夸张,趣味横生。夸张即是对物象进行强化或减弱处理,形成最大化的对比效果。以任伯年人物画章法中点线面构成的特色为例,块面的大小、轻重、节奏都可以尝试夸张处理,先以任伯年人物画作品为参照练习,一幅作品进行十张不同的夸张处理,有人物的夸张、树木山石的夸张、道具的夸张等,看不同程度的夸张呈现出的效果,相互对比择最佳。再如正负形空间的特点,同样先让学生选取一张任伯年人物画作品,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夸张训练,或缩小,或放大,或整体,或局部,从尝试夸张之中收获韵味与方法。

3.尝试重组,率意而为。重组,这是建立在以上两点基础之上的,属于创作式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画面构成的组织能力。其要求学生在服从于整体、节奏、和谐的原则上,敢于打破传统和思想束缚,在形象的几何化、黑白灰关系、疏密节奏感以及物象的摆布位置等方面尽可能的突破固有的法则与印象,不断尝试出新的画面效果。

三、巧用“构成练习”对作品章法进行创造与应用

构成练习是针对画面构图组织的训练,在尝试归纳概括、夸张变形的练习后,还需要进一步练习画面构成,这一步可脱离对象、可由心造,也能参考多张作品,在生活中、书籍里及网络上的任意资料均可借用,将好的元素巧妙安排在自己的画面里,使之和谐,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练习。

1.黑白灰练习。黑白灰练习是以抽象的笔墨去概括物象,使物象呈现黑白灰形态的构成样式,小到局部的节奏变化,大到整体的节奏变化,要做到近观其质,远观其势。比如练习时参照一张画或一张风景图片,要从主观上对其进行意象归纳,发挥感性,让笔墨黑白灰的节奏感强烈突出,主体物进行主观处理,再以局部展开,制造冲突,再解决冲突,以此不断的尽可能多的制造冲突又解决冲突,使画面达到对立统一的完美展现。

2.点线面练习。点线面是高度概括的表现,其表现力简洁明了而又有力,可直指本真,充分体现出中国画的线条艺术。点线面的运用可抽象可具体,任何物象的表象都能用点线面来表现,要尽量打破常规视觉习惯的影响,做到恰如其分而又留有意味的形式感。如,徐渭的点线恣肆,墨舞横飞,点线融洽在物象形体之中,呈现出类似音乐的节奏感,是点线面巧妙结合的代表之一,八大山人、黄宾虹以及齐白石等的画作也都具有极其强烈的点线面意味,这些点线面给画面造境加分添彩,故而学生要多进行点线面练习,让画面构成更为完整和谐。

总结:以上运用作品分析、尝试及构成练习的教学法来对任伯年人物画章法进行归纳总结与解析,有理论有实践,从理性到感性,尽可能使学生达到入乎规矩之中而又超乎法度之外,不畏前人所拘,虔诚虚心学习,大胆出奇出新,达到个性化与创造性双赢的教学目的。文章中具体练习法的实践与论述,是为一个阶段的理解与认识,尚有诸多局限性,有待于不断的提升加强。

猜你喜欢
任伯年点线面章法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结构之美
质地
东郊记忆——点线面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卖假画获良机
任伯年
多一分不平凡
“点线面”相结合立体化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任伯年画猫真“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