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的螺旋”理论视角下对班级舆论的引导与探究

2018-11-14 23:19李宇哲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螺旋舆论意见

■李宇哲/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大众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往往会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些观点、态度或信念而带来的孤立感,那么,我们在把控和引导班级舆论时势必要注重这样的特点,进行班级舆论建设的同时要探究它形成的原因,依靠相应的理论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与应对举措。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与高校班级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公共问题做出的基本独立认知,以及认知下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班级舆论只是把主体与客体具体在了校园时空与师生群体下,当“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普遍存在的舆论现象,要将上述二者做以结合则必须回到基本的概念界定与群体状况分析上。

(一)关于“沉默的螺旋”的概念界定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该理论指出了个人意见的表明往往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它实际指代了一种现象:即面对一个需要商议的问题时,如果人们判断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去大胆的表达和亮出,而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则倾向于沉默或隐藏。诺依曼实则指出了舆论的形成本就是人们为避免被孤立而对多数或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的非合理过程。

(二)关于高校班级舆论的认知

时下,95后、00后正在成为高校的校园主体,同时也是高校班级的主要群体,他们敢于创新,但抗压力差;自我意识强,但时间管理能力弱;思想活泼开放,但集体观念缺乏。当他们作为舆论背后的制造者与推动者,也使得高校班级舆论有了新的特征特点,如:具备多元性,涉猎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加自主活泼,不再局限于校园事、院系事、班级事;具备可塑性,班级舆论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并极容易发生变化,这些新特点既为创新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又对当下进行高校班级舆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沉默的螺旋”带来的班级舆论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一)对班级公信力的影响

“沉默的螺旋”理论已指出由于人们在表达观点时会刻意避免让自己陷入“孤立”境地内,所以“少数派”意见常常是听不到的,若班级缺乏内部的沟通和信息的流动,只是辅导员向班干部传达通知,班干部再借班会、微信QQ讨论群继续传达下去,缺乏反馈,没有信息的双向流通,老师或班干部由于不能在第一时间把控住集体的真实反应和态度,可能会做出错误或不适当的判断、处理。最终导致公信力的下降甚至丧失。

(二)对班级执行力的影响

班级的执行力通常是指通过有效的执行措施从而实现班级既定目标、达成班级愿景的一种力量,在班级舆论建设的背景下,舆论中的“意见领袖”往往左右着班级成员对特定问题的看法、态度,而看法和态度又决定着班级成员对一件事“要不要做”、“怎么去做”的基本判断。那么,对班级舆论的控制和引导不当,往往会错失应有的执行时间和执行方案,最终致使班级的执行力下降。

(三)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既是辅导员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的重要依托,也是学生对所在群体有认同和归属感的源泉,若果利用好“理论”揭示的从众心理,学生会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中获得一定的目标感和归属感,班主任或辅导员更可以借此培养他们的团结性和责任感,从而发挥自己在增强凝聚力方面的核心作用。

三、“沉默的螺旋”现象下对班级舆论的正向引导与管控

在高校班级舆论建设中,“理性引导”是关键、“典型示范”是突破、“制度完善”是保障,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所以我们可以就此三点做出班级舆论引导上的一些初步思考:

一是要加强理性引导。上文已对传播学中的基本理论“沉默的螺旋”作了陈述探讨,该理论揭示了群体中多数人认同意见的力量,所以我们更应该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广泛性,将主题班会、师生联络帮扶小组、QQ讨论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视作舆论引导的主战场,在班级舆论引导中弘扬主旋律,增强认同度、扩大覆盖面,从而有效地关注和掌握班级同学在校园生活学习中的思想动态。

二是要坚持制度把控,在舆论建设中要始终发挥制度的“护航”作用,对于一个班级的规范来说,就既要立得好又要守得住,一方面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可以倒逼辅导员或班主任在谈心谈话、班级管理、考勤查宿等工作方面取得真正实效,在舆论引导上正本清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激励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的完善,让学生明辨是非,使得班级舆论的管控和导向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要运用典型示范。反沉默螺旋理论指出:在沉默一方因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而不发声时,也有少数个体会放弃沉默,进而对抗大多数。所以我们要注意对学生中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发掘,通过树立典型,让他们在正面意见处于劣势时带头发声,从而带动生成良性的、积极的舆论,使集体凝聚性进一步得到增强。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陈文举,夏泉.校园舆论环境优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猜你喜欢
螺旋舆论意见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评“小创”,送好礼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