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018-11-14 23:19王广达汪晓军王亚磊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态度马克思主义

■王广达 王 宝 汪晓军 王亚磊/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对于必将走向时代前台、担负历史重任的大学生们来说,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于自身而言,这决定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于国家而言,这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式与质量。基于此考量,我们就近选择调查江苏大学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认识。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168份。

一、令人深忧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兴趣不大且了解不足

在“你对马克思主义有多少了解”的问题中,8.33%大学生表示不了解,84.52%表示只了解一些基本理论,4.76%表示有较多的了解,2.38%表示已经达到学者、专家的水平。

在“你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吗”的问题中,28.57%的大学生表示没有,36.31%表示零碎阅读过一些,31.55%表示少量系统的读过,3.57%表示大量系统的阅读过。

在“你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与渴望吗?”的问题中,61.31%的大学生表示“没有,纯粹为了考试”,36.31%表示“非常强烈,常常自学”,30.36%表示“无聊时偶尔会看一些相关书籍”。

造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低兴趣与低了解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二)宣传教育的方法不当

在“你是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问题中,81.55%的大学生选择“学校教育”,16.67%选择“家庭教育”,35.12%选择“在生活中的巨大理论与实践优势”,13.69%选择“从众”。

现今,我们的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不到位,方式也有不当。理论掌握与考试得分挂钩。有兴趣者,囿于考试;有思想者,囿于得分。兴趣思考,早已失去。有兴趣者如此,遑论无兴趣者。久而久之,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辩证法”“唯物论”等名词上,对其精髓几无掌握。

(三)经典文化更有吸引力

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优秀文化相遇后,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了解中国文化。因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态度消极。

在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位思想家最伟大?”中,56.55%的大学生选择“孔子”,11.33%选择“苏格拉底”,1.79%选择“恩格斯”,30.36%选择“马克思”。

在与三位外国思想家同列的情况下,选择孔子的占比仍过半——大学生更倾向于中国思想家。

中国是拥有5000年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的国家。儒家思想也早已成为国民文化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做此选择,完全在情理之中。

二、多元化思想对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构成了冲击

在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否会被普遍接受?”中,45.24%的大学生认为“世界思想多元化,受众会越来越少”;54.76%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优势会被世界普遍接受”。

现今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除各种主流思想外,一些落后思想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相信神的存在,相信前生明世,根深蒂固的生活惯性使他们排斥唯物主义。一些偏激思想也是层出不穷:宗教极端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一些邪教思想“科学化”:先以客观现实震撼人们的眼球,再辅以异端邪说控制人们的心灵。

三、少数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不够客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少数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不够客观,不客观性大多表现在两个方面——态度消极与评价偏激。

(一)态度消极

在“你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问题中,6.55%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门无用的学科”,37.5%认为“这是一门有用的学科”,23.21%认为“这是一门用处不大的哲学”,32.74%认为“这是一门用处极大的哲学”。

客观生活经验决定了大学生的看法。鉴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地位,一些对马克思主义心怀期许但收获不多的大学生们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信心。人是社会的产物,大学生的价值观不过是对社会中浮躁风气的体现而已。对此,我们需要:拨开迷雾讲道理、去伪存真摆事实,讲好中国发展的精彩故事。这会使得大学生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优势,从而端正态度。

(二)评价偏激

在“你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的问题中,52.38%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领域仍然需要补充与发展”;4.76%认为“完全过时了”,42.86%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造成偏激评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很少,马克思主义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种常被人提起的理论罢了。大学生易被敌对势力的妖魔化宣传欺骗。另一方面,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社会中存在的与唯物主义相抵触的义利观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有,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方法不当,教育不到位,使不少大学生产生排斥心里。

四、结语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大学生依然对马克思主义充满兴趣,能够主动阅读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能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能够客观评价马克思主义。

但是,仍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兴趣极低,了解不足,无法客观评价马克思主义。现今,世界思想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构成了冲击。另外,由于我国宣传教育的缺失和敌对势力的妖魔化宣传,更出现了神化与极度贬低马克思主义的极端情况。但是,只要我们采用合理的宣传教育方式,这种情况必定会减少以至于消失。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态度马克思主义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