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中有学生”工作理念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

2018-11-14 23:19郑丽仙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扶志贫困生职业技能

■郑丽仙/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中的普遍问题。所以,如何做好资助育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成为高校资助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困难认定的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一般分为三个等级:特别困难、比较困难和一般困难。在资助工作中,特别困难的学生相对容易认定,但比较困难和一般困难学生的认定较难把握,新生刚入学时仅凭学生携带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表以及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困难证明,甚至凡是学生能提交盖有当地民政部门红章的认定表一般都予以评定为困难生。另外,由于学生生源地的收入差距以及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未能真正了解清楚就进行评定,因此,对于高校资助工作者来说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少部分学生因家处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法开具证明或因自尊心强而不愿意认定等导致真正的贫困生不能认定、享受相关的资助。为此,如何建立系统科学化的认定体系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扶志力度不够

高校资助工作扶贫更要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扶贫,却忽略了扶志,忽略了心理帮扶。现在的贫困生也许物质没有以前那么匮乏,但精神层面相对闭塞,他们大多数来自偏远落后地区,存在性格内向、知识面狭窄、不够自信等问题,增强自信、拓宽知识面,为他们未来铺路是资助育人的主要目的。另外,部分贫困生拿到国家或者学院发放的补助金,表示理所应当接受,对资助金产生依赖,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对生活和学习缺乏目标,长期循环会使得资助工作的目的适得其反,更不利于贫困生的智育发展。

(三)扶智力度不够

资助工作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每位贫困生在大学都应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忽略了重点关注贫困生的学业问题,忽略了“以学促志”,忽略贫困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部分贫困生在校学业成绩跟不上,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教务部门与科任教师的忽略,以为是贫困生的学习能力问题。长期下去贫困生的自卑感越强,认为大学的学习自由且无用,导致理想信念模糊,在大学期间得过且过,这无疑给资助工作者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由于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贫困生毕业后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二、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举措

(一)优化困难认定的体系

在新生入学时,时刻秉承“心中有学生”的理念,我们可通过绿色通道的申请信息建立贫困生信息库,在新生报到当天指派专人实时录入贫困生信息、记录上交的证明、与新生家长“聊家常”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其次,班主任辅导员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走访学生宿舍,在班级中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关注”小组(不含贫困生),动态了解贫困生情况,做到实时监控,以防弄虚作假。学校应适时指派资助工作人员赴学生家乡进行实地考察以证实学生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建立个性化的贫困生优化系统,根据学生的个人信息,每个月实时更新系统,提供资助咨询,贷款知识普及,随时了解贫困生的学习成绩、获得资助情况、学生与家长联系情况、学生求职意愿等。

(二)注重思想引领,加大扶志力度

(1)坚持“心中有学生”的工作理念,引导贫困生不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图片展、成立读书会读党史党纪,每周读书写心得体会并提交批改,开展读书分享会,将党的优秀思想渗透融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让受助贫困学子时刻以党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树立正确的理念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努力拼搏、自强自立,回报党和社会。

(2)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组织已毕业的优秀贫困生回校宣讲,加强关爱和感恩教育。通过举办经验交流活动帮助贫困学子树立榜样的力量,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广大贫困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助、助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培养贫困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加大扶智力度

进入大学后,很多贫困生会对未来感到迷茫,辅导员、班主任要给予及时指导,帮助他们系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跟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通过开展 “职业生涯能力比赛”,邀请专业老师帮助贫困学生做好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邀请企业人士到校帮助困难生如何适应职场,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接着,引导贫困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或顶岗挂职,学以致用。最后,高校教务部门及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四者间紧密联系,坚持“心中有学生”,关注贫困生的专业知识学习。高校应善于挖掘各行业,企业的资源,鼓励贫困生创新创业,走到基层,参与献血等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下乡等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贡献力量。

[1]周航.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致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2]陈进.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7(19).

猜你喜欢
扶志贫困生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鱼渔并授,扶志更扶智
扶贫·扶志·扶智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涵养“三气”扶贫扶志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