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95后”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挑战及对策

2018-11-14 23:19唐亚丽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师生院校高职

■唐亚丽/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95后”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社会环境和信息传播生态的变革给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1]新媒体已成为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正改变着新时期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机制和方法。

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学生、凝聚青年学子、促进校园和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在各种思潮迅速传播泛滥的当下,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时代潮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不仅是帮助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党的事业的客观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面临的挑战

(一)良莠不齐的信息增添了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难度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3]。很可能因为缺乏对常识性和真实性判断,以致于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给高职院校师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特别是一些敏感信息很容易引起学校师生的高度关注,由于少数大学生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不足,较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影响,甚至被错误信息蛊惑,产生一些危害学校和谐稳定的行为。新媒体负面影响的存在,消弱了传统党建工作的效果,加大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普遍存在资源载体综合利用意识不强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载体缺乏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客观把握,未能完成不同媒介资源的优势整合,从而影响当前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存在校、院、班三级之间的联动性不强,特别是学生党组织建设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党校培训、团校培训途径和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不断丰富学校党建工作的资源载体。

(三)学生新媒体党建内容建设不足

学生党支部新媒体内容建设上存在形式主义,内容更新慢,版式设计缺乏新颖性,互动性差,网站重点信息和品牌概念淡薄等问题,未能很好相应师生党员的普遍关注。对微博、微信之类的新媒体交流形式中,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的学习交流热情不高,更多关心的是一些负面信息。大学生思想的可塑性还是很强但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却不高。因此,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广泛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仍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

二、新媒体下学生支部党建问题的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对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必须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的质量和党建效果。

(一)党建工作载体和形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短信、博客、微信等传播方式紧密结合的体系。将高职院校学升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从现实生活的课堂教育延伸至虚拟网络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网站、论坛的作用,建立相关新媒体平台,满足学生的网络交流和学习需要。在校园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让新媒体平台成为开展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注重开发新媒体软件,过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充分利用手机的传播功能拓展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QQ、微信等网络及时交流工具,在把握和了解师生党员思想动态中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背景下党建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创新

参与新媒体党建的教师和大学生,都需要主动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去面对新媒体,不断提高自身使用新媒体的水平,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改变原来封闭单一的教育理念,要充分尊重师生的自主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与师生党员平等交流对话机制,认真倾听师生的心声和合理诉求,给予师生适当的独立思考空间,培养自我思考、自我管理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注重提高个人媒介使用水平以及媒介素养,又要主动关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传播方式。了解“95”后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接受偏好,从而选择整合适当新媒体资源来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影响力。树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化组合的理念,根据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象选择合适的新媒体载体。

(三)建立新媒体的防控导体系,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首先,党建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工具做好网络舆情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深度注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删除不良信息,健全信息审批制度,防止不法分子借助于新媒体散播非法言论,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特别是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融入社会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日常教育,防止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和散布不良信息。同时,不断提升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文明修养,让师生养成良好的网上自律意识。高校各部门相互协调,建立党建工作分工合作机制,建立良好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打造一批“95”后学生喜爱的党建工作新媒体精品

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尊重学生需求,打造一批深受师生喜爱的党建工作新媒体精品。一方面要强化精品意识和规划意识,通过微信、博客等新媒体沟通方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及时直观更加富有生动性、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师生在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产品中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充分运用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文化产品,提高高校新媒体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使网络文化的创作、传播和消费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结语

新媒体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在新时代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探索应用新媒体的新方法,结合“95后”高职学生特点,让学生党建工作在高职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创新学生党建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郭翙.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深圳市智慧党建为例[J].党政干部论坛,2016(4):10~13.

[2]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学生党支部是关键[J].党的建设,2017(1):30.

[3]王宇强.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科技传播,2018(2).

猜你喜欢
师生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麻辣师生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