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探讨

2018-11-14 23:19袁明刚贵定县盘江小学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小孩年龄作业

■袁明刚/贵定县盘江小学

随着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激起千层巨浪,夹杂泥沙肆虐着。自然界如此,人世间岂能例外。离婚这个字眼,在老辈人的眼中视为不耻,伤风败俗之事,而如今离婚成为一种时尚,大有与日俱增之势。

打开“百度”寻找“离婚”相关的词条,诸如离婚协议书、离婚律师等方便快捷办理;输入离婚率,触目惊心的数据,2016年国家民政局统计,最高值北京39%,最低值25%,80后90后尽有一半。在这千万破碎的家庭后面,有着多少鲜为人知的辛酸,我们且不去评论,单看眼泪盈盈的孩子,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心中有如五味瓶打翻,自知酸涩,只有当过教师的人懂得,单亲家庭的孩子给教育平添了多少困难,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多少困惑。

我搜寻了这些年的学生,查看他们的资料,映入眼帘的数据,单亲孩子逐年增加,这些孩子的成绩都在中、下等,到今年我所带的四年级这个班,单亲孩子占半数,对他们作出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出几类情形。

优势:孤独感增强,喜欢一个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事比较冷静细心,时常会有特别的想法,易有创意产生,人格膨胀度高,容易形成自信;

劣势:孤僻感增强,生活积极性降低。对其他小朋友的信任度降低,对周围充满警惕,合作意识不强,性格中自卑的因素容易产生,为人处事失去信心。

事例,学生甲,性别:男,年龄:10岁。2岁时父母离异,该生随父亲生活,白天大人去打零工,小孩上学,晚上回家父子团聚,小孩从6岁起开始做家务,如今已掌握娴熟,家常小菜还难不住他,晚上8点钟左右才吃晚饭,收拾完毕,开始写作业,周而复始,过着简单而有节奏的生活。

学校里沉默寡言,不主动与同学攀谈,对同学总是爱理不理的,独行侠式的人物,令同学们敬而远之。

在一次名为“我的理想”为主题的班会上,每个学生都说出心中理想,但该生站着呆若木鸡,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没有想好”,沉闷的回答打破了活跃的气氛。引发的教育深思,教育不仅专注传授书本知识,更应深入学生内心,塑造阳光快乐的个性,面对困难的勇气。

学生乙,性别:男,年龄:10岁。7岁时父母离异,孩子随父亲生活,父母都有工作,经济条件较好,孩子可谓是班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用他的话说“吃了爸爸,又去吃妈妈”,每天的零花钱着实让班上人羡慕,一邦“小弟”簇拥前后,俨然是个“大哥大”。引发的教育深思,我也勒令禁止这种行为,始终收效甚微。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对老师耍花招,他们的教育只能从源头上,权其父母对该生经济控制。

学生丙,性别:男,年龄:10岁。父母离异一年多,孩子两头住,逢单号住爸爸家,遇双号住妈妈家,初听时滑稽至极,细细想来可以理解天下父母心,割舍不下的亲情,何许如此,造就孩子优越感倍增,在家崇高的地位,“王子”级的待遇,这种情绪放在学校是行不通的。你看,又为借一块橡皮在大吵“喂,拿橡皮给我。等一会儿,我正在用。拿来吧,我先用”。嘴里说着,手也没闲,硬生生的夺下,人家不干啊,反手又夺来,你来我往,都乱成一锅粥,围观的学生腾出空间让他们胡闹。引发的教育思考,无理取闹,强势抢夺,如果有理岂不惊涛骇浪。对此,教育又如何对症,唯有源头寻根,让父母正确溺爱孩子。

学生丙,性别:女,年龄:10岁。3岁时父母离异,便随母亲奔走异乡,后母亲改嫁,继父不待见小孩,其母在家不能作主,孩子稍有不对,轻则一顿骂,重则一顿打。长期高压,造就战战兢兢,性格内向,不善言语,胆小软弱。

学生丁,星期一,交作业,无,原因,去吃酒,电话告诉家长,获知其父在外省打工,其母年前改嫁,家中只有年逾八旬的奶奶,告家长无门。星期二,交作业,无,原因,停电;星期三,交作业,无,原因,晚饭太晚,连续三天不写作业,已经超过我的忍耐底线,我气愤得对他歇斯底里的大吼,震人发聩的吼叫把全班都镇住了,教室里气氛凝重,学生从未见过我这么生气,我想用最恶毒的话来咒骂,话到嘴边又咽下,却变成了温言细语,“奶奶在家煮饭,爸爸在外挣钱是职责,学生上学做作业也是职责,人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做作业巩固是不能掌握,长期下去,你与大家的距离会越来越远,你也不想成为一个差生嘛!被同学们瞧不起啊!”不知道这番话对他有没有帮助,我真心希望他能转变。

过后,我审视此类情形的解决方法,如果家长能全力配合学校,在家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或许,学生能养成自律的习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还有一例是最近收集到的,男,10岁,父母离异,母亲远走他乡,该生随父亲,家中有爷爷和奶奶,均七十余岁,其父亲在本地打零工,爱赌博,平时没时间照顾孩子,脾气暴躁,听到小孩在学校不乖,必遭到拳打脚踢,老师不敢告之实情,不完成作业,中午留下来补,班上也组成帮扶小组,负责监督和帮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数量基本达标,质量就差一大截。教育审视,性格的惰性,学习不勤奋,追根溯源,缺乏家庭的温暖,家人的关怀。

由于家庭原因,造成小孩的性格缺陷,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使他们在成长道路就输在起跑线上,注定他们的人生多坎坷,他们本应该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应该承受不属于他们年龄的重负。

作为教师,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希望个个优秀,往往事情并非如愿,学校教育也要家庭教育辅助,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举步维艰了!

猜你喜欢
小孩年龄作业
变小的年龄
云小孩(上)
懒小孩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作业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