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路径研究

2018-11-14 23:19王宏义谷荣荣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民族团结党课

■王宏义 谷荣荣/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深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十分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前景,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与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思想政治方面,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对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充满信心。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为积极进步,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但是不可否认,存在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迷茫,理想信念比较模糊等不良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他们不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势在必行,这也是新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多居住在祖国的边界,这也使得他们既能接受到我国的文化影响,又能接受到别的国家的文化影响,这种特殊的地域特点和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导致我国边界地区存在着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可以起到传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作用。因此,加强发展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

(三)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我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如果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顺利发展的话,能够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我国的民族政策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少数民族干部发挥和实现个人价值。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拥护共产主义事业的少数民族党员。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党员能够为祖国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丰富少数民族党员队伍的新鲜血液,能够为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很多人都是经过非常大的努力才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有的还是当地民族地区的学习榜样,因此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校也要重点培养他们,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建设

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应突出党校党课的特色,明确定位党课的价值,把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区分,避免重复性授课,党课教学目标应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观念教育的主线,着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同时还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现实情况,加强党课的内化建设。党校党课在突出特色建设的时候,应注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完成党课教学任务。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党员教育培养的时候,应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料。涵盖党的基本知识、党史党章、民族团结教育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教学重点。加强创新党课教学形式,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我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课堂,推进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党课学习中,推动党课体系建设,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立场更加坚定,民族自豪感更加强烈。

(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党员教育工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助于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对于快要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来说,职业规划引导非常重要,可以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就业指导进行关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整合各种校园资料,营造有利于民族大学生党员学习和提高的校园氛围,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设置适当的岗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锻炼自己,坚持用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党员的自觉性旗帜。在班级建设和学生干部选拔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高校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让他们积极地走进社区从事公益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加强拓展学生的潜能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处在青春成长期,思想上还不成熟,而且由于民族文化等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众多的人生考验。高校在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问题上,应尽量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服务,营造充满关怀和责任的氛围,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结语

新时代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的问题上,应高度重视其意义和价值,校党组织要积极寻找新的工作突破口,提升教师的素质,从多个方面,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1]畅军亮.论高校民族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实践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

[2]蒋兴红.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7(14).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民族团结党课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民族团结之歌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