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微公益”的一股股爱心暖流

2018-11-14 07:30宾丝丝
时代邮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土豆猪肉爱心

近年来,我们身边热心微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职业背景,他们只是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但因为同一件事情而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善举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汇聚成了一股股爱心暖流。

全城护航“患病老人”

2016年3月9日,一道由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公安分局幸福派出所的民警编写的“搜寻令”在江苏南通当地媒体和社交平台上传播。

原来,当日凌晨1点左右,患有老年痴呆症的65岁男子老徐走失了。让他的家人更为焦急的是,除了患有老年痴呆症,他还有严重的糖尿病,要是不及时进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在乍暖还寒的3月,他没有穿外套,并且身无分文。接到报警之后,警方一边调阅200余小时的监控录像寻找蛛丝马迹,一边将老人的情况发布在网上,发动全城一起接力紧急寻人。媒体不间断地播放寻人启事,传递关于老人的最新信息,十几名热心民众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终于,在流浪77个小时之后,老徐被找到了。一名市民发现了他,把他送到当地电视台后,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便离开了。

接回他的家人惊奇地发现,老徐除了略显虚弱以外,身体并无大碍。据了解,一路上,不断有好心人接济老徐,有的人塞给他吃的喝的,还有人送了件咖啡色的外套给他。

在老徐流浪的77个小时里,整座城市为他织起了一张安全网。在这个“人不独亲其亲”的地方,即便走出家门,也能感受到像家一样的安全和温暖。

“希望老人”助学百次

2018年5月19日,80多岁的周火生再次来到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开始了他的第100次金寨助学之旅。在革命老区金寨,周火生是家喻户晓的“希望老人”,更是孩子们敬爱的周爷爷。

1993年,周火生向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汇去1000元现金,随后又将自己获得的昆山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奖金及积蓄共5000元寄往金寨。由此开启了他与金寨及希望工程间难以割舍的情缘。1995年,周火生带着攒下的工资和义卖筹集的钱款,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只身来到金寨。之后,第10次、第50次、第99次……周火生说:“只要我身体好,今后我还要不停地奔向大别山,101次、102次……”

在周火生的感召下,江苏省昆山市的爱心人士成立了“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协会”,至今为希望工程筹得爱心助学款1000多万元,资助学生2000多人,其中130多人考上大学。

“女侠”44年救起25名落水者

60岁的吴永秀在念高中时,水性就非常好,曾担任学校游泳队队长。1975年冬,年仅17岁的她就在水里救起了一名中年男子。2004年,吴永秀组织成立“义务阻游队”,在都江堰东风渠边巡逻,劝阻人们不要下水。44年间,她已经救起了25名落水者,而且,“这个事一直都会做下去”。

在四川成都市民眼里,吴永秀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救人女侠”,还是一位热心大姐。2012年,吴永秀创立了“吴大姐爱心互助会”,旗下的“学雷锋服务队”和“帮贫扶困队”坚持到社区做志愿服务。这几年,队伍不断壮大,已经有800多人。

2016年,吴永秀又成立了“吴大姐爱心驿站”,为熊猫大道沿线的环卫工送保温杯,提供休息、加热饭菜、吃免费午餐的固定场所,随后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不断加入。

“爱心肉铺”每日免费送猪肉

在贵阳市花溪区兴隆寨农贸市场里,有一家“爱心扶贫猪肉店”,该店有一项特殊的规定:75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环卫工、未满18岁孤儿,凭证件每天可免费领取约0.5公斤猪肉。自2017年10月18日开业以来,每天有100多人前去领取猪肉。

猪肉店老板名叫何昌伦,今年37岁。他说,目前猪肉店每天能卖550公斤左右猪肉,营业额有1.1万多元,每天免费送出的肉有65公斤多,价值1400多元。“除开日常的经营成本,略有亏损”。他并不担心亏损,只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什么要开一家亏本的肉铺?何昌伦说,一方面是自己年轻时年少无知,走过一些弯路,后来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另一方面,他出生在贵州黔西县,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当时得到过一些街坊邻居的帮助,他想回报社会。

有人认为这是作秀,坚持不了多久,但何昌伦表示,他还在贵阳南宁区永乐乡做屠宰生意,猪肉店靠屠宰生意的收入可以支撑,“我要把爱心的事情继续做下去、传递下去,别人怎么说是不重要的。”接下来,何昌伦计划多开几家爱心店,让更多有需要的人领到爱心猪肉。

“自强喊潮队”一喊11年

“大潮来了,注意安全”“那位家长,请不要让孩子坐在栏杆上,太危险了”……2017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七)正处钱塘江大潮最佳观赏期,53岁的杭州江干区“自强喊潮队”队长胡志耘驾驶残疾人专用车,扫视着观潮的人群,不时提醒着观潮的游客。

杭州钱塘江大潮有“壮观天下无”的美誉,但其巨大的威力对靠近观潮者会带来生命危险。2007年8月2日,杭州七堡丁字坝附近发生一起钱塘江潮水卷人重大事件。当时江边30多人在玩耍,当有人看到一线潮逼近时已来不及逃离。20多名戏水者被潮水卷走,其中11人遇难。事件发生后不久,胡志耘、屠海良和张保佑等8名下肢残疾者组建了“自强喊潮队”,每年7月至10月的潮汛期,会每天义务在钱塘江边喊潮警醒观潮者,至今已坚持11年。其间共劝阻不文明观潮者数万人,曾救下5名戏水者和5名轻生者。

目前“自强喊潮队”队员已增至22名,只有一人非残疾,系老队员屠海良的妻子毛文娟,2012年,屠海良因病去世,毛文娟加入继续完成丈夫生前的夙愿。张保佑说:“喊潮能让更多的人安全观潮,我觉得这件事是值得的。只要我还有一天能喊得动、骑得动,我就会一直喊下去。”胡志耘说:“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们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但我们身残志不残。喊潮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我们的职责就是尽自己所能保一方平安。”

公交车司机义务给流浪汉送饭一年

始于3年前的一件“小事”让张金夫每天上班时,心里揣着一点挂念。张金夫是浙江台州市玉环县的一位公交车司机,跑车路线是从玉环城关出发,到达坎门镇。

2015年6月,在城南站停靠时,他发现一名流浪汉衣衫褴褛地躺在公交站亭的长椅上,或是在城南站徘徊,一个人嘟嘟囔囔,往嘴里塞一些食物。一天,张金夫看流浪汉可怜,便把自己的盒饭送给了他。自此以后,早晨的包子、豆浆,中午、晚上多买的一份盒饭,成了张金夫与流浪汉之间的交流。有时,他还会想法设法给老人换换口味,加几个菜。每到饭点儿,老人也准时等在车站,等着张金夫。“他似乎跟我亲近了一些,有时见到我来了,还会对我咧嘴笑,算是打招呼。”这是张金夫心底温柔的时刻。

张金夫称这一年来的习惯是一件小事,如果不是媒体的曝光,或许这件小事只是张金夫与老人之间的小秘密。或许它太不起眼,由于一天一天的坚持,让它有了一点温暖。

10名环卫工天天上门照顾残疾夫妇

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头、推出门晒太阳……7年多来,杭州半山街道一群环卫工人在空余时间照顾“杭钢南苑”小区一对残疾人夫妻。“我们都在杭州打工,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爸妈。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但能帮到他们,很欣慰。”“杭钢南苑”保洁班组的刘俊芝说。

73岁的王伯森曾患小儿麻痹症,近年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行动不便,经常住院;他55岁的妻子患有癫痫和精神障碍,长年卧病在床。两人没有子女,靠王伯森的退休工资生活。

2011年,河南周口人付智会开始负责“杭钢南苑”一带的卫生。“老人生活辛苦,我就想搭把手、帮帮忙。”付智会说,起初她不是每天都去王家,但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她到老人家看望时发现大门紧闭,绕到后面窗户才发现王大伯倒在水泥地上瑟瑟发抖。“快70岁的人就这么在地上躺了几个小时,想想就心酸。”付智会说,此后每天10点半、18点下班后,她都会去老人家转转,天晴时推着二老出门透透气。

4年前,付智会包干的区域由刘俊芝接手,两人开始轮流照顾王大伯夫妻。在刘俊芝、付智会带动下,负责“杭钢南苑”的10名环卫班组人员也轮流到老人家照看。

重庆市民乘飞机到湖南献血

为了挽救一名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重庆市的王先生专程乘飞机从重庆赶到湖南衡阳,献出了宝贵的500毫升“熊猫血”。

2017年2月,湖南衡阳县岘山镇村民肖文化被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情十分严重,需要马上化疗。但检查后发现,肖文化是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而经过几天寻找,都没有合适的配型血,生命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肖文化的女儿在网络上发布了求助信息。王先生看到消息后,专程乘飞机赶来献血,献完血后又连夜返回重庆。之后,远在四川、云南和广东的不少素不相识的稀有血型志愿者,也纷纷打来电话,奉献爱心。

深圳市民一夜买光32吨土豆

从2016年11月5日开始,几百袋土豆的主人、来自青海的60岁老人马先生,就一直滞留在深圳无处可去。11月14日,深圳市民将此消息发布至网络和朋友圈,引发市民的接力转发和关注。

原来,马先生种了300亩土豆,之前已经在老家卖了40多吨。但老家的销量低,价格也便宜,剩下的32吨,他就准备拉到外面市场上去销售,通过女婿得知,深圳这边的土豆能卖到两三元一斤,于是从青海雇了一辆大货车到深圳。但来了之后才发现,由于自己的土豆并没有分类,卖相不好,仓库又堆不下,无奈只能堆放街头。然而,年过六旬的马先生到了深圳之后却碰到了之前没有想到过的麻烦。“每吨运费600元钱,32吨的土豆运过来花了我16000元块钱(打折后)的运费,但是到了深圳之后,没想到不能在市场里面销售,当时很难受。”

2016年11月15日凌晨,深圳观澜环观南路大和工业区内一街道却不像以往那么平静。几家深圳公司的员工和附近的街坊正围绕在几百袋土豆旁忙活,现场时不时传出“让一下,多少包了,点一下”“来来来,老爷子,点一下钱”的声音。滞销的土豆一夜之间全部卖完,马先生的心情在这10天中经历了大起大落。卖完了土豆,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送水工施术救人

路遇老人晕倒,珠海38岁的送水工梁亚萍不仅扶起了老人,还用自己从电视上学的心脏复苏术进行施救。

2017年3月15日下午,驾车送水的梁亚萍远远看到一台摩托车横卧在马路中间,下面压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旁边还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救还是不救?梁亚萍也有过犹豫,于是隔着很远就掏出手机拍摄了一段视频并上传至朋友圈——万一出现纠纷,网友能给作个证。用心脏复苏术救回老人后,家人一度埋怨梁亚萍,担心他贸然施救方法不对,可能惹上麻烦。但梁亚萍说:“我这么做是有把握的。任何一个人碰到这种事,都会伸出援手。特别是老人身旁还有一个孩子,如果不施救,会给小朋友留下阴影。”

后来,梁亚萍之前拍摄的视频引起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称呼他是珠海“最美送水哥”。面对赞誉,梁亚萍却有些苦恼,为了避免“麻烦”,他随后删除了朋友圈的视频。但他说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还是会帮忙。”

90后摄影师免费给村民拍全家福

2017年2月的一天,“大家看着我的镜头笑一个!茄子!”江西省宜丰县万坊村的冷俊香全家人都簇拥着站在门口。戴继民摁下相机快门,定格了这一家人的灿烂笑容。冷俊香家四世同堂,儿女们平日在外打工,只有春节全家才能团聚。

春节期间,90后摄影师戴继民再次来到村里,给乡亲们拍照。一台相机、一部便携式打印机,他带着这样简单的装备在村里走街串户。从2013年至今,戴继民和他的伙伴们的足迹已经遍布江西11个地市200余个自然村,为乡亲们免费送出了千余张照片。

戴继民给村民拍摄全家福,初衷是想给一些家庭留下些影像和记忆。而他之后发现,全家福还有其他的“用处”。当时他去一个家庭,屋里特别安静,大人小孩都拿着手机在微信群里抢红包。但一听说有人要来免费拍全家福,大家都放下手机,兴致勃勃地聚在镜头前。拿到照片后,大家还常谈起这个拍全家福的故事。戴继民觉得,家人围着一起聊天话家常,才有真正的年味。他希望通过拍摄全家福这样的仪式,让村民们从虚拟空间回到现实。

猜你喜欢
土豆猪肉爱心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土豆爱吃糖
猪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