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1%的乘客坐网约车时有过不佳体验

2018-11-14 02:36
时代邮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网约车网约出租车

2018年5月,一则“空姐乘坐网约车遇害”的新闻成为公众热点,这一极端事件背后暴露出网约车存在的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也让公众对“网约车”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在本刊与问卷星展开的联合调查中,75.61%的网友表示,乘坐网约车时有过不太好的体验。

87.8%的网友乘坐过网约车出行

在深圳工作的王樱记得,4年前,春节假期后她从老家回深圳,第一次使用了网约车平台。“当时叫的是‘快的’,不用在机场排队等出租,乘车还可以领补贴,觉得真是又便宜又好用。”

随叫随到、方便快捷,是很多人选择网约车的重要原因。70.2%的网友认为,在需要“赶车、赶飞机、极端天气、拥堵路段”等条件下,使用网约车比在路边等待出租车更“方便”。“我的工作需要常年到处飞,飞机没个准点,有时候需要起特别早,有时候到得特别晚,没有网约车的时候,我跟经常在家门口‘趴活’的黑车司机们都混熟了,就为了方便打车。”王樱说,有了网约车之后,出行无形中方便了很多。

61.11%的网友认为,和出租车相比,网约车的拒载率更低,服务体验更好。“我觉得网约车出现后,出租车的服务质量也提升了,之前有的出租车司机挑客人,被拒载是常有的事。”武汉科技大学大四的学生张天笑说。

75.61%的乘客有过不良乘坐体验

一方面,网约车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市场也需要更多的规范管理。在调查问题“您用网约车有过不好的体验吗?”中,17.07%的网友选择了“有过,经常”,58.54%的网友选择了“偶尔有”。

而“使用网约车时最不好的体验是什么?”中,41.46%的人选择了“服务态度不好”;29.27%的人选择了“司机迟到”;17.07%的人选择了“车内环境不佳,清洁度差”;12.2%的人选择了“司机有疑似骚扰的行为”。

“我爸妈之前就特意嘱咐过我,深夜一个女孩子坐车,还是选择出租车更加安全一些。”张天笑说,从前没把爸妈的话当回事,但当自己看到那则“空姐凌晨坐网约车被害”的消息后,心中确实有点后怕。

85.37%的网友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

调查问题“对网约车平台的规范发展,您还有哪些建议?”(多选题)中,85.37%的网友选择了“希望相关部门对网约车平台加强监管”;78.05%的网友选择了“希望网约车平台加强对司机群体的监管力度”;60.98%的网友希望“尽快完善第三方监管,推行司机黑名单制度”。

2018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网约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工作流程。

相关专家认为,这个“药方”的“新”主要体现在“联合监管”上。“从现实情况看,网约车市场乱象不少。比如,最近的相关报道显示,多地网约车合规比例非常低,如果网约车不合规,就给消费纠纷、消费安全埋下隐患。”

有网友认为,网约车之所以乱象较多,原因之一就是监管环节“单打独斗”,即主要是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在行动。但网约车是一种“复合型产品”,涉及企业、司机、车辆、乘客、网络等多个要素,仅靠一个部门监管很难取得理想效果。而从新出台的通知来看,涉及网约车市场的相关部门,几乎要一个不少地参与到对网约车治理的体系中来。

此外,针对近期顺风车、网约车发生的危害乘客安全恶性事件,交通运输部表示,网约车行业不是法外之地:“交通运输部将指导各地加强事前准入把关,加快清退不合格网约车车辆和人员。”

猜你喜欢
网约车网约出租车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共享经济税收征管挑战及对策——以网约车为例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乘坐出租车
对网约车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的几点探讨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政策制定复杂过“网约车”
国外是如何管理网约车的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