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15 00:26杨永坚
散文百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老师

杨永坚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

一、当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1.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形式化。

部分数学老师在互动教学中不注重结合现实,使本就有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同学们理解起来更加困难。

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及其方程》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知识单纯的告诉学生曲线的计算公式,接下来就是要求死记硬背,而没有实质性的课堂互动,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难以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脱离了新课标的要求,也使学生逐渐产生抵触数学的心理,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失去探索的欲望。其次,一些教师虽然运用了互动教学模式,但却一味地追求兴趣化的互动教学,而严重忽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一核心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无多大用处,还使师生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流于形式,而无实用。

2.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

从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而去进行一些课堂互动和知识探究,这种缺乏教学针对性的做法不仅显得非常僵硬,对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出现了本末倒置的不良现象,致使教学效果低下。比如在学习“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时,本来这些知识就容易混淆,老师却还一味的按照课本和大纲来讲解理论知识。如此死板的教学方法,会使同学们觉得课堂非常乏味,那就更不用说提起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兴趣了。

二、加强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1.从“互动”的角度去重新认识高中生。

由于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高中生对于自我认知以及学业认同存在着一些偏差,这种偏差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事业发展。作为普高学校,那就要对症下药,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愉快、舒适的生活环境,来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所以,学校要尽量地给学生们打造一种积极向上、活跃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挖掘他们潜在的、独有的优秀品质。同时,教师还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爱护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与信心,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最优的环境。新课标要求,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正确的,和谐的师生观。高中生虽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好恶观,这种好恶观在教师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老师的某一句话常常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要保护他们的幼小心灵。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和赏识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还有利于在课堂上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朋友关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树立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自信心。

2.通过教学改革凸显“互动教学”蓬勃生命力。

上文提及过“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教育理念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把教师从课堂上解放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也解放了学生。而要施行互动教学,有一个正确的师生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的过程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不仅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建立互动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互动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此来凸显“互动教学”给高中生注入的正能量和生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节的时候,当我和学生探究出随机抽样的概念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随机抽样概念的理解,我又设计了一个课堂互动“也就是摸球游戏”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亲手体验随机抽样,”学生们兴致勃勃,每个人都投入到了课堂的学习之中。这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并积极参与课堂,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刺激了他们的大脑,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生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互动教学”的有趣之处,从而培养其追求知识的主动性。

3.基于“互动”理念下的情景式提问。

在高中数学提问教学的课堂中,导入环节是相当重要的。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它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前,应重视教学方法和情景的创新,尤其要重视教学导入环节这一方面的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知识的消化与吸收。譬如:在学习“算法与程序框图”这一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并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时,在教学导入中提问学生,大家应该都接触过计算机,那大家知道计算机是怎么运行的吗?大家知道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有几个吗?通过这一问题的引导,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接下来要学习的课程,学生也很顺畅的就能够进入学习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给学生传授了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营造了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对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情景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基于“互动教学”方法下的网络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提问等方式创设情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拓展延伸、启发思维的过程。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头脑中却难以建立起数学知识框架,很难调动学生达到入景的境界。而通过信息技术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在“周期函数”这一章教学时,教师可以用ppt课件将抽象的函数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来帮助和启发学生理解“周期”的含义。其次,老师通过展示ppt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看一看这幅图片有什么特别?”学生可以回答出“线的上下弯曲是有周期的”。然后老师再通过设置一个简单的色彩差异,使每部分线段的颜色都不一样,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加深对“周期函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在老师的启迪下,加之情境中问题的设置和优化,学生很顺畅地就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5.基于“互动教学”理念下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其越来越受到数学老师们的青睐,在教学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合理的小组分设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及快乐学习,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高效实现数学的教学目标。但是,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呢?这是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分组之前,首先要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保证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层次性,学生性格具有多样性,这样活泼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能够有效带动小组讨论问题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还有利于学生们取长补短。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各个小组明确每位组员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的《幂函数》这一课程时,各组就要明晰谁研究课本中函数的图形和性质,谁比较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对称函数的异同,最后又由哪些组员进行幂函数知识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如此细致的小组分工,使学生学会了提取课本知识,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时还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整体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互动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立竿见影的看到互动教学的效果,那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互动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长此以往,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一定会有所进步,高中数学教学也一定有所发展。

[1]车欣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06):107-108.

[2]叶燕.构建适合高中数学的学习环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5):82-82.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模式老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老师,节日快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老师的见面礼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六·一放假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