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苦荞

2018-11-15 01:48作者睢建伟刘美荣田国柱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杨家将苦荞

作者:睢建伟 刘美荣 田国柱

图片提供:田国柱 王晓琳

编辑:张晶晶

左云有着悠久的苦荞种植历史,左云苦荞被誉为“东方神草”,有“中国第一荞”之称。左云苦荞籽粒黑褐色、灰褐色、形状为圆三棱形或锥状三棱形,上有三棱三沟,沟棱相同,棱圆钝。苦荞的皮壳约占果实质量的25%~30%,苦荞长度为4.21~7.23毫米。

【地理环境】

左云县位于雁门关外,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34′~ 112°59′,北纬39°44′~ 44°15′,地处黄土高原,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为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大体分为4个地貌类型区,石山区占总面积的11.3%,土质山区占总面积的28.8%,黄土丘陵区占总面积的36%,河川阶地区占总面积的23.9%,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

左云县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来自季风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高压的交替控制,左云的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温和。色彩在四季的交替中轮换。年平均气温6.1℃,极端低温为-29.5℃,极端高温为34.5℃,日较差13.0℃。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63.8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967焦每平方厘米,土地积温2395.9℃。无霜期为120多天。封冻期一般在11月初至次年4月初,共130~145天。

由于苦荞适合在海拔1200米以上,无霜期大于120天,日照充足的自然条件下生长,所以左云是苦荞的理想生长地之一。

【文化背景】

左云苦荞,又称鞑靼荞,产于古雁门郡左云一带,属原生态古老品种。左云苦荞为苦荞中的极品,在雁门当地有“土四环素”之称。据我国医学宝典《本草纲目》记载:苦荞,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现代科学证实苦荞富含苦荞黄酮、维生素、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左云有着悠久的苦荞种植传统,宋朝金沙滩大战作为军粮济军,后又进贡御用。在雁门关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救皇粮”的故事。杨家将为中国历代所推崇,有着清正高尚的民族气节。一次,宋太宗及杨家将被辽军围于雁门关,几近断粮。太宗饥饿难忍,全身无力。士兵大多体力消耗殆尽,伤病满营,但缺医少药而无法救治,战斗力大减。此时,百姓拿出当地特产左云苦荞支援将士。饥饿多日的宋军终于吃了顿饱饭,太宗更是赞叹苦荞的清香美味。连食数日后,太宗体力充盈,将士们的病况更是不治自愈,军队战斗力得到恢复。众人无不称奇,却不知奥妙何在,认为这是上天在保佑大宋,就将左云苦荞称为“救皇粮”。细心的杨家将询问当地百姓,才知道当地百姓有人感觉身体不爽时,很少有人吃药,而是连吃几顿左云苦荞,病即自愈。杨家将得知左云苦荞有此神效,且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便令全军以苦荞为粮,并进行种植,3个月收割后又用来充军粮。后经几番苦战,数月后杨家将终于突破辽军重重包围,击退辽军。得胜回朝后,太宗仍念念不忘此事,御书“中国第一荞”赠送当地百姓,表达对雁门苦荞曾经救皇有功的感激之意,并下令当地官员将左云苦荞作为贡品连年上贡。

公元13世纪,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伐金,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后来重创金军于西京(今山西大同雁门关),在雁门关修整军队,听当地老百姓讲述杨家将“救皇粮”的故事,并被“左云苦荞”的神奇功效所折服。由于“左云苦荞”生长周期短,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非常适合作为军粮使用,于是效仿当年的杨家将,用雁门当地的“左云苦荞”来充当军粮。后来“左云苦荞”跟随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东征西讨,先后征服了东蒙与华北,然后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与呼罗珊,还征服了突厥族地区,即不花刺、花刺子模和波斯,并且入侵印度。他的帝国疆土从里海一直延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左云苦荞”也随着成吉思汗军队的扩张被传到欧洲及印度一带。

【文化积淀】

苦荞是自然界中罕见的药食两用作物,据《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苦荞——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不是药,也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苦荞属蓼科,与何首乌、大黄等属同一科,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苦荞拥有独特、全面、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药用特性好,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还可以将苦荞炒制后做成茶饮,每日饮用对“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左云为高寒地区与温润地区的分界点,土地贫瘠,温度较低,绝大多数作物难以生存,左云苦荞却以喜凉爽、耐瘠薄的特性,集自然之精华,避污染之侵蚀,顽强地生存着,一副强者姿态。左云苦荞用它强大的功效彰显着其药食同源的清高品性。左云苦荞富含苦荞黄酮,可调节毛细血管渗透性,改善微循环及血液中的含氧量,通过疏通血管、净化血液、清除血液内毒素,能够有效调节血糖、血脂、血压。减低“三高”的关键就在于“清”——清血液、清毒素、清自由基。

此外,左云苦荞的文化属性中彰显着清香高贵的清高品格。清高,寓意着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左云苦荞将“清高”功效与“清高”情感有效对接,以清高的人格化特征满足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一种对健康、清香、高贵的感悟,是现代人对情感的阐释和表达。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第五届国际荞麦研究协会会长,苦荞麦食品科学的带头人,“世界苦荞之父”林汝法教授提出:“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山西,山西苦荞在左云。”

【品牌建设】

贫瘠孕育着神奇,苍凉幻化出魔力。雁门古郡,左云之地,似乎从来都与富庶的农业失之交臂,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充足的水分,亦没有优越的光照,但唯有神奇的苦荞在这里焕发出勃勃生机。苦荞,也仿佛使出浑身力气让大同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时刻感受着苦荞的存在价值,从随君入梦的荞麦壳枕头到荞香馥郁的荞麦面,大同人的生活从来都不缺乏苦荞的身影。然而以苦荞入茶,却是近些年来才有的潮流,这种潮流的引领者正是雁门清高食业有限责任公司。

“清三高,自清高”“雁门清高,山西礼品的骄傲”,10年的时间,一个偏居塞北的小杂粮品牌如今不仅成为山西省的著名品牌,而且一跃为国内苦荞产品的龙头企业,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左云苦荞”所拥有的独到之处,使得以左云苦荞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苦荞系列产品有了修身养性、清理血液的同等奥妙。“雁门清高”为中国著名品牌、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放心食品企业、山西文化名茶、山西最具发展潜力品牌。产品先后在第十四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上荣获“中国食品科技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在中国糖酒食品业年度峰会上被确定为“中国糖酒食品业畅销品牌”,被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有机产品,2013年荣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公司专注于苦荞事业,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内涵,得到了业界高度关注,连续36个月复合月度增长率达到20%的惊人业绩,更是为中国杂粮界和营销界所赞叹,走出了一条“振兴杂粮产业,实现清高价值,做中国苦荞行业第一品牌”为远大目标的特色之路。并通过有效的市场运营,将苦荞发展成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

【知识链接】

1.苦荞简介

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花荞。我国栽培的主要是普通荞麦和鞑靼荞麦两种,前者称甜荞,后者称苦荞。中国是荞麦的故乡,是世界上的主产国之一。世界上以栽培甜荞为主,而在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和华东等地的一些地域,由于地势高寒、无霜期短,十分适应性喜冷凉的苦荞生长。山西雁北地区也是我国苦荞的集中产地之一,山西雁门一带的苦荞,可谓是苦荞中的极品。

2.苦荞健(米)茶饮用方法及功效

【饮用方法】

取3~4克苦荞(米)茶约一汤匙放入杯中冲泡约2~3分钟,即可饮用,水温在80 ℃以上效果更佳。可连续冲泡3~4次,每日3次。

【独特功效】

(1)防治“三高”、减肥、通便、排毒、养颜,改善肠胃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2)保健养生、排毒养颜:按上述饮用方法每日2次即可。茶的米渣可食用。熬粥时可放少许茶米,味道更鲜美。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左云苦荞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11号

保护范围:山西省左云县马道头乡、水窑乡、小京庄乡、张家场乡、三屯乡、管家堡乡、鹊儿山镇、云兴镇、店湾镇等9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猜你喜欢
杨家将苦荞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科学家揭示苦荞起源传播驯化路径
苦荞
苦荞花
元代杨家将杂剧中的部将形象
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
雁门杨家枪的历史考证与源流研究
城门苦荞
苦荞黄酮的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