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未来十年将是数字经济时代

2018-11-15 07:41王辉辉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张勇经济体商家

王辉辉

2016年11月11日,在位于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的2016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活动现场,媒体工作者体验VR购物Buy+服务

2018年11月6日,距离天猫“双11”还有5天,张勇亮相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现场的演讲中,他宣布,阿里巴巴将在未来五年完成超过2000亿美元的全球商品进口。

设定这一目标的底气来自于,阿里巴巴2017年核心电商的GMV已达到7600亿美元,仅“双11”一天的交易额就达1682亿元人民币。

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向来在公众视野中低调谦和,却是全球最大电商平台的掌舵人陆续发表了一些新论点,比如商业操作系统、数字经济体等,引发业内外对阿里巴巴的诸多猜测。

日前,张勇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回应外界的诸多疑问,再次阐释阿里巴巴的规划,“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是数字经济时代,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000亿美元不是随口说说

《瞭望东方周刊》:在进博会的公开演讲中,你宣布了阿里巴巴未来五年的目标,即集合数字经济体的力量完成超过2000亿美元的全球商品进口为何会提出这样的目标?

张勇:跨境进口其实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并不是新鲜事。

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时的第一个业务就跟全球贸易有关,我们当时希望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外国商家能跟中国的中小企业做生意,让全世界的商家都能够采购到中国产品,把中国制造带到全球市场。

过去的19年里,我们逐步形成了从B2B到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广大消费生态,而全球化一直是阿里巴巴发展的长期战略,从让中国消费者买到更多全球商品的天猫国际,到把更多中国商品卖到国外的全球速卖通,都是很好的例证。

简单来说,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就是“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全球游”,其中“全球买”是重要一环。我们希望立足于阿里覆盖的中国6亿消费者市场,把全球的优质商品都带到中国来,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做这件事。

2000亿美元的进口目标并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根据整个平台过去的经营情况仔细测算的,不包括外资品牌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也不含大型贸易进口,单指借由跨境保税模式进口而来的商品总额。我们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瞭望东方周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阿里巴巴会有哪些动作?

张勇:过去多年在互联网行业的摸爬滚打让阿里巴巴无比了解用户,知道他们的需求,而这是全球商家进入中国市场、俘获中国消费者必须具有的条件之一,我们会帮助海外商家通过各种新技术手段,比如直播、短视频等对产品进行多元化的销售。

当然,我们也希望在实现销售模式变革的同时,创新供應链体系。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数字化供应链,将消费和生产完美地结合到一起,真正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梦想。

如今,一些商品已完成了这一步。比如在新西兰,我们整合了牧场、出口商,打通了采奶、销售和物流的各个环节,使得中国消费者可以喝上原产于新西兰3天以内的鲜奶。

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商家利用数字化的方式进入到一个新市场,用数字化的方式运营一个新市场,服务中国市场的广大消费者。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政府、行业等各方面的合力。

制造业将变成消费者驱动的新供给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反复提到一个词就是数字经济,而数字经济体则被外界认为是你确认接班后对阿里巴巴的一个新定义或者说是定位。你眼中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体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张勇:我觉得数字经济就是指整个社会、商业经济、商业元素都被数字化了,人、货、场都进行了或大或小的重构。消费者将会获得全新的购物体验,而对商家来说,数字化也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了整个商业运作的效率。

这其实就是阿里巴巴一直在做的事情。在过去19年的发展中,阿里巴巴已日渐从一个电商公司成长为一个横跨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各个领域的独特的数字经济体。阿里数字经济体正是数字技术在中国过去十年巨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永远是一家技术驱动,使商业有所不同,创造商业新赛道的数字经济体。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贸易也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倚赖的是合作、互惠和共赢。坚信数字经济,以开放心态融入世界,用生态协同各方力量,才会让全球贸易的未来更繁荣。

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就彰显了中国开放市场、开放消费,促进全球消费到中国、促进中国消费赋能全球经济的态度和格局。

《瞭望东方周刊》:商业的数字化既然对消费者和商家都会产生影响,那其是否会改变未来的商品生产模式,迈向更为精细的个性化、定制化方向?

张勇:在数字化和大数据的支撑下,工厂未来的生产模式确实会发生变化,一定会从B2C变成C2B,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是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双方基于产品的沟通非常有限,甚至是没有。

而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可通过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深入地分析消费者的行为、了解用户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在对人的洞察更细致后,企业可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为没有被满足的这部分需求去创造供给,这就是消费者驱动的供给。

换句话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网上销售通路,而且深刻地推动了营销方式、消费者运营模式、供应链、商品设计营销和商品生产方式的变革。

2018年4月1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一名阿里巴巴的西班牙志愿者(左)在世界零售大会上为客商讲解天猫虚拟穿衣体验技术“魔镜”

我认为,未来不存在数字商业和商业之分,未来所有的商业都是数字化商业。

帮助商家完成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10月底发表的2018致股东信中提出了“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说法,将数字经济与商业操作系统融合到了一起,外界该如何来理解这一新名词?

张勇:在阿里巴巴经济体当中,包括购物、娱乐、本地生活服务等多元化的商业场景及其所形成的数据资产,与阿里巴巴正在高速推进的云计算一经结合,其同形成了独特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从另一个角度看,阿里巴巴在持续服务超过6亿消费者的同时,也在形成一个帮助品牌、商家和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商业基础设施,而这一基础设施正是“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在这个操作系统当中,各个商业部门既产生数据,又利用数据,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有机循环。通过把握这样的机会,阿里巴巴承担起赋能中小商家的责任,在数字经济时代为中小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和机遇。

这也是“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核心,就是让商家用这个数字化的操作系统把生意做得更简单、更高效。

《瞭望东方周刊》:从2016年提出以新零售为代表的“五新战略”到如今的数字经济体、商业操作系统,阿里巴巴对于自身以及互联网的认知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张勇:其实,这些概念并不矛盾,只是随着互联网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新零售还是数字经济体、商业操作系统体现的都是阿里巴巴对于商家的赋能和对用户的消费满足。

越来越多的品牌商愿意到阿里巴巴上来,看重的就是我们的平台价值。阿里巴巴不希望做一个传统的进口商、批发商或者说是分销商,而是一个桥梁,帮助全球商家触达中国的目标用户。

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零售云、营销云、金融云、物流云等云化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客户完成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让每一笔售卖货品带来的经济行为,都能够被数字化,协助品牌商更全面地了解消费者。

如今,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覆盖实物消费、数字内容消费和本地生活服务的二三大消费板块,并且建立和完善了金融、物流、技术等底层支撑,让整个生态体系内的业务相互融合、互相助力。

我相信,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是数字经济时代,而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猜你喜欢
张勇经济体商家
跟曾国藩学修身
傅山的“四宁四毋”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张勇
工作图什么?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同题异学(1)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