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新品种‘雪脆蜜2号’的选育

2018-11-16 06:00杨晋明郝科星
中国瓜菜 2018年11期
关键词:白粉病区域试验单果

杨晋明 ,王 铭 ,刘 江 ,张 涛 ,郝科星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太原 030031;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太原 030006)

1 选育目标

我国甜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设施甜瓜栽培技术的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设施甜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光皮甜瓜已实现东移南移,品种花色繁多,但市场需求的中早熟、品质优良、产量高、耐贮运、抗病性好,适于大规模生产的厚皮甜瓜品种较少。目前保护地栽培因为重茬种植导致甜瓜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病虫害越来越不易控制;山西省自主选育的光皮甜瓜品种很少,因此,根据山西省生态条件与生产特点,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把选育出品质优于‘伊丽莎白’,单果质量1.5 kg左右,果实高圆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在 15%以上的光皮甜瓜新品种作为育种目标[2-4]。同时针对连作障碍问题开展相应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选育

母本是日本引进品种经6代定向分离后,再经过 3 a(年)连续自交选育获得的稳定自交系‘FG-5’。该品系中熟,全生育期95 d,果实发育期30 d。果实前期生长速度快,瓜色成熟后雪白,表面光滑,果实高圆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5%,单果质量1.6 kg,抗性强。

父本是新疆地区农家品种经5 a 9代选育而来的纯自交系‘G05-8’,中熟,全生育期 98 d,果实发育期33 d。果实白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单果质量1.4 kg。短椭圆形,具有抗病性较强、不易裂果、成熟瓜含糖量高、耐贮存等特点。

2.2 选育经过

2007年开始在山西太原、海南三亚用25个组合初选保留选配的6个杂交组合进行组合筛选试验,结果‘FG-5×G05-8’组合各项考种指标最理想,基本符合育种设定指标,2008—200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组织的甜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晋审菜(认)2014001。

3 试验结果

3.1 组合筛选试验

2007年用25个组合初选保留选配的6个杂交组合进行组合筛选试验。以‘伊丽莎白’为对照,‘FG-5×G05-8’组合 667 m2产量比对照增产24.55%,且该组合抗性好于对照。

3.2 品种比较试验

2008—2009年分别在山西省定襄县、清徐县、祁县3个试验早春大棚开展‘雪脆蜜2号’与‘伊丽莎白’(CK)的品种比较试验,各试验小区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面积60 m2,在4月上旬播种,7月份试验结束,2 a结果如下(表1):

表1 ‘雪脆蜜2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3.3 区域试验

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甜瓜品种区域试验。在清徐县、祁县、榆次、朔州4县市设4个早春大棚区试点。试验小区按随机分组排列,3次重复,以每个重复的小区均能安排在同一棚内为原则。每小区重复株数50株,试验区外围设保护行。整枝方式为立架单蔓栽培,每株留单瓜。试验结果4个点平均,2012年平均 667 m2产量 2 484.50 kg,比对照增产 26.21%,2013年‘雪脆蜜 2号’平均667 m2产量 2 593.74 kg,比对照增产 26.43%(表2)。2012年‘雪脆蜜2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5%;比对照高0.2个百分点;2013年‘雪脆蜜2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5%,比对照高0.3个百分点,果实肉质脆甜、口感好。

表2 ‘雪脆蜜2号’在品种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3.4 抗病性表现

在2008—2009年、2012—2013年试验期间,在坐果初期(授粉后7 d)、坐果后期(采摘前10 d)2个时间节点对枯萎病和白粉病开展田间调查统计,每个品种调查50株,2个重复。综合4 a调查统计结果: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略强于对照‘伊丽莎白’,其中在坐果初期枯萎病发病率比对照低4.5%,坐果后期比对照低0.5%;白粉病在坐果初期比对照晚1周左右发生,发病率比对照低13.5%。

4 品种特征特性

中果型早熟杂交1代光皮甜瓜新品种。早春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苗期长势较强,叶片呈五角心形,子蔓节位雌花不间断,选择主蔓12~14节位的子蔓坐果。单果质量1.4 kg。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12,成熟后皮色转雪白光滑,果肉浅橘红色,肉质脆甜口感好,不易脱蒂。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6%;具有早熟、易坐果、坐果整齐度高、耐贮运等特点,高产田667 m2产量可达3 000 kg。

5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保护地、温室早棚育苗栽培。种子应杀菌消毒,大棚需要闷棚消毒杀菌,基肥多施腐熟有机肥,要求较高肥力水平,667 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80 kg、生物菌肥 50 kg,膨果期追施硫酸钾 10~15 kg。西北、华北地区日光温室1—2月定植,大拱棚3—4月定植。选晴天定植,667 m2保苗2 000株左右。定植后3~5 d浇缓苗水,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幼瓜长到10 d左右时浇膨瓜水。温室、冷棚栽培,采用单蔓吊蔓整枝方式,主蔓距棚顶20 cm摘心。第1茬瓜生长5~7 d时,选1个形状好、位置好的保留,结瓜子蔓分布合理,保证通风透光。病毒病以预防为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注意防治蚜虫。坐果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的危害,采收前10 d禁止用药,不浇水,以利于提高果实含糖量。及时采收。

猜你喜欢
白粉病区域试验单果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