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

2018-11-16 10:05唐惠忠
课外语文·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圆梦一代人

唐惠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全国Ⅰ卷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适用地区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区)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审题立意】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一重要论述,可视为全国Ⅰ卷考题命制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题目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编年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可以参加高考这一段,择要标注的事件有大地震、体育盛会、航天航空与教育、农村建设、网络普及与用户规模等,呈现“世纪宝宝”成长于新世纪中国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随后还有代表中国梦内容的时间标注,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部分则要求考生结合自身成长,就“新世纪的中国”“中国新时代的追梦、圆梦”展开联想与思考,并在“时光瓶”中留存。

这是一道有着明确写作任务的考题,贴近当代生活,视野纵横开阔,是对“世纪宝宝”成长来路的回望,又有关注梦想的要求——“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意味着既要写出个人与时代、国家息息相关,也要顾及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让他们看到我们今天的奋斗经历、伟大的时代精神乃至殷切期许等。换言之,试题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启发考生从历史的纵深与未来的愿景出发,深入思考我们这代人的际遇和机缘是什么,使命和挑战又是什么,思考新时代的中国梦是什么,以及在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征途中“我”能担当些什么,面对未来18岁的他(她),“我”能否无愧于走过的青春岁月……在明确写作重点——围绕“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同行、成长”“追梦、圆梦”抒写心声——的基础上,可写空间相当广阔,试择要列举:

1.可确定“中国梦,我的梦”的立意,阐发将个人梦想放置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每个个体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累积成中国梦的道理。

2.可确定“愿为栋梁才,共筑中国梦”的立意,阐发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道理。

3.可确定“获得幸福要靠奋斗”的立意,阐发每个人的奋斗能赢得民族繁荣与昌盛的道理。

4.还可确定“接过追梦、圆梦的接力棒”的立意,阐发实现中国梦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的道理。

考生作文要写出特色,就得抓住18岁这一时间节点,总结过往,直面当下,畅想未来,这种思考也包含了快速建构结构的问题,即主体部分可由“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板块组成;要做到“小切口、大立意”(如落筆于一本相册、数则日记、二三句座右铭等),要着力体现“个体与国家、时代”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写实”与“想象”有机结合。

【各方评说】

1.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使命和挑战”,这个题目的亮点就在于不着痕迹地提示了二元对立,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蕴含历史的使命和挑战,这里就有许多可以深入思考的矛盾。

新时代是美好的,责任又是重大的,幸运和严峻同在,这就需要理性的分析来弥补一味抒情的片面性。

最后,在注意到理性分析的同时,题目还要求联想和思考,特别是想象(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阅读)。要写得有竞争力,开放、出彩的想象是不可或缺的。18年后,物质文明的发达,国力强大,甚至国际形势变化,是不难想象的,如果要写得有竞争力,往精神面貌方面多加想象可能更好。应该注意的是,想象不能太散漫,要集中在那时的18岁青年身上,不应该忘记的是,到那时今天在场的考生已经是35岁的年纪了,对下一代人,如何回忆今天的考试,意味应该是很深长的。

2.题目材料选择聚焦的7个年份的典型事件,有关乎天灾与苦难的“汶川大地震”,有关乎荣耀与自豪的“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有关乎中国梦追梦与圆梦的“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重点选择不同的年份和事件,表现自己的“参与”“担当”与“责任”。

3.今年的作文命题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时光瓶”这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媒介的设置,它是“2018年的18岁青年”对“2035年的18岁青年”的寄语,也是一代青年人在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人到中年之后对自己的审视。成功、遗憾、追求、无悔、担当、逃避……选择是多元的,而“怎样”的选择,无疑会成就“怎样”的青年。

此外,命题框定在了2000年至2035年这个时间维度上,提供了7个年度的典型事件,但又远远不限于此(省略号延展了命题视野)。

满分作文

生逢新时代 奋进正当时

山东一考生

亲爱的18岁的朋友们:

见字如面。当你们看到這篇文章时,时间坐标已经定位在2035年了。17年前,我曾和你们一样,经历着18岁的酸甜苦辣,感受着新时代的日新月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诚哉斯言,而我想为你们讲述21世纪造就的第一批青年人经历着、感受着的新时代的故事。

这是一个拼搏的时代。正如习主席所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斯言不谬,这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人人都有梦想的时代。且看:无数草根英雄实现人生价值,无数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大国工匠精益求精,青年一代砥砺前行。那是武大靖吧,他在饱受争议的平昌冬奥会上以绝对优势勇夺金牌,万千国人为之欢呼;那是宋玺吧,明明加持着北大女学霸、合唱队队长带领团队取得国际金奖等光环,却偏偏投笔从戎,加入海军陆战队,并赴亚丁湾执行任务平安归来;那是秦玥飞吧,在殿堂与田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毕业于耶鲁,服务于村民,堪称时代楷模……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只争朝夕的行动者,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以拼搏书写人生华章,以奋斗激扬时代鼓点。

这是一个团结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走的是人间正道,盼的是康庄未来,行的是光辉真理,为的是天下归心。在汶川大地震中,国人的众志成城建起抵御灾难的“铜墙铁壁”;也门大撤侨,彰显出“祖国接你们回家”的深厚情怀……团结,不仅适用于屠呦呦感谢团队支持、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夺得奥运会冠军时,而且体现在外交部部长王毅对南海问题的不容置喙,商务部敢于对发起贸易战的美国积极“亮剑”,集众智可远虑深谋,聚众力可移山填海。团结这一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不仅藏在“将相和,平天下”“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古史典籍中,更体现在这个时代每一位奋斗者的身上。

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一带一路”如扶摇双翼,“千年大计”正拔地而起,“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中国正以一往无前的迅猛态势蓬勃发展,更不用说“高铁网络”横贯东西,“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共享单车”成为城市风景,“汉语热”在全球席卷……中国不再是东方睡狮,而是翱翔的大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中国不再是任人践踏的蝼蚁,而是有地位有尊严的东方巨龙。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也许我记录下的这些在你们看来早已是寻常小事,但个体的渺小总是使我们对历史转折不那么敏感。尽管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不完美,气候变化利剑高悬,霸权主义扰乱寰球,但感谢它让我们与中国同前进之船,共风雨之帆,一起追梦、圆梦!

谨以此献给新时代的中国。

17年前正值18岁的一位青年

【简评】

这是一篇遵循正确的路径、采取常规的角度切入的好文章。

首先,文章标题虽然不是严谨的对偶格式,但形式整齐,大气磅礴,彰显了立意的准确高远。

其次,文章在扣题、点题上极具匠心。一方面采用书信体的形式,灵活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方式来传情达意,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前称谓、后落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另一方面,开篇就贯通了两个时代的联系,然后以“我想为你们讲述21世纪造就的第一批青年人经历着感受着的新时代的故事”一句,领起全篇,行文中又巧妙联系命题要求,涉及一代人的机遇和使命、同行和成长等关键词,结尾处更以追梦、圆梦直接嵌进材料。结尾的“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不完美,气候变化利剑高悬,霸权主义扰乱寰球”的忧患意识,彰显了考生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关注,使文章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再次,文章主体的三个并列式段落,每段开头第一句话既是全段的核心与骨架,又构成全文的脉络,可谓文有脉、段有骨,骨气端详,气韵飞动。

最后,文章最出彩的地方还是它的语言。以引用、化用、对偶、排比为主要方式的行文,感情充沛,豪迈俊朗,如天风海啸,细细读来,带给读者美好的享受。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致2035年新一代的信

安徽一考生

亲爱的2035年的新一代:

你们好!

你们是新一代的追梦者,循着未来的光不停地向前奔跑。我们是2018年的圆梦者,在这里,我想讲一讲那年我们“浪遏飞舟”的事。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

2018年,“精准扶贫”造福万千民众,这是我们在追梦,我们坚定地走在梦想的道路上。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的梦想,如今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你们的现实,我们一起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我们一步一步离梦想越来越近,我们怀揣着美好憧憬,蓦然回首,灯火未阑珊,我们和党形影不离,跟随党的脚步我们昂首阔步,跟随党的脚步我们气概昂扬。

那边花开,月正圆

2018年,教育工作更进一步,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

2018年,当高速列车成为中国名片,当“天眼”看清了外太空的秘密,我们是幸福的。

2018年,乡村教师、医生们不用担心风霜雨雪,在睡梦之中他们不会因生计而愁眉不展。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待遇。

我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领略着祖国大好河山,我们怀揣对未来的梦想。你瞧啊,那年花开,月正圆,这是我们看见的月亮,希望2035年的你们也有着“清泉石上流”的恬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8年,我们的国家变得富强,我期待着2035年的你们可以感受到更灿烂的辉煌。

2018年,我们青年意气风发,我期待着2035年的你们会有怎样的寄望和理想。

2018年,我们的党正砥砺奋进,我期待着2035年的你们也像我们一样坚定不移地向前走。

2035年,你们18岁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实现一个,正昂首迈向另一个,青年依然要肩负新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是艰巨的,所承担的义务是光荣的,更需唤醒责任意识,更需激发担当精神,以青春做桨、让梦想为帆,不畏艰难、砥砺前行,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而奋斗、而开拓、而奉献,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樂章。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追梦的路上,我们和你们一起;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圆梦的尽头,我们和你们共享荣光;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你们的国,也是我们的家!

遥祝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2018年的追梦人

2018年6月7日

【简评】

该考生围绕作文材料来构思,先以“我想讲一讲那年我们‘浪遏飞舟的事”引领下文,然后回望、思考2018年国家的大政方针“精准扶贫”“小康社会”,展示“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高速列车成为中国名片”等发展成果,最后发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而奋斗、而开拓、而奉献”的呼吁,联系“两个一百年”作结,激发了2035年新一代的爱国情怀。主体部分分列三个小标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文题极具诗意,又暗含中华美满的内涵。排比句式的大量运用,是本文显著的特点。在各段叙述中,以年份开头,构成段与段的排比,整个结构条理清晰、卷面和谐。文末“勿忘初心”领起的排比,气势流畅而表达生动,有效升华了文章主题。

满船清梦你处寻

湖南一考生

2035年十八岁的少年:

展信悦!

现在是公元2018年,离你们所在的年代已有17年之久,此时的我正与彼时的你们一样,满怀豪情,壮志凌云,正想趁着十八岁年少,大干一场。

张载先生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世纪宝宝”,刚刚长大成人的我正与新中国一路同行与成长着,十八为界,突然便感受到源于先生的大儒重担,想与2035的你共析一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一个又一个令人神往的清梦正在不断变为现实。从“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到公路“村村通”的完成,我们见证了这一代的建设者先驱式的精神;从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到一分钟内移动支付可达3.7亿元,我们见证了这一代建设者不俗的实力。

你也许无法想象第一辆汽车驶进小山村时村民的雀跃,也许无法想象留守儿童第一次在手机屏幕中看到父亲脸庞的热泪,也许无法想象贫困山区孩子吃上免费午餐那一刻的笑容,但你一定要记住,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更是我们这一代建设者为之奋斗、改造、创新而寻得的。

2035年的中国,想来是蓬勃旺盛的,更是充满朝气的。现代化设备也许随处可见,人工智能可能已走向大街小巷,周末可携二三好友太空一游,暑期可随父母深海一探,但请你在畅快享受现代化的同时,勿忘天地之心,勿抛生民之命,勿舍往圣绝学,勿沉湎时代清梦之中,失去了民族根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自与新中国一同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你自应承我之梦,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继续负重而登。你要记得汶川地震后众志成城的民族根骨,要记得北京奥运会上惊艳世人的“中国崛起”;你还要继往圣“仁义礼智信”的大国风范,要承天地之间的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不迷茫,也没有哪一代人不是成长于前贤梦想中,愿不忘初心,愿追梦而行。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十八岁的我建了满船宏伟清梦,愿十八岁的你终能寻到答案。

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2018的追梦者

2018年6月7日

【简评】

本文有以下优点:

1.标题吸睛,清新诱人。标题化用诗句“满船清梦何处寻”,改“何”为“你”,变话题作文为交际写作,有很强的对话意识。

2.主题集中,虚实结合。行文时由张载的名言统领材料,在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愿景中,把实写和虚写巧妙结合起来。

3.意境深远,诗情浓郁。文章在完成对过往的叙述之后,借助联想和想象,把笔触伸向了遥远的2035年,并对这一代青年寄予厚望,殷殷嘱托中饱含着浓浓诗意。

时光瓶的告白

河北一考生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在历史的长空中,我见过无数风景,漂向过无数条河流。

我是一个时光瓶,是被一个叫艾中华的高三考生在2018年丢下的时光瓶。我与他在新世纪一同成长,在新时代一同追梦。时间的齿轮不会停下,历史的印记也不会被抹去。我的责任就是记录和让人了解。

出生时,光滑透明的瓶身,使我感到初生的喜悦。

2000年,我与许多孩子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世纪宝宝。刚刚被铸造的我怀着好奇,准备畅游历史的长河,记录这个新奇而又陌生的世界。与此同时,一头沉睡的雄狮——中国,我的铸造者也已醒来并怀揣着一个复兴梦。他沉寂了太久,准备活动活动筋骨,我的第一个“存货”也由此产生。

2002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也纷纷上演,随之而来的恐怖主义也令所有人提高了警惕。“9·11”事件发生后,中国决定打击恐怖主义,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其实那时中国国力还不是很强盛,他仍不放弃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们成功了,举国欢庆。

一幕幕精彩的场景被我记录,无论自己有多么渺小,只要坚持总会成功。

追梦时,遍体鳞伤的瓶身,使我感到成长的艰辛。

漂流一段时间后,原本光滑的表面已被浪潮冲刷得留下褶皱,无数次被人拾起,却又再一次被丢弃,遍体鳞伤的我看到了成长的不易。反观蒸蒸日上的中国,似乎也遭到了来自成长的“创伤”。2008年,一场灾难划开了母亲的肌体,那是汶川大地震,短短几秒钟,高楼林立的市区,瞬间被夷为平地;短短几秒钟,繁华的闹市瞬间变为一片废墟;短短几秒钟,一个个襁褓中的婴儿失去了温暖的家……我看到了幸存者声嘶力竭的哭喊。那声音,宛如一把利剑,穿越崇山,刺痛我的心灵。

成长都是艰辛的,没有不劳而获,没有一蹴而就。有磨难,有痛苦,但只要坚持到最后,就一定会出现彩虹。

归来时,满满当当的瓶身,使我感到努力的回报。记录了许多历史的我,满满当当的我,成为各类人的浏览对象。我想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与我一同追梦的中国已经崛起为强者。

你看,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你看,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你看,“精准扶贫”开始推动;你看,2017年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的规划还有很多:2020年完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35年基本实行现代化……这些昨天的梦想,今天都成为现实。这些昨天的记忆,都满满地储存在我的身体里。

现在是2035年,我终于遇到了你——17年前就预约的读者。希望18岁的你,拾到我时认真阅读这曾经的历史,并用青春去书写祖国下一个最美的篇章。

【简评】

本文以一个“时光瓶”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写出,表面看来,通篇拟人,体式新颖,能将文题材料中一系列大事件有详有略地嵌入,“艾中国”人名的设计也颇见匠心,似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然后,依据作文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任务”规定,文章就有点刻意求新而不守规矩了。

此外,语言表达上也有弊病,像“一幕幕精彩的场景被我记录,无论自己有多么渺小,只要坚持总会成功”,这里句与句之间很不连贯;而“原本光滑的表面已被浪潮冲刷得留下褶皱”“却又再一次被丢弃,遍体鳞伤的我看到了成长的不易”“我想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等语句,行文也很牵强。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圆梦一代人
一代人
追梦 筑梦 圆梦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我们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