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2018-11-16 10:18王栎赵旭敏安晓倩
文教资料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王栎 赵旭敏 安晓倩

摘 要: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但是,从相关思政课程的开展情况看并不乐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够积极。对于高校从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关键词: 多元文化背景 高校思政 教学改革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此背景下,以往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作为从事相关思政课程的专业教师,更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及方式。

1.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

1.1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现如今,高校学生群体都是以“00后”为主,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思想意识相对比较开放。

研究调查发现,一些从事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管是教学方式的运用,还是教学理念的灌输,都相对单一,这对于喜欢开放创新的“00后”大学生群体而言,是不够满足。

1.2高校思政课教学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和创新,导致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更面临挑战。高校人才培养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通过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显得更重要。

2.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多元化时代背景和意义

2.1有效为“双一流”建设助力

“双一流”,其实就是建设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及一流的学科。高校纷纷加强“双一流”建设,主要目的是培养素质化优秀人才,他们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这一切的实现必定离不开优秀专业教师教学,尤其是辅导员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更要意识到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1]。

2.2将十九大精神加以有效渗透和贯彻

2017年我国成功召开了十九大,在此次会议上,既对过去几年国家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又对未来国家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和畅想。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素质化的人才,所以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生学习十九大报告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与此同时,也创新了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在学习十九大精神报告过程中,高校学生既可以了解国家及社会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又将明确自身未来所选择职业发展方向。

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3.1充分利用时代热点内容宣扬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变,比如:教师思想政治相关知识教学内容不再只限于理论,而是会充分融合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及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时代热点内容宣扬传统文化显得十分重要。

以上海一高校为例,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想要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山海经》中的故事,但考虑到多数学生对其不熟悉,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在正式上课之前,就通过热门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提出了几个比较有趣的话题:狐帝管辖的青丘国究竟坐落于四海八荒的何处?白浅上神所在的白狐一族有着怎样的身世来历?等等。

又比如:讲解何为“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这一文化知识点,引导学生体会具有华夏礼仪之风、汉民族含蓄之美的仪式,可以以2015年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为例,教师通过对“楚国嫡公主芈姝与秦惠文王大婚典礼”进行举例讲解,既能引导学生很好地品析流行文化,又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程的趣味性所在。

3.2打造专属的校园文化脱口秀

以“00后”为主的高校学生,对于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都特别熟悉和感兴趣。比如:脱口秀节目曾一度受到年轻高校学生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说,想要促使高校思政教学实现有效改革,就应该尽可能迎合学生需求,比如:为他们打造专属的校园文化脱口秀节目,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江南大学的《宝哥说》。《宝哥说》校园脱口秀的主人公是名为唐忠宝的老师,总体而言,这种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之所以得到大家喜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平台分享的内容十分生活化,而且形式比较多样,比如:针对某一个社会话题的讨论,只要感兴趣的学生就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学生而言,在获得休息的同时接受了更加积极且正确的思想教育。除此之外,平台还会定期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曾获得师生广泛参与的就有“那年樱花败”,“大学路,莫慌张”,“左手优秀,右手幸福”等。

3.3引导大学生科学使用自媒体平台

多元文化背景影响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得复杂化,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主要使用的自媒体平台是微博和微信,这两大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可谓多样复杂,加上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升,就容易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从事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师对此必须加以高度关注,尤其要对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有效且科学引导和教育。比如:转发或者评论某条信息的时候,一定要足够严谨;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要认真鉴别其真假,而不要人云亦云地跟帖或者转发,等等。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师除了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外,还需要对大学生科学使用自媒体平台进行认真教育[2]。

3.4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研究调查发现,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想要获得有效成绩,就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在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时一定要坚持“动静结合”这一原则。以“北京某高校”为例,在这方面就具有比较良好的教学经验。所谓“动”,具体表现为校园各场所的大屏幕播放和思政教育有关的短片,或者图片,等等。除此之外,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教育演讲、辩论比赛。学生长期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必定会受到这些相对“动态”校园文化的影响。至于“静态”教学方式,则是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比如:教室走廊、学校食堂等地方张贴一些极具警醒意义的名人名言,常见的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等等,潜移默化中,学生会充分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素质。

3.5应用情感理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实际上,一些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一定要采取有效问题解决对策,首先要思考的事情是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研究调查发现,将情感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

比如:在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统计过程中,发现班上有部门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差,此时,辅导员或者教师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除了向学校争取贫困生的扶助名额外,还要组织班上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和“一帮一”的教学帮扶活动……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帮助真正贫困的学生,而且可以让其余同学收获感动,这些其实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2]。

总而言之,不管是辅导员还是专业课程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尽可能融入情感,并让学生认同这一种情感,他们的思想意识其实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高。长远看来,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将获得巨大成效。

4.结语

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立即在各地高校举办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并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进高校和思想政治课课堂,而且得到了师生们的积极响应。21世纪的素质型人才,不但应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为此,高校教师应该清楚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教学使命和职责,尤其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更是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吴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5(07).

[2]潘春麗.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0).

[3]吴巧文.“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06).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