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下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

2018-11-16 10:18杨翠香
文教资料 2018年27期
关键词:小组建设学本课堂

杨翠香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正在进行的“学本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全面的指导思想。本文结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从四个方面对小组建设与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小组建设 小组编制 小组运作 小组评价

“学本课堂”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基于“学本课堂”的教学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由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师生互动”式教学转变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特点的“立体互动”式学习。因此,学习小组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它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改变,让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其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学习小组建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活跃课堂氛围,也不仅仅是化大为小以便于老师管理,更在于它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学习小组的重要性

1.小组学习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学本课堂”下的小组学习,强调学习前置、先学后教,从“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这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把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者、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已远远满足不了形势的需要,学会合作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主题。小组学习使几个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小组成员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从客观上为学生的团结协作提供了方便,也对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提出了要求,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小组学习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在小组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的下意识竞争,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表现;同时,小组学习营造了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为老师对课堂的精准“把脉”提供了机会,让老师明确在哪儿讲,讲多少,怎么讲,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讲评的针对性及课堂的时效性。

二、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和方法。

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我总结为4点:

1.双向选择,民主集中

2.男女均衡、性格互补

3.成绩相当、学科促進

4.组间平行、和谐发展

下面以笔者所带的2014级03班的分组情况加以说明。我们班60人,先后尝试过三种分组方法。第一次分组是在开学第二周,每7人为一组.首先,确定组长:中考成绩1名—9名分别为1组—9组的组长。组员的确定则根据成绩平均分配,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大概实行了3周,同学们反映有的小组讨论太过于激烈,甚至有“动武”现象发生,有的小组太趋于平静,主要是小组成员性格上近似程度过高,都比较内敛。第二次分组是月考之后,月考成绩与中考相比不少同学变化很大,不太适应高中学习的现象表现突出,小组平均分差距过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又根据月考成绩及班干部反映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组,这次是8人一组。事实证明,这次分组虽然较前一次有所改进,但是并不十分乐观。究其原因,自己在两次分组过程中太过于强调成绩上的均衡,而忽视许多客观因素,如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期中考试后,我广泛征集意见,班干部、同学们给小组建设提出了大量建议。吸取前两次分组的经验教训,第三次分组以关系融洽、性格互补为主导原则,采用双向选择、民主集中的方法进行分组。即班主任和班干部先共同确定组长,之后组长和组员进行双向选择:每个学生都可以报名愿意和谁在一个小组,但只能报一个,情况收集起来后,由班委根据组长意愿协调分组。这次分组成绩虽然不太均衡,但绝大多数同学比较满意。

小组的规模试验过6人、7人、8人,最终确定6人最好:组员人数过多,不利于讨论、学生自主管理及量化;组员过少,不利于课堂氛围、讨论效率及集体智慧的发挥。事实证明,这样的编排方法使每个小组都关系融洽且能积极参与课堂。

这几次分组让我认识到小组的建设不能只考虑老师管理的方便及成绩的均衡,更多的要考虑小组成员的意愿,考虑小组成员关系的融洽,考虑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小组的长远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学生为本,才能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

三、学习小组的运作

学习小组建立起来以后,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习小组高效运行,就必须建立小组运作的规则。我把它概括为四点:

1.文化引领,凝心聚力。

“文化引领,凝心聚力”指每个小组都要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文化建设,目的在于使小组形成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构建一种良好的竞争进步的氛围,从而凝聚人心,健康发展。

2.民主协商,制度保障。

“民主协商,制度保障”是指小组建立起来以后,首先,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小组目标、组训、组规。小组一切事务必须由小组成员共同商定。小组活动的开展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同意。

3.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是指在大组长的统筹安排下,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责任明确。人人都要参与小组的管理,人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科学帮扶,以强带弱。

“科学帮扶,以强带弱”是指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帮助。帮扶不是“包办”,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要准确知道在哪儿帮,怎么帮,帮多少,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的规则是小组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好规则并贯彻落实好小组合作规则非常重要,老师、班干部及全体学生要利用科学方法特别是小组量化评价保障小组合作规则落实到位,保障各个学习小组良性发展。

四、学习小组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

1.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突出集体评价;

2.学习评价与纪律评价相结合,突出学习评价;

3.即时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突出阶段评价。

4.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评价;

5.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评价;

6.发展性评价和写实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习小组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因此,评价要具有导向作用,评价的原则要突出小组的特点,并且有利于小组改进不足。以上六点是我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原则。

(二)评价内容。

1.学习评价:课堂,作业和考试。

(1)课堂表现: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小组交流的主动性,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展示的实效性(主要由量化值日小组和各科老师根据情况课后及时量化,客观评价,以加分为主。)。

(2)作業情况:作业完成程度,作业完成质量(完成度主要看是否做完,质量主要根据老师批改和评价进行相应的量化)。

(3)考试成绩:根据每次考试小组整体均分和进步、退步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再进行相应量化(包括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

2.纪律评价:课堂纪律,两操纪律,升旗纪律,公寓检查,卫生检查,迟到早退(按照学校政教处量化考核标准来执行)。

3.活动表现评价:针对在班级和学校大型活动中各小组的贡献进行量化(以奖励为主)。

(三)记录方法及结果利用。

1天天记录,周周汇总;两高一低,奖优罚差。

每天量化值日组负责把当天的量化情况详细记录在本上,周末汇总,根据得分高低评出两个最优秀的小组和一个最差的小组,会有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如奖励小礼物,罚出一期黑板报、打扫教室,等等。

2.期中、期末每次模块考试后,结合每月统计结果,对学生个体、学习小组进行激励评价奖励。奖励先进,激励后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的发展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在运行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切不可生搬硬套。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不断探究,不断创新,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从和浮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小组建设学本课堂
如何在学本课堂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生生合作之“小组建设”
高中英语教与学方式改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