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摭要

2018-11-17 10:27曹应旺
当代贵州 2018年50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毛主席改革开放

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带来这些变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之所以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与按辩证法办事、方法对头是分不开的。邓小平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夜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他认为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要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死了。邓小平晚年时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

二是和而不同。既重视与别的国家和平共处,对外开放,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更重视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不跟任何国家跑,不做任何大国附庸。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率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他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三是因中求革。在因循与改革、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不走极端,不搞片面性,而是要在因循和继承的基础上搞好改革和发展。邓小平非常智慧地处理好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从而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

四是胆大心细。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步子要稳,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打无把握之战,不打无准备之战。胆大与心细相依,胆大才能让心细有目标,心细决定着战略目标的成败。

五是简而不繁。要文不繁,繁文不要。简朴才有生命力,才能行得通。邓小平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

六是困而不馁。邓小平被外国人称为打不倒的小个子。打不倒,是因为他信念坚定、乐观豁达。信念坚定,特别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邓小平坚定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乐观豁达,邓小平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想办法去战胜困难。他的“三落三起”的非凡经历铸造了勇担大任的意志和智慧。

七是绵里藏针。这是毛泽东对邓小平性格和方法的点评。也就是说邓小平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能够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建国前夜,周恩来向青年们介绍毛泽东的特点时曾指出,领导者的智慧要变成群众的力量,需要经过说服、等待的过程。善于迂回、善于等待,这是毛泽东智慧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是邓小平智慧的一个显著特点。

八是韬光养晦。这是邓小平外交智慧的突出内容,展开来是7句话28个字,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邓小平的这个思想方法,不仅同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谈过,也同身边工作人员谈过。这个思想方法在国际交往中既重视客观实际,也重视主观努力,重视埋头苦干,不断改变我国的弱势地位。这个思想方法不是盲目退让,而是要坚定自信,是要在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毛主席改革开放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定乾坤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