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队伍的长成

2018-11-17 10:27陈海
当代贵州 2018年50期
关键词:张维迎双轨制深圳

1984年1月24日,当王石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从深圳特区经济发展公司(万科地产的前身)出来时,途径国贸大厦,被连绵的警车、警察和人群吸引住了。人群中,特区发展公司副总经理高林被王石叫住:“出什么事了?”高林把王石拉到一边,低声说:“小平同志在深圳,不要对外说啊。”

这天下午4时50分,邓小平站在了罗湖国际商业大厦22层的顶楼天台,眺望着以三五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魔术般生长起来的罗湖新城。时近黄昏,天台上寒风袭人。邓小平两次挥手挡开陪同人员递过来的大衣,一直伫立远眺。终于,他微笑着对梁湘(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说,都看清楚了。

几天后,《深圳特区报》头版报道,邓小平在王震、杨尚昆等中央首长的陪同下首次视察深圳。视察中,邓小平听取了深圳市委领导的汇报,登上了20层高的国际商业大厦,眺望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市容,参观了一家电子厂,访问了渔民村,了解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情况。回京后,2月24日上午,在景山后街的家中,邓小平同胡耀邦等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一锤定音: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不是收,而是放!

三四月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城市权限,给予外商投资者优惠。十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成为共识。

如果仔细观察邓小平这一年的各种谈话,就会发现,核心归纳起来是两句话。第一句是,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在本世纪末成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小康社会,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二句是,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就不能闭关自守。这就要求我们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更加开放。

1984年9月3日—1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约一个月),在杭州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了由朱嘉明、刘佑成、黄江南、张钢等青年经济工作者组织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这就是著名的“莫干山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青年经济学者田源、华生、张维迎等所在的价格组提出的“价格双轨制”,其后被政府采纳作为价格改革的思路。它避免了前苏联“休克疗法”造成的国民经济大倒退,对中国经济30年一路高歌猛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价格双轨制”让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但其带来的廉政风险问题亦被广泛批评。总体来看,“双轨制”令中国经济获得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机会,使得改革与发展并行不悖。而市场经济的主角——企业家们,亦是双轨制在保持经济系统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得以成长,并成为过去、也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还是这一年,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张维迎应《读书》编辑之邀,为美国大企业家哈默的图书《超越生命》写了一篇书评,题为《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研究企业家成长是张维迎学者生涯前期的重点,从1986年9月在《人民日报》发表《造就真正的企业家》开始,他即给出了答案:“如果价格是商品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信号,企业家则是其运行的决策主体。”

猜你喜欢
张维迎双轨制深圳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吴·现代潮菜深圳店
深圳金生国际幼儿园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张维迎:企业家必须从套利逐步转向创新
浅谈我国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无效婚姻制度
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路径
张维迎 在骂声中捍卫理念
张维迎:市场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