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南打造成向全球展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窗口的思考

2018-11-17 14:54王胜
今日海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博鳌共同体海南

文|王胜

(作者系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方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

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并殷切嘱咐海南“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5周年。5年来,无论是贯彻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还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海南都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我国外交大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争创范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如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统领海南的对外交往工作;如何落实省委书记刘赐贵关于“把海南建设成为向全球展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窗口”的指示要求,推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海南当前和下一个阶段对外工作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博鳌亚洲论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深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现路径——

第一次是莅临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国际多边场所向全球传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第二次是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等四项基本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搭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海南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地,应主动作为,努力承担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大历史责任,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和优势,用足、用活、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平台,不遗余力地将海南打造成为向全球展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窗口。

发挥海南优势,着力建设好展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窗口

一是用足、用活、用好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有着不解之缘,已成为有效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海南作为论坛东道地,要在展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加大对论坛的战略投入,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论坛年会的质量和水平,并以更加主动、积极、自信的姿态参与区域性、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为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实现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不断做出海南的独特贡献。

以博鳌小镇美丽的田园风光特色,倾力营造非正式、舒适、和谐的论坛会议氛围。要持续不断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论坛年会的质量和水平,为博鳌亚洲论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要继续按照“一地办会”的总目标统筹推进博鳌核心区会场、酒店、交通、通讯、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国际化环境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会展、医疗康养等相关产业项目配套,推进博鳌国际会展文化产业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博鳌国家农业公园、博鳌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倾力营造非正式、舒适、和谐的论坛会议氛围。特别是要办好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充分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展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成功经验和巨大成就,展示新时代海南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美好新前景,确保实现我首场主场外交“开门红”。

依托论坛年会平台切实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务实交流与合作。要将博鳌亚洲论坛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应衔接、互为呼应,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要充分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和资源,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化解分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更多周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要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方政府间政策沟通交流,共同制订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推动新增和加密空中和海上直航航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更为便利的海运、空运互联互通;探索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助推南海实现合作共赢;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医疗教育、扶贫减贫、生态环保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等对外合作项目,增强普通民众在国际友好交往中的获得感。要进一步深化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区域布局,积极推进重点国别和领域合作。深耕港澳,制定琼港合作“五年行动计划”和琼澳合作园区计划,深化与港澳深层次、宽领域的务实合作,借助港澳在金融、商贸和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把握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

通过开展各类公共外交活动生动展示和宣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在“多规合一”、全域旅游、“美丽海南百镇千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不凡成绩。应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这一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策划设计中外领导人会外考察、论坛公共外交活动和爱心公益慈善活动等,向国际社会直观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成就,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提供中国模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助推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持续为博鳌亚洲论坛发展贡献海南智慧和海南方案,助力利用论坛平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海南依托博鳌亚洲论坛搭建地方合作平台体系,形成了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南海主题分论坛(闭门会议或开门会议)和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等4个重要品牌,不仅丰富了论坛务实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推动论坛由经及政向综合性论坛转型探索了有效路径。未来应找准海南与论坛融合式发展的目标、路径、重点和突破口,加快建立海南与博鳌亚洲论坛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深入研究推动论坛年会体制机制的创新,在议题设计上多发挥海南策划运作能力和资源优势,为论坛更好地发出亚洲声音、推进合作贡献更多海南方案和海南智慧。做好论坛成果转化,与论坛形成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深化四大分论坛品牌,继续推进博鳌公共外交外事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讲好中国故事,发出海南声音。

二是发挥海南优势,服务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外交总目标

海南模式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践范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在“多规合一”、农旅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小额信贷扶贫攻坚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南模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岛屿经济体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其可“直接复制”或“拿来就用”的经验。比如,刚刚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汤加国王图普六世,在安排参访日程时专程抽时间访琼,参访中他对海南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开创农旅结合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赞不绝口;2017年,来琼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彼得·克里斯琴和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拉乔纳里曼皮亚尼纳在对琼海市北仍村农旅结合发展模式进行深入考察后称,这种农旅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对于他们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发挥海南区位优势服务大国外交。海南在服务大国外交中区位特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6年美国大选前夕,中联部与海南合作邀请美国重要智库代表团访琼,这个代表团包含了多位美国联邦政府顾问,他们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具有较大影响力。通过如是精心安排,代表团在琼的参访取得很好效果,达到了增信释疑的目的。

以推动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为切入点,全力推动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务实交流与合作。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为下一轮海南对外开放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要积极推动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入研究推进“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建设的具体方案和行动路线图;要借助博鳌亚洲论坛这一不可多得的国际交流平台,推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城市联盟;通过省级领导出访、友城交往、智库交流等多种对外交往形式,为海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使海南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走在全国前列,努力书写海南改革开放新篇章。

三是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化水平,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将海南打造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的增长极

为不断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化水平,更好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要不断完善海南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体系,丰富国际交往内涵,提升海南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借鉴友城、岛屿、外专等外脑外力,为提升海南国际化水准提供借鉴;要规范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语,着力构建国际化的语言环境;要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要下大力气改善营商和投资环境,“以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切实提升海南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特别要发挥海南侨乡优势,着力吸引外商、侨商投资;高度重视外商、侨商合法权益保护,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和投资合作的新的增长极。

四是打造新一轮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从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大局出发,牢牢把握海南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以项目、产业为载体,扎实实施《海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交流五年行动计划》。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运、空运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继续加密空中和海上航线,打造国际游客出入境集散地以及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大洋洲的跨境航空物流枢纽,加快建设临港临空经济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大平台、海洋发展合作和中国(海南)—东盟优势产业合作园区。以服务自贸区战略为总抓手,以中国与2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16个自由贸易协定为主要方向,建立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开拓广阔的空间。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继续办好促进民心相通的“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义诊行动,并视情推广到周边和丝路沿线国家,以实际行动落实好援外新举措,打造援外新品牌。

构建国际和地区合作新平台。积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继续深化同南海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以推动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目标,谋划构建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城市联盟。深化琼粤桂经济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北部湾城市群、琼州海峡经济带建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与港澳台的实质性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支持有实力的本土企业“走出去”。把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打造成国际化医疗技术服务产业聚集区和医疗健康领域国际合作新平台、新高地。高质量服务保障并用好、用足博鳌亚洲论坛,办好中非合作圆桌会议,努力建设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体系。

打造人文交流新引擎。充分发挥友城和华侨华人的纽带及桥梁作用,开展城市外交、民间外交,扩大海南国际朋友圈。引导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加快引进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加强教育和学术交流,支持教育机构与境外联合办学、师生双向交流。积极牵线搭桥,引进国际知名主题公园品牌和国外成熟节庆业态;挖掘时尚元素、引进国际一流时装企业;培育文化品牌,打造一系列具有“国际范”、国际品味、时尚创新的文化创意节庆、国际音乐节、国际时装周和特色酒吧街夜市,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独具热带岛屿特色、彰显国际旅游目的地风范和气派的生态之岛、活力之岛、魅力之岛、长寿之岛、时尚之岛、智慧之岛。H

猜你喜欢
博鳌共同体海南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博鳌方案”,答时代之问
博鳌面孔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海南杂忆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