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住”进群众心坎里

2018-11-17 03:48李清泉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天池驻村贫困户

文 / 李清泉

“晃荡了大半辈子了,没想到我还能当上先进典型,获得市、县政府的隆重表彰。”获得全市“脱贫攻坚自强标兵”荣誉的王定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都要感谢张书记,是他让我转变了‘等靠要’思想,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王定汉口中的张书记,叫张吉海,是白河县总工会干部,2017年任宋家镇天池村第一书记,2018年担任麻虎镇兴坪村驻村工作队员。

“工作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今年49岁的张吉海,曾担任过镇长、书记,县计生协会副会长,2008年调至县总工会工作。2016年,由于单位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不力,造成全村脱贫攻坚工作被动落后。谁来担任第一书记,扭转工作的被动局面?张吉海主动请缨到天池村任职。

天池村是宋家镇的后高山村,村里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山大沟深,基础设施落后,属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到村后,张吉海从最基础的入户走访入手,找准天池村的“穷根子”。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张吉海扑下身子走家串户“认亲戚”。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张吉海就走遍了村里的山山峁峁,天池村的贫困现状也渐渐的在他的脑海里清晰起来。望着村民们渴盼的眼神,张吉海顿感重任在肩:“必须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彻底拔掉天池村的‘穷根子’,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对全村精准识别后,张吉海与“村两委”一班人对全村贫困户逐一制定了详细的脱贫措施,逐一要求干部抓落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天池村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工作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还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荐会上作交流发言,天池村也作为全县首批脱贫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

“驻村就要‘住’进群众的心坎里”

家住麻虎镇兴坪村三组的张正财,整日游手好闲,经常到村委会叫困难要救济,无论怎么做工作都是水泼不进,甚至跟帮扶干部甩脸发牢骚。如何帮扶这样的贫困户脱贫,让张吉海很费脑筋。

在入户走访中,张吉海了解到张正财的妻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儿子张家全因是妻子改嫁随带,没有出生证明等有效证件,始终没能登记户口,无法享受农村合疗、大病保险等惠民政策,更严重的是没有户口无法录入学籍,张家全面临辍学的危机。

在多方沟通协调后,在麻虎镇派出所的配合下,写申请、开证明、走访调查,张吉海全程代办,终于为张家全上好了户口。当张正财拿着儿子的户口本走出派出所时,他久违的心扉终于敞开了:“张书记,为了儿子的户口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没办成。感谢的话不说,以后我张正财都听你的。”

“干部这样为我们老百姓办事,我还有啥理由等着他们送小康呢。”从此,张正财像换了个人一样,以前荒废的地种上了玉米,农闲时还在周围打起了零工。

为了帮助张正财长效脱贫,张吉海帮他制定了发展板栗红薯和“天红”辣椒的想法。“种苗和销售问题我给你解决,你就负责种植。”有了双重保险让张正财彻底打消了顾虑,年初就种了3000株板栗红薯和7000株“天红”辣椒。如今,板栗红薯市场走俏,每斤4元的价格就被抢购一空。“按目前这个情况,我年底就能脱贫了。明年我决定种10000株板栗红薯,把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人。”张正财信心满满地说。

在张吉海的倾情帮扶和感召下,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2017年天池村不仅在全县率先实现了脱贫,2018年兴坪村也即将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心为人民服务”

刘家顺是一名双目失明的五保残疾人,之前在县城的一家盲人按摩馆工作,由于生活上的种种不便,无奈只得回到老家兴坪村。由于没事做,整天和村民闹矛盾,给干部找茬。

了解到刘家顺有开盲人按摩店的想法后,张吉海就多方为他争取资金,购买了两张按摩床,并帮他办理了营业执照,还制作了宣传挂画和灯箱。“现在我有了事做,手艺派上了用场,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驻村以来,张吉海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为群众多办一点好事、实事。熟知张吉海的人都知道他心脏做过搭桥手术,不能劳累、熬夜、受气,但他一工作起来,就把这些抛诸脑后,工作起来,比年轻人还拼命。

兴坪村一组有成片的水平梯地,非常适合整片流转发展产业。但苦于道路不通,村民们只能望地兴叹。无奈之下,大家找到了张吉海,在他的多方努力下,争取了50万元资金,修通硬化了2公里的产业路,将原本的荒地变成了香饽饽。本村能人陈敬苗在流转土地上种植牧草,村民们不仅有了流转费,还能就地务工增收。

如今,兴坪村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整村脱贫的步子也不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入村以来,张吉海通过个人和单位累计为兴坪村争取资金100余万元,解决了新村民活动中心的装修及设备配套问题,新修和硬化道路4公里,培育市场主体3家、引进新社区工厂1家,辐射带动7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就地就业增收。

无论走到哪里,张吉海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把群众的事当成头等大事,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如今,张吉海已成为兴坪村263户村民大家庭中的一员,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贫困户的好亲戚”。

猜你喜欢
天池驻村贫困户
今夜的天池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黄天池
曹洋铭 谢妤天池 刘洛煕
天池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驻村第一书记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