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派相声有新人

2018-11-17 03:48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剧场西安

文 / 本刊记者 王薇

中国人对喜剧向来有喜好感亲近感。喜剧文化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喜剧类节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近些年来,喜剧类节目在春晚上大有颓靡之势,而地方卫视喜剧类节目却层出不穷,喜剧界大师们余光未减,后起新面孔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这其中,相声这一门始于明清时期的传统曲艺形式,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它诞生于普通民众之中,发展于平凡草根大众之间,历经百年沧桑,嬉笑怒骂间真实地刻画社会百态,道出世间万种情缘,并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能获得许多感悟。

文化艺术发展的长河中,相声曾经历数次起落,也曾经历繁荣与沉寂。而如今,这种发源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形式,又在年轻人当中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喜爱,并在陕西西安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陕派相声的前世与今生

从喜剧发展史来看,西安一直在喜剧界占有一席之位,一开始的郭达、石国庆、刘远、杨蕾、侯耀文的徒弟魏元成(张玉浩的师父)、乔慷慨都是比较著名的演员。近些年苗阜、王声所在的青曲社以及火遍东方卫视相声新势力的卢鑫、玉浩更是名声大噪。

不管是在台上还是台下,西安青曲社班主苗阜常会提到,“中兴西北相声、陕派相声”。陕派相声创立者张玉堂本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师兄,1937年从天津来到西安,在游艺市场内表演相声,后来成立了阔旺相声社。北方相声本分两派,也就是京派“帅”、津派“怪”,张玉堂到西安后结合西北民风民俗和陕西方言,逐渐形成了西北的“迈”(豪迈)。据陕西省曲协副主席、省艺术馆馆长助理王茵介绍,1950年至1952年,仅西安市内就有30多家表演相声的书棚茶社,各地相声艺人都向西安聚集,演出终日不断。

1974年,西安市曲艺团正式成立,张玉堂任首任团长,先后招收了周春晓、蒲克、魏元成、于海涛、尼康等一批青年相声学员,并由此开始了陕派相声近20年的辉煌期,《八亿人民齐欢笑》《理发》《种树》《卖椅子》《广告漫谈》等一批优秀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1985年,西安市曲艺团推出了“欢歌笑语”相声专场晚会,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西安市曲艺团成为当时的全国五大说唱团之一。

陕派相声创立者张玉堂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到小品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冲击,相声行业整体处于萎缩的局面。而在西安,以相声表演为主的茶馆剧场也几乎销声匿迹。担任了第五任团长的青年相声演员尼康提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相声受到外来艺术形式和网络的冲击,作品创新减少、演出场地萎缩、演员青黄不接,西安相声发展进入了低潮。”

2003年,北京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天桥乐茶园演出,现代意义上的相声小剧场开始走红。受到德云社的启发,西安相声界也开始筹备成立小剧场。

2007年,由相声演员衡小珍、周春晓、于海涛、刘文友等创办的珍友社在南二环开业,成为西安第一家相声小剧场。也是在这一年,苗阜在西安北郊成立了青曲社。青年相声演员马腾翔等人创立的“天禧相声社”,如今都已是在西安本地颇有名气的相声团体。而这几家社团在茶馆、剧场所进行的演出,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

发源于京津的小剧场相声,遇到了西安本土的80后、90后年轻观众,地域的转换、受众群体的不断变化,也让不少相声演员开始思考,如何能为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更加鲜活的血液,探索出更加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来。

西安市第一家相声小剧场——珍友社

剧场相声的得意与失落

夜幕里,古朴的木质八仙桌旁早早坐满了观众,就连走廊里也搬上了加座的椅子,热气腾腾的大碗茶端上了桌,瓜子、花生、话梅等小吃一应俱全。在一小段暖场的快板书之后,两位穿着传统式样长褂的演员刚一上场,就迎来了台下观众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包袱”一个一个地抖将出来,场上的气氛不断升温,在三个多小时的演出中,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叫好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响作一片……这是西安市著名的酒吧茶楼一条街——德福巷北口一家茶社中,经常能见到的画面。

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家名为“天禧相声社”的相声班子在这里进行表演,时间长了,已经在西安的观众中颇有一些名气,而“吃罢晚饭去听段相声”,已经成了如今古城年轻人中一种最为新潮的休闲娱乐方式。

一方舞台、一张桌子、一把折扇、一条手帕、两位演员两张嘴……不需要华丽的布景和昂贵灯光、音响,简单的道具和设施,便构成了表演相声的必要条件。这种依靠语言来带给大家快乐的艺术形式看似简单,但如今它对西安娱乐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力已不容小觑。

出生于“曲艺之乡”——天津的赵建明,从小听着马三立、侯宝林等著名相声大师的段子长大,深受家乡曲艺氛围的熏陶,进而从一个业余票友一步步成长为职业演员,但如今,他毅然选择来到西安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赵建明说,“比起天津市场的历史悠久、成熟稳定,西安的相声市场尚处于起步和上升阶段,因而具有更大的潜力和空间。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们也已培养出一批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西安这座城市发展迅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之下,相声艺术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推广,其市场前景也无疑十分广阔。”

成立于2015年的世源社是如今西安“最年轻”的相声小剧场,加上他们,目前西安共有4家相声小剧场。另外,王木犊剧场也聚集了很多曲艺、相声演员。世源社班主赵建明告诉记者,“从演员数量、观众人数、作品创新等方面来说,西安相声小剧场已经成为排在京、津之后的全国第三。西安正吸引着全国的年轻相声演员聚集在这里。”

即便如此,衡小珍依然对最初经营之路的艰难心有余悸。由于长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珍友社在数次搬迁后流失了不少演员和热心观众。班主衡小珍多次进行文化惠民,并尝试推出“一元相声专场”,却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苗阜也还记得青曲社最困难的时候,“有那么几天,茶楼里开了场我一看,台底下只坐着一对老夫妇带着孙女。”几年间,西安先后成立了珍友社、青曲社、笑友堂、聚乐社、天禧苑等七八家相声小剧场,但多数都没能熬过最初的艰难时期。

2012年、2013年成为西安相声小剧场的黄金时期。经过几年市场培养,20岁到40岁的年轻人成为听相声的主力军。青曲社、天禧苑等每晚的演出都是满座,碰到周末常常一票难求。最让人欣喜的是,不少80后、90后相声爱好者也加入到专业演出团体中,给陕派相声带来了新变化。

扎根剧场的青年相声演员对观众的年轻化趋势十分关注,“人们常说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但事实上,从我们的观众群体中不难看出,现在这门传统艺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而作为青年相声演员,我们也是出于自身的热爱,才能加入这个行当,并期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和喜欢相声。”

电视相声的爆红与困惑

相声这门传统艺术不同于歌舞类,它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除却剧场的表现形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春晚,曾经是优质相声喜剧的集中表演平台。

但20年前对着春晚小品津津有味的年夜饭如今已不是主流,20世纪9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从以曲艺为主的《曲苑杂坛》,到近些年小品相声齐上桌的《欢乐喜剧人》,从西方引进改良的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再到如今东方卫视正在热播中的、专注说学逗唱的相声类节目《相声有新人》。不难看出,在喜剧类节目的编排上,正在逐步走向专业细化与制作精良。

“珍友社”的衡小珍与衡治在《相声有新人》节目中演出

近日东方卫视热播的《相声有新人》中,出现了很多西安相声演员,而且无论是基本功还是舞台风格让观众看后都是大呼过瘾,“珍友社”的衡小珍先生技艺精湛,令人叹服;来自西安“天禧苑”相声会馆的“二哥”马腾翔与李小龙更是笑料百出、表现出众。

电视相声将相声从剧场搬到荧幕上,让相声不再囿于场地的限制,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得以传播,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了解到不同派别相声的魅力。

2014年,亮相北京卫视春晚的《满腹经纶》被赞为“中国好相声”,它的表演者、来自西安的年轻相声演员苗阜和王声迅速走红并登上央视元宵晚会。一段仅11分钟的《满腹经纶》,俩人一逗一捧,引经据典说各种成语故事,讽刺了不懂装懂的“半瓶子醋”行为。《满腹经纶》改编自《歪批山海经》,此前这个段子在参加北京喜剧幽默大赛时就得到了巩汉林等曲艺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坚守了传统相声的路子,演出了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的风范。

“天禧苑”相声会馆的马腾翔与李小龙在《相声有新人》节目中演出

之前的创作,《智取威虎山》《书文戏理》《大秦腔》等作品也靠口碑传播着,其中的《书文戏理》其实在大年初一天津卫视春晚中就表演过。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了解这对“草根”相声演员,作为“陕派相声”代表的苗阜透露自己其实是津派相声的传人。

苗阜坦言,自从《满腹经纶》火了以后,他和王声以前的相声作品都被热情的网友给翻了出来,“8年的作品一晚上就被网友看完了,创新的速度可能永远跟不上观众的需求。”2015年青曲社几乎投入了全部力量进行创作,推出了13个成型的剧本。

苗阜、王声全国巡演

2014年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获得理论研究奖的王茵认为,目前西安还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相声创作和理论队伍。“现在小剧场演出的相声作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将传统相声改为本地方言表演的‘改编相声’,新瓶装旧酒,有些甚至是在拆改、破坏经典。二是以脱口秀形式演出‘原创相声’,但大多是把网络笑料、时事趣闻、风俗掌故进行拼凑,选材随意、思想不深、格调不高,对生活现象的挖掘不足,缺乏典型人物和值得回味的包袱。”

这些“急于速成”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在小剧场的演出中,观众不买账、喝倒彩。“我们尝试过把网上的新鲜事放到节目里说,第一天反应挺好,第二天也不错,第三天就没人乐了。”赵建明说,“我们不能把网络段子拿来一抄一记,上台就演,那样只会让观众听完一扔。”

王茵认为,当代相声艺术要传承的不单单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要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王声也表示,希望有朝一日全国青年相声演员都能传承老一辈艺术家手中的“绝活”。“这些‘绝活’、传统相声技巧就好比是一个‘公式’,是前辈们总结出来的相声创作的基本规律。如果能学到这些‘公式’,并结合具有现代感的‘包袱’,就有可能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

西北相声的传统与新生

长久以来,相声界主要以京津两地演员为主,但近几年西北相声演员的表演让大众领略到了与京派相声“帅”、津派相声“怪”有所不同的西北派相声的“迈”。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典故离当代人越来越远,有人觉得这种故事晦涩,与现代人的生活并不搭调,但苗阜和王声的相声却勾起了人们了解这些故事的兴趣。“我们的灵感有些也是来源于网络,网上有很多只言片语的东西,如果照抄网络段子肯定出不来好效果。我们将这个点子扩充成自己风格的东西,让大家觉得很新鲜,成为个人风格就成功了。咱实打实地说,当时没有太多想到普及文化的问题,很多人也问是不是专门普及国学,实际咱没有这么高尚,也没有想到得到这样的反响。当然,我们也开始反思,得到认可是因为观众在娱乐中得到了国学的东西,因此这也指引着我们往后加强这方面作品的创作。”

2016年,作为相声艺术第八代传人的代表,师从马季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曾在谈到西安近些年的相声发展时说:“现在陕西自从苗阜、王声声名大振后,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西北地区,尤其是陕西的青年相声演员。我们通过多次到西安开座谈会、调研,已经感觉到西安还有青年相声这样的现象,无论青曲社还是西安曲艺团等等,我们整体感觉,过去对于我们西北地区曲艺艺术的特点大家给予的关注不够,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非常努力。我们特别清楚,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由西安市曲艺团掀起一场相声热潮。那时候包松年、周春晓等在曲艺团李团长的带领下走遍大半个中国,用上百场演出证明西安年轻相声演员的实力,如今又出现了苗阜、王声、马腾翔,在各种赛事上获得了奖项,说明陕西的相声有传统有新生,有传承而且没有断代。”

相声不易,作为外来曲种,传入并扎根在陕西这片土地上,更为难得。从走进陕西到落户陕西,培养出陕西本土的演员,再到形成富有陕西特色的市场,相声在陕西这片土地上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落,都始终与京津两地、乃至全国相声市场的走向密不可分。在信息发达的网络社会里,网络中充斥的各种段子集锦,以及新生层出不穷的派别,使得相声不得不在生存中寻求发展与创新,陕派相声、甚至西北相声都在不断新生,也必将成为传统。

猜你喜欢
小剧场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家住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锋绘动漫小剧场
锋绘动漫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