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大爱的女画家—宋亚平

2018-11-17 03:48宁文英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亚平陕西省书画

文 / 宁文英

她是一位戊戌变法志士的后裔,

她是六代书画世家的传承者,

她是誉满三秦的金碧重彩山水女画家,

她更是一位胸怀大爱、致力于少儿书画公益事业的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就是宋亚平,一位永远光鲜而有着非凡故事的女人……

秉承家传 师祖而不泥祖

时光回落到清朝末年,陕西礼泉有一大户人家,户主名叫宋重封,为人疏财仗义,且喜诗文,弄书画,耕读传家,特别是宋氏书画延承至今已有六代之多。分别是:宋重封、宋伯鲁、宋福昌、宋曾诒、宋亚平、宋郭莲。其中宋伯鲁、宋亚平成就尤为斐然,工笔画家宋郭莲后来居上。

宋伯鲁(1853-1932)字芝栋、芝田,亦署芝纯,号竹心行一,自幼得父教诲,又拜名师,敏而好学,光绪十一年中举,翌年成进士,为朝廷谏官,获得直接向皇帝上疏奏事的政治地位。“戊戌变法”时,挺身保荐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是陕西非常出色的名士,亦是饮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其诗文也有很深的造诣,著作达20余种。

宋亚平,天资聪颖,活泼灵动,爱好广泛,唱歌、跳舞、诗文、书画,包括交际,样样擅长。她8岁时,尽管其父宋曾诒因画给家庭生活带来了重创,但是,囿于对艺术根深蒂固的信仰,对家脉传承的强烈责任感,最终使宋曾诒战胜了恐惧,他毅然选中了艺术天分极高的小女儿宋亚平,当做第五代书画继承人进行培养。

为了打好基础,父亲逼着宋亚平练就扎实的手上功夫,让她从书法开始,逐渐磨练用笔的娴熟。当时家境拮据,为了省下纸钱,宋亚平把字写在石台和玻璃上。每天一篇大字、一篇小字、一幅画。尺幅虽小,但对于童年时期活泼好动的宋亚平来说,并不知晓严父的良苦用心,只是感到巨大的压力。

1982年,从没有在外拜师经历的22岁的宋亚平,进入长安书画社工作。在这里,她接触到了和家传不一样的新鲜画风和技法。也正是这些不一样,倒是激发了宋亚平探索艺术的兴趣,她开始收拢了贪玩的心,一头扎进了艺术的世界……

自幼接受了家传画风的熏陶,现在书画社又汲取名家大师的创作精华,年轻的宋亚平,还爱上了油画和摄影,如此一来,悟性极高的宋亚平博采众长,从她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宋氏历代传承的线条风骨,可以看到何海霞、看到张大千,看到西洋画,更能看到宋亚平自己。

“不亮就不是我!”

众所周知,宋亚平的画是以豪华典丽的金碧重彩山水见长。纵观宋亚平所有山水画作,除了立意、造型、意境的迥异外,总体的感觉几乎都是金碧辉煌、豪华惊艳、呼之欲出的富贵文化的表现,无不使观者心灵受到震撼!

世间万事皆有缘。宋亚平这种富贵文化的创作风格,究其原因,不无一些主客观因素存在。主观上,与她百年显赫家世以及身体里流淌着先贤祖上的血脉相暗合;客观上,以“金碧辉煌”青绿山水讴歌盛世,和女画家对现今时代的感受有某种相通。更重要的是,与画家乐观、阳光、笑对一切的处世态度相一致。正如宋亚平对自己画作的评价:“不亮就不是我!”她说,自己的心灵是阳光的,即使有黑暗的地方,用阳光去照耀它,也会变得明亮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半个多世纪在艺术道路上不懈地努力跋涉,数不清的参展,数不清的获奖,多部个人画册的出版,多次个人画展的举办甚至展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众多的海内外不同肤色的粉丝,诸多作品被陕西师范大学、人民大会堂、澳洲美术馆等海内外单位及友人所收藏……如今的宋亚平,亦然成为三秦画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致力于少儿美术公益事业

在当下,社会往往对艺术家过于宽容,似乎只要艺术高超,其它一切问题都不算问题。然而,宋亚平认为,艺术家在人民心目中不应当只是艺术的化身,更应该成为道德的化身,社会的楷模!

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我们陕西是中国文化集大成的地方,作为世家子弟,百年家风在我心中持续绵延,我想我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做些事情。”做什么事情呢?担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同时兼任少儿艺委会主任的宋亚平决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少儿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无论他们长大了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公务员、教师、职员,美术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诗意,都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愿望有了,可是,第一把火从哪里烧起呢?

“大人们有这个节、那个节,我们能不能给孩子们也办一个与美术有关的节日?一个国际少儿美术节。”宋亚平提出了自己构思已久的设想。也许是构想太过大胆,有同事认为少儿美术是“琐碎、出力不讨好”的事,“国际少儿美术节也不是一点钱就能办到的事。”

“钱我去跑。”宋亚平爽快地说。

可真正化起缘来,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那段时间,宋亚平成天出出进进,要么找企业捐助,要么用自己的画换钱。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的知名画家,本是抱着金饭碗受人追捧的,如今却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去化缘。“我都成祥林嫂了”,宋亚平说,“现在有些企业家见了我就躲,知道我又为美术节的事找他要钱来了。”也有机构提出希望合作,但当对方问到每个孩子收多少钱时,宋亚平很坚定地回复道,“我们的美术节是完全公益的,怎么会收钱?”大家随之不欢而散……

钱来之不易,管理当然也不能出纰漏。宋亚平说,“化来的缘”都会打入指定的基金会,所有的支出再由基金会拨付。

组织活动的钱有了,可是,没有办公场所,怎么办?她就把自己姐姐家一套空着的两居室借来用。

办公场所有了,跑业务还需要人手帮忙啊,没人又怎么办?宋亚平急中生智,来了个“全家总动员”!“去哪都是开自己家的车,平时我就是司机。我忙不开时就用家里人当司机。什么时候需要人手了,家里人谁有时间谁帮忙。甚至有时候来家里作客的亲戚、朋友也要一起上。”宋亚平非常感谢姐姐、丈夫、儿子和家人们对她的理解和支持!这里,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宋氏家族孝道与大爱家风的真情诠释!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胸怀大爱的宋亚平,在筹备公益少儿艺术节处于最低谷最无助最艰难的时候,总是这样自己给自己打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筹划和紧张准备,期间她遭遇了多少白眼、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跑断了多少鞋根,在这里自不必细说。只说2013年6月1日,“首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在西安古城墙上启动。在象征着西安十三朝古都悠久历史与文化地标性建筑—古城墙之上,航拍记录下了上万名儿童共绘一幅画,2000名志愿者在旁边守卫的场面,非常壮观与震撼。而孩子们绘制的长达8.2公里的长卷也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紧接着,2015年、2017年活动持续,连续三届美术节围绕“放飞心灵,成就未来”的主题,借助绚烂而独特少儿艺术的语言,架起少年儿童国际交流和少儿美术教师交流、合作的桥梁,让少儿艺术、素质教育的广泛交流、相互学习真正融入各个国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尹少淳在参加完活动感慨地说:“不愧是千年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只有西安能担当得起这么大的少儿美术群体活动。愿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薪火相传,不断地延续下去。”

国际美术节成功了,少儿美术俨然成为了美协工作新的亮点!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二、第三届国际少儿美术节的间隙,即红军长征七十周年的2016年,为积极响应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宋亚平率先携着“全国少儿美术优秀作品”,并联络一批美术家、少儿美术教育专家,历时半年时间,行程数万公里,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深入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十三个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十五场巡展和义务培训讲座活动,为十余万少数民族孩子、留守儿童、老师和家长送去了优秀的精神食粮。每到一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都会专程发来贺信,称他们为“一群创造奇迹的人”,整个巡展活动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赞誉为“一场中国少儿美术的新长征”!

八年来,宋亚平带领的少儿美术团队,每年都承担和举办着十几项国家级和各类少儿公益美术活动,让数百万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从中受益。

“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宋亚平不无感慨地说。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传唱许久、洋溢着人间最美的温情歌曲,如今再次聆听起来,依然使人为之动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仁心大爱,这种世界上最珍贵、最美好的悲悯情怀,怎能不温暖着感动着人们的心扉?

只是宋亚平的书画粉丝们担心地问她,投身少儿美术公益事业的同时,是否会对自己的创作造成影响?宋亚平听后爽快地回答:非但不会影响,反而是对创作的洗礼和提高,因为净化了灵魂!

那么,就让我们衷心祝愿爱心画家宋亚平女士艺术之树常青,预祝她进一步扶持留守儿童以及智障儿童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

宋亚平,陕西礼泉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陕西省美协副主席,陕西省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中国国民党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陕西省妇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师,陕西省文化交流协会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等。陕西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猜你喜欢
亚平陕西省书画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123的几种说法
平抛运动潜能知识测试题
小小书画廓
机械能潜能知识训练试题
王亚平的“天路”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