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茶产业加力转型升级

2018-11-17 03:48杨莉张辉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0期
关键词:示范县茶业龙头企业

文 / 杨莉 张辉

近年来,商南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优势主导产业来抓,以省级茶叶转型升级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全县茶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2万亩,可采摘茶园19万亩;有无性系茶园3.2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11万亩;年产茶叶3000吨,产值达4.9亿元;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民达5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3500元。商南先后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示范县”“中国茶叶之乡”“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全国名茶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等。

示范引领带动,提升标准化水平。在茶叶基地建设过程中,县政府将茶产业基地建设与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观光农业等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综合效益。结合今年打造的富水茶坊小镇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将富水、城关两个镇办相连的10个村,集中连片发展为万亩无性系茶叶基地;结合试马北茶小镇建设和3A级景区创建,建成了试马镇万亩茶叶基地;结合全域旅游建设,成功培育了清油河镇后湾村茶叶展示园、富水镇茶坊村知青茶园等茶叶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了全县茶叶高标准发展。

招强培优企业,提升专业化水平。坚持将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充分发挥省级茶叶转型升级示范县项目资金撬动作用,最大限度为茶企配建产业路、灌溉等配套设施,培育壮大了县茶叶联营公司、沁园春等市级以上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同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县茶叶联营公司、秦东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建立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统一系列加工、统一包装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的“五统一分”生产经营体制,形成了公司连茶场、茶场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茶业发展模式,全面加快了茶叶专业化发展进程。

贫困户、茶农茶园采茶创收

贫困户、茶农茶园务工(施肥)创收

贫困户、茶农茶园务工(除草)创收

流转土地为贫困户、农民创收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效益化水平。借助“三变”改革,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基地”等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引导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配股分红、参加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企业盈利、贫困户增收、社会发展“多赢”局面。2017年,全县流转834户群众土地4500亩,户均增收1800元,89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茶园务工,人均获得收入4200余元。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商南被授予“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荣誉称号,是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优化技术服务,提升品质化水平。全面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的战略合作,每年邀请国内著名茶叶专家来县调研指导2次以上,解决茶产业发展疑难问题。县里为全县所有茶叶龙头企业明确了1名茶叶技术包抓干部,全程参与企业茶叶基地选址、建设、科管、采摘、加工等技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南茶叶技术推广站、市茶叶研究所职能作用,积极开展良种推广、产品研发、名优茶评选、技能培训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产业推动模式,全面提高茶叶生产、加工、产品研发等科技水平。

强力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化水平。组织县茶叶联营公司、秦岭红、金丝等茶企,多次参加西洽会、茶博会、农高会、中茶杯和国饮杯等茶叶推介和优质茶品评选活动。其中,在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全省22个茶产品获得了一等奖,商南获得了11个;在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全省4个茶产品获得特等奖,商南获得3个。目前,“双山”“秦露”“秦园春”等6个茶叶商标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商南茶”品牌价值已达3.04亿元。

猜你喜欢
示范县茶业龙头企业
民居资讯
四川:出台监管示范县评定管理办法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贵州: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陕西省茶业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