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联合口服特非那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2018-11-20 06:13张文理陈晓宇刘盛林樊金焱李静王伟
关键词:记分变应性鼻炎

张文理 陈晓宇 刘盛林 樊金焱 李静 王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致敏物接触特应性机体后,发生在机体内的由IgE主导的介质释放、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疾病,临床症状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1]。虽然AR不是严重疾病,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有着明显的影响,并且会造成精神上的负担,又可诱发鼻息肉、鼻窦炎、哮喘、中耳炎等疾病[2]。该病可归属为中医学“鼻鼽”范畴,其发病一般认为与肺、脾、肾三脏的虚损有密切关系。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三伏天”将药物贴敷到人体的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特色外治法。我科采用该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做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耳鼻咽喉科就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穴位敷贴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各45例。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 1)。

表1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诊断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3]。(1)记分条件①常年发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3个以上),流清涕和鼻黏膜肿胀3个主要临床表现。1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1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0.5小时。②病程至少1年。(2)记分标准:有明确吸入物致敏原线索,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各记1分,共3分。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且至少有1种为(++)或(++)以上。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且与皮肤测验及病史符合,各记2分,共4分。鼻分泌物涂片嗜酸粒细胞或鼻黏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阳性记分1分。得分6~8分可诊断为变应性鼻炎。

纳入标准

①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4~65岁。③知情同意并能配合完成临床观察的患者。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者。②患者合并鼻腔肿瘤、鼻息肉患者。③伴有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先天性上下气道畸形患者。④并发严重的心、肝、肾、脑、血液等系统疾病患者。⑤敷贴部位既往有皮损未恢复,及已知对辅料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药物

特非那定60mg口服,每日2次。

2.2 穴位敷贴治疗组

在西药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该药物由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药剂科生产的中药粉剂,将药粉和生姜汁调和,贴敷于大椎穴、肺腧(双侧)、脾腧(双侧)、肾腧(双侧)等穴位。贴敷药物组成为炒白芥子、麻黄、辛夷、白芷、细辛等6味药(按 4∶2∶2∶2∶2∶1 比例组成)研成极细粉,以生姜汁调成膏糊状,将药膏置于专用无纺纱布敷贴凹槽中,每贴含原药粉约1.5克,贴敷时间分头伏、中伏、末伏三阶段,各阶段贴敷一次,贴敷时间为每伏开始的第一、二天,贴敷时间4~6小时,贴敷后皮肤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度出水泡属于皮肤正常反应。贴敷后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大泡,用一次性针管将泡内液体抽出后,5%碘伏消毒并以无菌纱布覆盖,防止感染,约一周后起泡处结痂脱落。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0天,治疗开始及治疗期间对病人进行随访、跟踪,确保按时服药、按时接收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结束后一周进行疗效分析。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3](1997年修订,海口)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比按下面公式评定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具体如下: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值≥51%;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积分值≥50%~21%;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积分值30%以下。

3.2 症状分级及记分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3],见表 2。

表2 症状分级记分标准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其中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均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疗效比较

穴位贴敷治疗组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P<0.05,表 3)。

2 症状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间治疗前的症状评分,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两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法对AR症状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症状评分较低(P<0.05),说明治疗组在对AR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表4)。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喷嚏治疗组 45 治疗前 1.99±0.87流涕1.95±0.6945 治疗后 0.83±0.59★▲ 0.86±0.76★▲对照组 45 治疗前 1.84±0.631.90±0.9945 治疗后 1.27±0.67★ 1.25±0.75★鼻堵1.80±0.450.75±0.64★▲1.77±0.651.15±0.56★鼻痒1.55±0.960.59±0.60★▲1.57±0.631.01±0.77★

讨论

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应归于“鼻鼽”范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病机要点在于本虚而标实,在肺、脾、肾三脏虚损衰弱的基础上,继感风寒之气,邪气侵袭上犯,从而致鼻窍受累,遂引发本病。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药及抗胆碱药等,这些药物久用易产生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差,目前尚无根治办法,穴位贴敷法为中医外治法,属于经络学说,基于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使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腧穴,利用经络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以达预防及治疗的临床目的,是为“腧穴特种疗法”[4]。

本研究穴位贴敷方中所用细辛,具疏风通窍、温肺化饮、散寒止痛之效,可抑制组胺引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白芷,具发散风寒、燥湿通窍、止痛消肿之效,有抗炎、解痉之能。辛夷,有散寒解表,祛风通窍之效,可收缩血管缓解鼻鼽的临床症状[5]。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效,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收缩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白芥子[6],具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络止痛之效,具有广谱抗菌剂防癌抗癌之能。

通过本次研究,穴位贴敷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将穴位敷贴疗法腧穴、药物和季节三者有机结合,联合口服西药,疗效更优,该法易于被患者接受认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记分变应性鼻炎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公安部公布《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对我国现行记分管理制度进行系统调整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压缩驾照“分虫”非法市场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山西:太原对民办中小学实行记分管理 学校违规超计划招生等行为将被记分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