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尝试

2018-11-21 11:47程春兰
科技视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程春兰

【摘 要】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对小学生的实施德育至关重要。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其德育教育使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本文以语文教学实际为基础,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现状与问题,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0-023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105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is immature and their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is weak.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tualize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tage.The characteristics "humanism" of Chinese subject determine its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Therefore,it is inevitable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quality education in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and to explore to how to execute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language;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Education methods

小學生的可塑性强,实施小学生德育教育是促其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语文学科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人文性”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其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个性品质。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1]。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重视学生的德育,在课程中始终关注德育的渗透。但在小学语文教育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制约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显得苍白无力。

(一)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QQ、微信、斗鱼、抖音等平台已走进小学生生活。海量的信息让学生目不暇接,小学生对丰富的世界的了解逐渐加快。这些网络平台上的不良信息如早恋、拜金、欺诈、腐败等精神毒瘤对小学生的影响日益加重。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待形成,又有着极强猎奇心理,因此,极易将这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当做正确的行为进行学习、效仿。

小学语文教师是“用教材教”的方式渗透德育教学。而语文教材内容很难做到及时跟进社会现实,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距离。这样,在教师对教材拓展不深的时候,语文教学局限于“本”,传播的是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的纯理想化事物,与学生通过信息媒介了解的现实严重脱节。学生对这些理想化的事物产生质疑、甚至是对抗。语文课堂渗透的德育与学生熟悉的现实产生偏差,语文学科所渗透的德育尽显乏力。

(二)应试教育在智育上的片面追求对德育教育阻碍

虽然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年轻一代所面临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依然很重,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也成年轻人的又一重负。传统的应试教育对智育的片面追求,使得小学语文教育重视知识,而轻视德育。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彻底根除,实施素质教育还在路上。现今的教学评估依然重在考量学生智育水平的高低、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

在以上因素的推波助澜下,德育仍然被语文学科知识教学挤占。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产生的精英教育,使得语文教学依然被当做升学的工具。许多教师不再重视思想情感的培养,舍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丧失殆尽。

(三)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方式的单一对德育教育的制约

班级授课制度下,老师教学组织的单位是班级。而班级中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其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免会对小学生个体特性、主体地位等认识出现偏差,由于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语文德育教育仍是浅尝辄止。在语文德育渗透上,教师仅仅只是了解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把握、观察小学生行为是否符合德育规范,而较少集中关注小学生内心情感是否发生实质改变、信念是否深化。因而,在语文德育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的行动实践起来难度极大。

2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水平的方法

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还应该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圆满完成语文知识、能力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不仅是语文的课程目标,还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神圣职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朝着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一)增强小学语文老师的德育能力

目前,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只注重学生应试所需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传习,只看重“教书”,不知育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纲多本”制度下的教材编审更加科学、严谨,也对语文老师的个人能力与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新课程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给老师留下了非常大的拓展余地,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开发课本资源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只注重填鸭式教学的教师,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能力已显得不足,面对新课程时有些不知所措。教育家杜威说过:“每位教师对于职业尊严应该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对正确的社会成长应努力谋求。”[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深入领悟新课标,不断探索德育方式,准确把握德育要求,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将语文知识能力教学与德育教学有机融合,真正让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余心,外化于行。

(二)增加语文课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内容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语文教材的统一修订,语文老師教学的发挥空间不断增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变智育为重的旧教学观为智育、德育并重的新教学观。德育教育应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部分。正如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因此也应该成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人格教育放在小学教育的第一位。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方法,让德育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必要环节,将德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人品格培养[3]。

(三)拓宽小学语文课德育教育宣传的路径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与时俱进、自我革新,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如情境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如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扮演课文里的各种角色,更好地加深感性认知;如合作式教学,让学习小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

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开展课外活动,要注重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注重语文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要兼顾兴趣,可以多开展角色扮演、诗词诵读、演讲比赛等活动,寓德育与活动之中,实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4.

[2]施修华等主编.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24.

[3]青兆杭.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运动,2017(20):116-117.

[4]王伟.传统美德在现代小学的境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