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性教学引发的思考

2018-11-24 10:40孙娟张光山于立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启发性事物思维

孙娟 张光山 于立国

摘 要 教学中运用启发性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教学的启发性。本文介绍了启发性教学的由来,提出了启发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把握好启发的时机。

关键词 启发 教学

启发性教学由来已久,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教学的启发性。

1深入了解启发性教学的由来

《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预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和朱熹的思想,合成“启发”。《学记》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三条原则,指出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在西方,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也很重视启发,善于利用问答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去寻求正确答案,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产婆术”。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启发式早就成为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192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以启发式为核心的“教授法”,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要“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将“启发式原则”的含义表述为:“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面把握启发的类型

启发性教学的类型很多,主要由以下几种。

(1)问题启发。问题启发就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求知的要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问启发,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二是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

(2)联想启发。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乙观念的心理过程。类似联想,是把两种具有类似特征的现象联系起来;对比联想,是把两种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接近联想,是因时间、空间上的接近而将两种或几种事物联系起来;复杂联想即意义联想或关系联想,见到某种事物,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它和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一些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借助联想手法,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认识。

(3)情景启发。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

(4)作业练习启发。作业练习启发是给学生一些课后思考作业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思考作业题应是有启发性的,能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欲望,积极去寻求答案,而不能靠学生机械的记忆来回答问题。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知识上或方法上的缺陷或解决问题中思路上有问题,不是直接指出错误,更正错误,而是透过错误,提出新的矛盾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自己去进一步思考或自己去查阅资料寻求答案。

3灵活掌握启发的时机

在教学中如果太操之过急,学生对问题还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与探索,对自己的能力或许还充满着信心,此时启发,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启发于学生的疑问处。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引发学生且听下回分解的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能够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

(2)启发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知识的网眼是相通的,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使新旧知识的渗透和迁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启发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所谓关键处,就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要善于抓住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重点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

(4)启发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人的思维总要受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而常规思维大多为顺向思维,事物本身又往往具有多面性,要求教师在思维处于转折时给与点拨,引领学生一步步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甘明.“启发性教学原则”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J].琼州大学学报,2000(03):25-29.

[2] 叶怀义.政治理论课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3):58-60.

猜你喜欢
启发性事物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奇妙事物用心看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