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40岁查查糖耐量

2018-11-26 10:13王荣华
乐活老年 2018年8期
关键词:耐量糖耐量高血脂

文/王荣华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患者往往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多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略高,或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超重或肥胖等。近年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该做糖尿病筛查,尤其是那些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者,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前期等。

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前期,除空腹抽血检测血糖外,还需做简化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对糖耐量减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即:空腹时将75克葡萄糖粉用250~300毫升热水溶解,5分钟内喝完,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抽血检测血糖。若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以上,基本可确诊为糖尿病;服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 7.8mmol/L~11.1mmol/L之间,就可视为糖耐量异常,也称糖尿病前期。只检测空腹血糖而不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会使许多人漏诊,定期糖尿病筛查尤为重要。

葡萄糖耐量减退(简称糖耐量减退)是指一个人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现象,是糖尿病 (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表现。据调查资料显示,糖耐量减退患者在发病后的5~10年内,有1/3的人可转变为糖尿病患者,有1/3的人可恢复正常,另有1/3的人会保持不变。可见,糖耐量减退阶段是普通人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关键阶段,此类患者如能进行积极的治疗,就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那么,糖耐量减退患者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一、非药物治疗

糖耐量减退患者采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疗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些专家甚至认为,糖耐量减退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用这种非药物疗法预防糖尿病,其效果要好于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因此,糖耐量减退患者可将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疗法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本疗法。

二、药物治疗

虽然使用非药物疗法对糖耐量减退有很好的疗效,但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因此糖耐量减退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用于治疗糖耐量减退的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1.能改善糖耐量减低,而且不会引起低血糖。2.最好具有降低胰岛素水平的作用,至少不能使胰岛素的水平升高。3.不会刺激胰岛β细胞,不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担。4.能改善血脂异常的状况。5.不会导致患者的体重增加。6.安全,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耐量糖耐量高血脂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心脏康复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储备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糖耐量异常者要当心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