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CTA表现

2018-11-26 03:08刘华国王玉成胡大伟朱福永
大医生 2018年9期
关键词:螺旋斑块下肢

刘华国 王玉成 胡大伟 朱福永

(淮安市中医院,江苏淮安 223001)

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机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更高,且病变程度更严重,预后更差[1-2]。因此,尽早对患者实施有效诊断十分关键。本院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均实施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以对比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CTA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56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29例)和非糖尿病组(27例)。糖尿病组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52~79 岁,平均年龄(65.75±7.73)岁,病程4~17年,平均病程(10.32±2.61)年。非糖尿病组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5.69±7.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56例下肢血管CTA均实施GE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具体检查方法为:使用美国GE 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 机,美国Medrad 公司Stellant CT 用双筒高压注射器(A筒为350 mg/mL的碘海醇,B筒为生理盐水)。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体位,双手上举过头顶,足先进,对患者双足部实施外固定于对称内翻位,使胫、腓骨分开;扫描范围从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水平向下至双侧足底。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10 mA,螺距为0.984∶1,机架旋转速度为每转1.0 s,扫描野50×50 cm,矩阵512× 512,层厚10 mm,层间距10 mm。扫描结束后,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对图像实施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血管。

1.3 评估指标

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CTA表现,主要对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进行对比观察。

动脉狭窄程度评判标准[3]:分为0级(狭窄程度低于20%)、1级(狭窄程度为 20% ~ 50%)、2级(狭窄程度为51%~75%)、3级(狭窄程度高于75%,但小于100%)、4 级(完全狭窄),计分制为0~4分,评分越严重,则狭窄程度越严重,对于存在多处狭窄的患者,应对最严重的狭窄程度进行评定。

表1 两组患者双侧下肢动脉病变的动脉狭窄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双侧下肢动脉病变的动脉狭窄程度比较(±s)

注:*表示与非糖尿病组比较,P<0.05

组别 n 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股深动脉 股浅动脉 腘动脉 胫前动脉 腓动脉糖尿病组 29 1.15±0.35 1.24±0.40 1.20±0.37 1.30±0.42 2.12±0.65* 2.65±0.58* 2.31±0.69*非糖尿病组 27 1.10±0.36 1.20±0.36 1.16±0.38 1.28±0.41 1.51±0.42 1.02±0.43 1.02±0.52

斑块性质[4]:结合CT值对斑块类型实施分类,CT值<50 HU、CT 值为60~100 HU、CT值>130 HU分别表示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糖尿病组患者腘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的狭窄程度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斑块性质比较

经检查显示,双侧下肢动脉血管中,糖尿病组患者共检出295节段病变血管,非糖尿病组患者共检出264节段病变血管。糖尿病组患者混合斑块检出率为37.97%,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25.7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双侧下肢动脉病变的斑块性质比较[例(%)]

3 讨论与结论

下肢动脉病变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以肢体运动不适、间歇性跛行、躯体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5],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其实施有效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临床常对患者实施DSA检查,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检查费用较昂贵。本研究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均实施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研究发现,128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可有效显示骨骼及其周围软组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便于获得完整的下肢血管图像,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患者下肢动脉及病变情况,且该检查具有无创性,更易被患者接受[6-7]。同时,该检查可对斑块性质进行区分诊断,更有助于医师分析鉴别患者病情。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发布存在差异[8],但是下肢血管病变的CTA表现是否有其特征,临床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腘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的狭窄程度相比非糖尿病组明显更严重,且糖尿病组患者混合斑块检出率为37.97%,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25.76%,P<0.05),这提示相比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病变血管更广,且程度更严重,混合斑块所占比明显更高,可将CTA作为区分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有效检查方式。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涉及的血管较非糖尿病患者更广泛,混合斑块比例更高,且病变程度更严重。糖尿病下肢动脉CTA能直观、全面、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斑块性质等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猜你喜欢
螺旋斑块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