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动推进城乡小学均衡发展新举措

2018-11-26 11:50刘宝彦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城乡区域农村

刘宝彦

小学教育教学的规模和质量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学校发展受到地方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制约。在小学的教育发展中,城乡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具有很大的差距。在大力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实行区域联动,用城市教育带动和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利用农村小学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去促进城市小学的发展。

小学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小学是基础性教育,小学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但由于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小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学生虽然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教育权,但实际上农村小学教育的条件远远不如城市。如何推进城乡小学教育的共同发展,已经是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城乡联动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城乡教育发展的最大差距是办学条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校舍和办学条件的差距,还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差距。要保证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就要利用城市小学的教育和教学的优势去帮助和促进农村小学教学的发展。城乡小学的教育联动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前提。

城乡小学教育的联动是指以市区某一优质学校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域,辐射2—5所农村弱校,构建“不同法人单位,联动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形成一个合作、互动、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协作组织(即教育共同体),从而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一定区域间达到教育的均衡、持续、高效发展。

城乡小学教育的联动,可以实行小学教育的区域推进。小学教育的区域推进是按地区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解决学校办学中的矛盾,有计划地逐步完善学校教育设施,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推进区域教育发展。

二、小学教育的城乡联动的举措

小学教育的发展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一切从教育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地搞平均主义,也不能害怕困难而不敢实践,关键是利用城乡的各自优势去实行联动性的发展。

1.尝试运用各种打破束缚偏远农村学校管理工作瓶颈的方式、方法,找出适合开展偏远农村学校规范管理、自主发展的途径,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按照均衡发展的原则,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区域的联动,增强其辐射功能,并带动区域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产生区域小学共同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效益,构建区域联动推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

2.国家对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尹伟民先生认为,基础均衡发展应包括区域内的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城镇、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王斌泰先生认为,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现象主要表现为:①地区差别,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差别很大;②城乡差别,城市居民与农村农民子女在获得教育资源、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上严重不平衡;③校际差别,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很大;④群体差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困难群体在受教育方面所应该占有的份额还没有得到公平的分配,就学困难、辍学严重。

3.加强乡村小学的教育现代化建设,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并梳理出影响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案例、课堂教学、专项活动等形式,积极探索并总结出“改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周期系统的研究,努力总结出富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或模式,形成城乡学校区域联动发展。对各个村小、完小薄弱学校开展问卷调查、访谈,分析认识农村薄弱学校自主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找出影响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展一系列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活动,将优质课堂向村小推进;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制度,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积极探索并总结出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农村学校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探索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策略。

三、探索适合城乡学校联动发展的基本策略、方法和举措研究

按照区域推进的原则,对周期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探索薄弱学校自主发展的学校领导机制,坚持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实施部门负责制,进一步规范、理顺、优化管理架构的研究。探索农村薄弱学校自主发展的基本步骤,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形成城乡学校联动发展的基本策略、方法和举措。

一是由关注个体发展向区域联动发展转型,是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去确定研究思路、研究內容和目标。尝试运用各种打破束缚偏远农村学校管理工作瓶颈的方式、方法,找出适合开展偏远农村学校规范管理、自主发展的途径。在城区小学的示范引领下,按照协调自主发展的原则,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区域的联动,增强其辐射功能,形成区域小学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小学下有多个完小和村小,由于远离市区和乡镇,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加上外出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67%以上,学生来源越来越差,本来就很落后的办学条件就更显得落后,下面的完小和村小学基本都是薄弱学校,这些学校的办学实际,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坚持区域性推进是课题研究的第一个出发点。

二是由关注学校发展向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转型,是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内涵发展的必备基础。坚持用全纳的观点去均衡发展。薄弱学校的发展是可能的和必然的,薄弱学校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是发展的前提。用全纳的观点,不让一个学校落后,保证每一个学校都得到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是由关注学校他主发展向关注师生自主发展转型,是促进城乡学校联动发展的有效方式。学校发展离不开外部条件,但如何利用外部条件去自主发展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调动学校老师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是发展的内部动力。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城乡区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城乡涌动创业潮
分区域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