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11-28 08:30彭慧芳
文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中考初中生

彭慧芳

当前,最令语文教师头痛的事情末过于作文教学了。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感叹作文不好教,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或话题时,愁容满面,不知到底写什么才好。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好东拼西凑,写满字数,或者一篇文章的内容从小学写到中学,其结果是空洞无物,千人一面,毫无新意,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语文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局面呢?

一.初中生写作困难的原因分析

我觉得,造成初中生不愿意写作文、害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两点:一是师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他们对作文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界定不清晰使得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些无所适从。

1.师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使得他们对作文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近几年来,广州市的中考大多是考察课本上的内容。以近5年的中考试题为例,2013至2017年,广州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保持稳定,题型和拿度系数基本不变。90分的基础题中,课内的考察占了很大的比例,分别是第一大题的1、2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总分值为36分[1]。这样一来,课本上的知识就占了绝大部分。这些分数都是可以捉得住的分数,老师反复讲学生反复练,考试起来学生就很容易拿高分。所以,对于教材中的课文,老师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学生也愿意在课文上反复“炒剩饭”。即使是对于较为灵活的阅读,由于固定考查11个考点,老师们也可以针对这些考点而对于作文,由于见效慢,即使花时间讲了,练了,学生的作文分数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因为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模式、写作方法,但却无法教给他们人生经历、思想、见解,而没有这些阅历作基础,学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写作能力。学校迫要成绩,家长希望孩子取得好的名次,教师迫不得已只好立足于考试,一切都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忙作一团,一切以课本为中心,对作文采取漠视的态度。

2.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各个阶段阶写作的要求界定不清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的写作是这样要求的:“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2]

由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只有一个非常笼统的要求,没有具体、细化的目标。七年级写作的重点是训练什么?八年级写作训练的重点又是什么?九年级的呢?他们之间如何循序渐进?《课程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虽说教材中每一单元后都有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内容,但都只是规定了写作的题材,没有说明训练的重点。虽则叶老谆谆教导我们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如果没有教材做导引,就像冶铁,一旦缺乏科学的提炼方法,即使是富铁矿,也决对不会有铁的问世。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因为没有目标,或者说目标过大,过虚,就会收效甚微。没有效率,教师就会少上或干脆不上作文课。

二.初中生写作困难的对策研究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要改变这种学生写作困难的局面,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中考必须适度转向,由着重考察课内的基础知识的转向着重考察语文能力的。其次,《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写作要求必须细化。

1.中考的适度转向是改变初中生写作困难局面的有效途径

中考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去向都是中考说了算,可以说,作为学生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它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老师和学生对中考重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作文考察这一块,因为见效慢,教师就采取略视甚至是忽视的态度则是不对的。事实上,“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3]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教学,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指挥棒的中考,必须适度转向。课内的基础知识的分值应适当减少,多一些语文能力方面的考察。这样,教师就会花时间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鼓励学生多看,多读,在看的基础上多写,写体会,写人生感悟,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相应的提高。

2.《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写作要求必须细化。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其实就是写作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要具体、明确,有层次性。”[4]同时,心理学上也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5]所以,作文教学要想有成效,其目标必须要细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是就会抓不住重点,一会而要求记叙的事件要具体,一会而要求感情要真实,这样学生就会手足无措,不知该抓哪里,其后果就是学生厌恶写作。

总之,要改变初中生写作困难的局面,必须从中考的命题及《语文课程标准》两个大的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写作的指挥模式。

注 释

[1]历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EB/OL].http://www.zxxk.com/zhongkao/lis t.aspxYear=2017&Province=16&City=253&Subject=0&Page=1.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16页.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23页.

[4]倪丽辉,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EB/OL].http://webzine.pte.sh.cn/ar ticle/1700.aspx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五版,199页.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中考初中生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中考“三数”大扫描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