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小组合作学习

2018-11-28 11:15徐世发
小学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积极性过程数学

⦿徐世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逐渐的顺应变化发展,课堂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的指出了需要动手实践、合作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小组成员的选择方式为“求同存异”,也就是说小组中需要具有同样的性质,同时也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存在。教师对小组的总体能力进行评价和奖励,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只有在经历了和别人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尝试着自己探索思考,扩宽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团队精神也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保证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措施

(一)营造教学环境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氛围更加的开放轻松愉悦,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的融洽。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得到拓展。另外,营造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良好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正面积极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学习数学。

(二)优化教学环节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加良好,教师应当将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要重视课堂的导入,在进行实例导入的时候,教师要多和同学交流沟通,和学生熟悉,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上课的伊始,通过感兴趣的事情作为上课的导入背景,使得学生不会觉得生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在面对学习的知识不会觉得晦涩难懂。比如说在数学中的“圆柱与圆锥”,教师可以将提前做好的PPT向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立体建筑物,或者是生活中校园里比较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让学生直观地去观察这些建筑的特点,并与学过的平面图形做对比,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感受,来想象这些立体图形的性质和规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小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转换学习的主体,使得学习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改为主动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主动发言思考的过程中,不断的和教师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不断的开阔,鼓励学生的想法,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使得能够更加的有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是无限的,只有敢想才能够有创新的可能。在数学教学的提问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的独特的想法给予支持,不要轻易否定小学生的想法。比如说,为了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在简单的理论教学中,给学生一个8平方米的范围,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绘制方式来做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中不断的讨论和学习分析,形成多种结果和答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散,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加强小组学习数学的能力,为课堂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对于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也为学生今后生活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也确保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猜你喜欢
积极性过程数学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