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职业院校基于行业培训提升治理能力的内涵与机制

2018-11-29 16:24汪义亚徐自警秦武峰
绿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林业生态

汪义亚,徐自警,秦武峰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精准判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方面,“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将逐渐融合。

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现代林业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林业职业院校扎根于行业、成长于行业,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开展行业培训,以此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结构,使林业职业院校作为行业办院校在林业干部职工及林农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突出,这是林业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具体工作中,林业职业院校应坚持林业教育培训为大局服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产业发展、建设现代林业、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重点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培训。要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培训的必修课程,引导林业行业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2 以理念为引导,提高主动性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要围绕行业工作大局谋划和推进改革,突出林业干部职工和企业在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林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干部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更好地为林业发展服务、为干部成长服务。紧紧围绕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统筹谋划行业培训,提高林业队伍整体素质。要突出重点、全面带动,以林业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等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行业培训事业协调发展。要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坚持突出林业职业教育特色的办学方针,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深入推进行业培训改革创新,努力获得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

3 以需要为导向,增强针对性

(1)紧贴行业标准开展培训。以行业为根基,研究行业面向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要求,以及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特点,了解、把握行业的发展需求,紧跟行业主产业发展,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培训的专业化水平。

(2)紧贴行业需求开展培训。为行业开展培训,首要的是进行需求分析,了解行业的核心诉求,为行业设计需要的培训方案。

(3)制定分类培训大纲。明确林业干部职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岗位培训等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4)完善培训内容体系。着眼于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不断完善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体系。

(5)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改进培训班次设置方式,推广专题研究、短期培训、小班教学,突出按干部职工的类别开展培训。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

4 以机制为保障,提升操作性

(1)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行业培训教学团队。根据院校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业培训师资评聘标准,选拔具工作能力强、实践经历、善于沟通的教师开展培训,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打造一批专兼职师资队伍。提升在职教师加深对林业行业培训的认识,鼓励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开展调研交流、参与科研项目,了解行业的前沿问题、了解行业的人力资源建设需求。积极为培训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政策,鼓励他们主动参与顶岗实践,或到行业中接受中短期培训,不断提高林业行业培训的实战能力。

(2)要做好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增加应用型课程开发,构建一整套培训课程体系,包括校本培训教材、培训讲义,特别是根据行业生产实际,采取多元培训方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面授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引入新颖而又符合地方实际的教学模式,提高培训的效果。

(3)建立林业职业院校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合作机制。推行网格化管模式,逐步形成以林业职业院校为网格中心,以相关专业为支撑,以行业培训师资项目组为延伸的三层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要结合行业培训的实际,完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

5 以专项为突破,保证实效性

5.1 行业领导干部专项培训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适应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突破性地开展县(市、区)林业局主要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全局、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开拓创新、危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5.2 关键岗位人员专项培训

按照岗位需要,以提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水平、管理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为目标,对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种苗管理站站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等机构主要负责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国有林场场长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指导性培训大纲和教材,建立能力测试题库,并逐步开展关键岗位人员能力测试工作,全面提升关键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5.3 重大改革及重点工程专项培训

服务林业重大改革和重点工程,围绕改革政策、林权管理、林权流转、林业融资、森林保险、林业专业合作、森林经营、林下经济及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主导产业建设等内容,开展大规模的专题培训,确保改革及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5.4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在良种培育、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管理、林地流转等方面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建设创新能力强、素质优良、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5.5 基层实用人才专项培训

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以提高生态知识和经营能力为目标,以培养护林员、林木种苗专业户、农村造林专业户和种植户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开展急需紧缺实用林业科技技术推广等项目,大力开展林农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技能型的基层林业实用人才队伍。

5.6 林业专业知识培训

针对不具备林业领域专业背景人员的需求及岗位工作需要,编制林业专业知识培训大纲、教材,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面向新进入林业系统工作的非林专业背景干部,开展大规模的林业专业知识培训,着力提高林业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5.7 林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培训

林业工作的主阵地在农村,主要从业人员是农民,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农村工作重点,乡村振兴要实现生态振兴,发展林业责无旁贷。发展林业产业是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林业职业院校在开展林业行业培训过程中,要把林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个专题重点开展,要向林业行业干部职工讲清楚乡村绿化的总体要求、乡村绿化建设品种选择、乡村林业产业的路径和重点等。

林业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林业行业培训建立与林业系统良好的关系,以行业培训为抓手提升治理能力,为招生就业、校企合作、教师的科研、社会服务和提升学校知名度等搭建平台。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林业生态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land produces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