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保护技术在大同辽代壁画墓整体搬迁中的应用

2018-11-29 09:09侯晓刚
文物季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墓室槽钢钢架

□ 侯晓刚

2015年4月,在大同市五洲西二路道路建设工地处发现一座辽代小型砖室壁画墓,墓室穹顶部分已坍塌,墓室呈圆形,内部环四周绘有壁画,图案清晰、色彩分明且画面完整。历史信息含量颇丰,艺术、科学研究价值极高。另外,通过现场初探对其保存现状评估,唯有将墓葬整体搬迁,方为保护上策,经研究决定,先对其进行考古清理、发掘,之后将对壁画墓实施整体搬迁。

该墓(编号M1),坐北朝南,由墓室、甬道和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底部距地表深约4米,墓室高约1.5米,直径1.1米,甬道长0.4米,宽0.4米,墓道长1.1米、宽0.4米。但是在发掘过程中,意外发现墓葬(M1)东侧紧邻一座和其形制一样的辽代壁画墓(编号M2)(图一)。也是坐北朝南,由墓室、甬道和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底部距地表约4米高,墓室高约1.5米,直径1.3米,甬道长0.4米,宽0.42米,墓道长1.1米、宽0.4米。墓葬规格及绘画内容、风格及色彩的运用都和M1极为一致,实属罕见。由于M2的意外出现势必会影响对M1的整体搬迁,同时又将对M1的整体搬迁工作提出了更新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更高的技术难度。两座圆形墓葬外圆相切,使M1后期“打包”的工作程序受到了严重制约,另外如果将两座墓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搬迁,那么两座墓葬的底部是否在同一水平状态,尚不知晓。经过对现场仔细的勘察、分析和缜密的研究及向同行老师请教,决定对两座墓葬同时“打包”成为一体进行搬迁。

1.壁画保存状况

M1、M2壁画主要病害有残缺、空鼓、地仗层脱落、颜料层脱落、酥碱等。

M1、M2早期曾被多次盗扰,墓葬破坏严重,墓室顶部均缺失,导致墓室内充满泥土,同样也使得壁画表面粘满泥土,质地疏松、强度下降;另外发掘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壁画表面压力的改变,又使壁画出现了褪色和颜料层脱落等现象,发掘中稍有不慎很容易使壁画受到二次损伤。

2.壁画的清理和加固

图一 M1、M2现场位置关系

壁画的清理、加固主要是指壁画表面泥土的清理和边缘起翘开裂部分的加固。墓葬发掘时,壁画表面的泥土已大多被清除,但为了保证后期画面加固和修复,必须把表面淤土、粘土尽可能地清除干净。清理主要使用机械方法:土薄的地方用棉签蘸去离子水润湿,然后轻轻地滚压去除;土厚的地方,先润湿再用竹刀或手术刀轻轻刮掉,最后再用棉签擦拭去除;壁画表面残缺的地方,如果仅缺颜料层,上面的泥土也需要清除;如果是地仗层缺失,淤泥和墙土混合在一起,那么只需将泥土清理到与壁画表面齐平即可,以免周边壁画缺乏支撑导致破碎。

在清理过程中,首先对壁画碎裂、空鼓、起翘部分临时加固。临时加固的材料要具有“可逆性”“单一性”,以备后期修复认为应该改进时可以重新处理。清理完成后,必须对壁画表面进行整体加固,以提高壁画的整体强度。为了利于加固剂的渗透吸收,首先对潮湿的画面进行烘烤,目的是让壁画内部的水分完全排出,烘烤完成后用1.5%的改性丙烯酸和有机硅丙溶液喷涂一遍加固,待渗透吸收后,根据情况可再喷涂一到两遍,直到接近饱和状态即可。之后按所划分壁画的大小裁剪宣纸和纱布,用漆刷将稀稠适度的桃胶均匀涂刷在准备贴纸贴布的壁画表面上,将准备好的宣纸对齐壁画,然后用刷子用力扫刷,推出里面的气泡,使宣纸紧贴在画面上,这样可避免当贴纱布时会在画面上留下网格纹;其次待贴纸贴纱布完毕后用浓度0.2%的防霉剂溶液在表面上喷涂两到三次,防止在后期修复时打开包装发生霉变。然后用木炭箱进行烘烤直至壁画彻底干燥。贴纱布和贴纸的工艺相同。

图二 石膏对墓室外部加固

3.制作墓室内部支撑体和外部整体加固

首先使用工程竹胶板按照墓室地表尺寸切割成型,铺装在墓室底部,这样做是为了承受木龙骨支撑体的重量,可以减小对地砖的压强,不会使墓室地砖受到外力冲击而脱落。另外还要对壁画表面覆盖一层高强度泡沫板作为画面的保护层,根据壁画尺寸,把切割好的泡沫板依次铺开。由于壁画表面横向纵向均有弧度,在铺设泡沫板时需用裁纸刀将贴于壁画一面按画面弧度割开以便于更好地贴服于画面。然后在泡沫板外部再铺设一层九厘板,来增加缓冲层的强度。泡沫板和九厘板之间的缝隙处使用泡沫胶填充。根据墓葬形制,设计了一个“米”字型的支撑形状,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坚固还可以多点接触到缓冲层,来增加其稳定性。每一层做一个“米”字型的支撑体,依次顺时针向上叠加至墓室最高处即可。

墓室内部支撑体制作完成后,就要对墓室外部的砖体进行加固,先取掉墓室外部的泥土露出墓砖,需要注意的是取土时要一层一层自上而下地去除,不能全部取掉,防止内部支撑力向外扩张导致墓室砖体坍塌。之后把砖体表面和砖缝间的泥土清理干净,再次使用浓度0.2%的防霉剂溶液在砖体表面上喷涂两到三次。最后在裸露的砖体表面使用高强度石膏和好的麻布片贴上去(图二),增加砖体间的拉接力,使之外部砖结构成为一个整体,按上述工艺流程依次向下,直至做到铺地砖下方。

图三 墓室外部钢架的制作

之后还要焊制一个特殊的“铁笼子”(图三),把两座墓葬包在钢架里面,用槽钢自身的强度将它们牢牢地固定在一起。焊制钢架前首先要把底座做好,先量好两座墓葬的外轮廓尺寸,用四根槽钢按尺寸要求平铺连接成长方形,用水平尺找平后方可焊接;之后按墓室的高度将切割好槽钢立放于底座上,并且将槽钢的平面处尽可能地贴近墓室外壁,全部按设计位置摆放好后最后进行焊接。

在焊接完钢架后还要使用高强度石膏和麻布片贴到钢架外部并且与钢架内部的石膏层相粘接,钢架与墓室外壁所有的缝隙处用麻布片或石膏进行填充,确保在吊装、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有缝隙而受力不匀导致变形。

4.采用槽钢将墓室与地面分离

这项工艺环节十分关键,稍有不慎会直接影响到墓葬是否能安全搬迁。首先要确定穿槽钢的方向,如果南北向穿,恰恰是两座墓葬的直径之和,这样跨度加大,槽钢的强度也随之下降,所以我们选择东西向穿进;其次计算好尺寸,每根槽钢的长度都要略长于底座边框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焊接时保证缝隙能够充分融化使之更加稳固;然后就可以将切割好的槽钢光面向上一字排开从边框下部穿进,每穿进一根槽钢一定要在槽钢两端下方垫上砖块或者木头块,当把槽钢全部穿完后,墓室的重量就会在槽钢的两端受力,为后期穿工字钢提供有利条件,最后对每根槽钢间的缝隙进行焊接。

之后要把用来承重和吊装的工字钢垂直于穿槽钢的方向穿进,也就是说槽钢是东西向的,那么工字钢就是南北向的。由于南北跨度距离远,工字钢的特性就是强度大,适合大跨度的承重。安装工字钢目的不仅是用它来承重,更重要的是在吊装时起重设备的钢丝绳要在工字钢的两端进行连接,所以在设计工字钢尺寸时两端一定要大于边框的长度,并且在两端留孔便于和钢丝绳连接。安装前先将墓室底部的泥土取掉,然后将两根切割好工字钢按方向平行穿过墓室底部,调整好位置随后与墓室底部的槽钢进行焊接(图四)。

5.壁画墓吊装和运输

整体吊装前要对墓葬做一个总重量的评估,评估重量时需对墓葬自重、每种材料重量做详细的重量测算,得出结果还要在总重量的基础上再加20%的重量,这样在选择吊车吨位时还可以在吨位上留有余地,这次吊装选用起重重量为220吨吊车是估算重量的8~10倍,确保在吊装时万无一失。

图四 采用工字钢对墓室整体承重和吊装

运输是壁画墓整体搬迁最后一项重要程序,为了确保文物本体安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需采用多轮式平板牵引载重车辆,要求承载文物车辆以不高于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惯性冲击力,因而不会导致在运输中对墓葬整体及壁画造成严重损坏。另外还需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协助在运输文物车辆沿途进行临时交通管制,确保文物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

6.结语

通过这次壁画墓整体搬迁工作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也看到了许多不足之处。我认为做文物保护工作不仅要有先进的保护理念更要有现场技术人员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样理论与实践才能更好地相结合,达到预期效果。在搬迁过程中往往在某个工艺环节上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按惯例会经过讨论研究确定实施方案,但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显现出实施方案操作性的一些不足或者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都需要由现场的技术人员通过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技法来解决。所以说文物保护的理念和准则是我们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但保护的理念、观点、技术等也需要在应用过程中,根据文物的质地、所处环境、病害状况、保护条件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通过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完善、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墓室槽钢钢架
C3×6美标槽钢的开发
槽钢加强T形圆钢管节点的轴向承载性能研究*
ECC-钢桥面铺装层槽钢连接件承载力分析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中国钢架雪车队备战北京冬奥会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墓室探秘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