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联体的地方机制创新

2018-11-29 10:28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19期
关键词:儿科医院复旦儿童医院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争取政府预算,理顺绩效链条,完善预约和转诊机制,拓展基层培训渠道。凡此种种,将是儿科医联体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018年9月3日,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以下简称“复旦儿科”),邀请国内多家儿童专科医院,《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打造的首届中国儿科建设公益平台—儿科医院医联体建设网络沙龙召开,旨在探讨中国儿科医院医联体建设诸多难点与问题,以求解决之道。

复旦模式

儿科医联体下一步如何前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带来了实践经验。

复旦儿科医联体南片区办公室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翟晓文介绍,复旦儿科医联体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复旦儿科共同牵头,联合多家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组建而成,开创了全国儿科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儿科共同发展的横向医联体模式,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间“协同创新、共赢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方便了城市及周边乡镇患儿就近就医、“定轨”就医;在各成员单位内,患者可获得“高水平、同质化”的诊疗,实现了慢性病患儿治疗的连续性、检查次数减少、费用降低等作用。

“我院牵头成立的儿科医联体担负了上海南片区儿科诊疗的重任,在上海同类医联体中,管辖片区最大,协作医院最多。”翟晓文表示,2014年,复旦儿科医联体为“横向医联体”,联合了复旦儿科医疗体系中,具有儿科设置的9家二级医院,是为“1+9”模式;同年,医联体向闵行区纵向延伸,形成了闵行儿科医疗协作网,涵盖3家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和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今为闵行区培养了大量社区儿科医生。

翟晓文介绍,目前,复旦儿科医联体的两种模式已被称为“复旦模式”,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将其作为经验模式向全市推广。

区域成果

实现诊疗机制的规范化与同质化,是破解儿科医联体困局的重要课题之一。

江西省儿童医院院长张小康介绍,经过两年的发展,于2016年12月成立的江西省儿童医联体,目前已形成由79家医院组成的江西省儿童医疗联盟。“联盟每年召开多次交流会议和科室骨干论坛,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近年来,医联体还担负了辅助政府落实有关儿科发展政策的任务,例如儿科收费标准的编制等。”张小康介绍,目前,这一标准已在江西省多数城市落实。

今年8月9日,复旦儿科对海南儿童医院进行全面合作与运营,成立了海南儿童医院的医联体。“2011年,海南还没有儿童专科医院,政策要求依托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建设海南省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海南分院执行院长、海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向伟介绍,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规划中,海南省儿科格局为“一心三院”:中心为“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下设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

2013年,海南省儿童医院与复旦儿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加入了复旦儿科医联体。向伟介绍,几年间,复旦儿科一共为海南省儿童医院培养了40多名儿科规培生,同时有100余人前往复旦儿科进修、培训与学习。几年间,海南省儿童医院先后托管了西部中心医院儿科、陵水县医院儿科等医疗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介绍,深圳市儿童医院医联体联盟单位来自于深圳市及周边的惠州、东莞、梅州,以及广西部分地区,包括约51家公立以及民营医院,现今覆盖的人口约为3000万,联盟理念为“引领发展、合作共赢、妇幼健康”。“双向转诊、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和科室共建是联盟工作的重中之重。”钟山表示,联盟成员单位间实行同质化管理,建立了远程医疗中心。“近期,联盟正在制定深圳市儿科医疗联盟的考核机制。”

西安市儿童医院现为陕西省儿童医学中心,又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近年来,与各大医科类院校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学科获得长足发展。该院院长李安茂介绍,陕西省儿童医疗联合体于2015年成立,现成员单位为55家。今年6月,西安市儿童医院牵头成立了西北儿科联盟,辐射至西北五省,联盟成员单位达到67家。“现今,医联体内部建立了会诊、培训、管研、宣讲和一对一帮扶等五大机制。同时,在运作上,采取了全面托管、紧密联合和技术指导三种模式。”

困惑与瓶颈

“分级诊疗不成功,医改难言成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认为,现有专科联盟、城市医疗集团、医共体和远程协作网四种正在推进的形式,仍须进一步成熟,以适应新需求。

钟山认为,儿科医联体尚属民间组织,容易因各成员单位财政、人事和管理隶属关系等问题造成政令不通,难以执行等情况。此外,提高基层儿科诊疗能力相当重要。例如基层对急重症患者的基本处置能力有所提升,可为转运患者赢得时间,也可部分解决上游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价值巨大。

李安茂认为,上海市政府对上海市各儿科医疗联盟的支持很大,相关联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基层医院不能‘等靠要’。”向伟认为,医联体在发展过程中,牵头医院和其他上游医院稍显被动,因为要考虑“利益分配”等问题。他建议,政府应制定相关跟进政策,拿出保障措施。否则,只依靠上游医院的单向付出,医联体的可持续性将存疑。

除提出以上类似困惑,张小康还表示,未来,儿科用药和医学院校的学科恢复也有相当多工作要做。

光亮在前

“复旦儿科医联体创建的最初,缘于一个简单目标,即推动地区儿科诊疗事业的发展,使患有所医。同时,各成员单位间实现诊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翟晓文介绍,这也是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地区儿科医联体建设的本意。不过,她也同时指出,因经济水平和其他因素制约,全国各地政府对儿科医联体建设的支持力度和方式不同。她最后建议,各地医联体牵头单位应联合更多成员单位,以项目上报等形式,继续争取地方卫生计生委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早日拿到政府预算。

在联盟运作和培训经费问题上,钟山建议,可考虑在联盟内部实行考核方案,即实行末位淘汰制。

黄国英最后表示,纵然儿科医联体建设任重道远,很多问题待解,但只要从患者角度出发,打破以往“大锅饭”的绩效思维,持续着力改进流程与机制,以解决基层问题为中心,解成员单位管理者之忧,前路亦有大光明。

猜你喜欢
儿科医院复旦儿童医院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第三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