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招遇上专业不对口

2018-11-30 15: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宁
大学生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上司学长对口

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张宁

本期话题:转眼学长已大四/大五

他们曾经是社团里那个带飞的Leader,曾经是校园江湖中传说的学神或学霸,曾经是各种大赛领奖台、各种文艺汇演舞台上的主角。时至毕业深秋,悄然退出似乎成为他们一致默契的选择。“好想知道这些大四的学长们都在干嘛!”社团大一新生们被军训的阳光晒黑的皮肤尚未褪色,对已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四或大五学长们充满好奇。学长们只好一声长叹:一言难尽,且听我慢慢道来。

作为一个建筑老八校的毕业季学生,我常常感觉“生不逢时”!我的专业是绘画,在一个以建筑专业著称的学校里,这真不是什么好的就业方向,不能和专业性很高的美术院校相提并论。

大三下学期我开始准备“转行”,选择了室内设计方向。暑假租房子在校外学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大量的设计软件,假期过得相当充实,斗志满满地为秋招做准备。

开学伊始,秋招之战打响。

连续六十多场专场招聘会在学校接连展开,当我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和作品集去应聘的时候,这些企业名单让我望而却步——中建四局、七局、八局、中铁、中天、上海宝冶、龙湖地产、碧桂园——几乎都是央企、国企、五百强的大公司,并且专业要求和硬性条件都很高。

我尝试着投递了一些辅导员特别强调的好单位,但几乎都是一轮面试就被刷,很怯懦地找到一个面试官想问问他被刷原因,他扫了一眼我的简历,看到我的专业和应聘岗位,就说你这专业不对口,我们要求就是专业对口,除非特别优秀者才会聘用……

是啊,专业不对口,又没有相关实习经历,确实没有什么优势,这样海投下去意义也不大。当我意识到自己进大企业几乎无望时,就开始调整方向:去不了国企就去私企,虽然规模、机制、福利有的不如国企,但是成长机会是一样的。

我开始转战私企和应聘对口公司,在招聘网站和APP发布了自己简历后,陆续收到面试邀约,我开始筛选公司。第一次面试找了一家业内比较有名的家装公司,实力很强,但这次面试,差点让我没扶着墙出来。

应聘的是设计师私人助理,我的面试官比较随意,坐在大厅就开始面试了,人也很直接,了解完一些基本要求后,他开始跟我严肃声明真实工作状态:不加班是不存在的,因为他自己有时候也需要加班;一周一休?几乎是没有休息,周末需要跟他一起谈客户;实习期?要过了试用期才是实习期,并且试用期是两个月,而且没有酬劳,实习工资600,且不属于公司管制,只属于他个人,因为工资是由他来发。那一刻,我很无助,有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

面试结束,他希望我当晚就给他答复,原因就是这个职位比较抢手,很多人都想争取……出了公司门我就委婉地拒绝了这份工作。如果上司只知道压榨员工,不care实际情况,在这样没有温度的工作环境下一定待不长久。

“生活真的不容易”是我此次面试结束后的唯一感受。还没完全进这行,感觉自己就能被榨干!

第二次面试的是一家工装公司,面试地点约在一家很有名的网红饮品店,了解之后发觉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很有实力,做的项目也是在身边就能看得见的实例,心里的认可度也比较高。跟老板聊天的时候,发现就算是实习生,他也耐心地讲解了公司的福利体制和晋升要求以及薪酬,这让我感觉受到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发现上司居然是校友,同是艺术学院出身,亲切感瞬间倍增。

聊完工作,突然有了三十秒的停顿,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看着我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上司就开始给我分析这家店的装修风格:环境稍微有点吵,原因是墙面材料表面光滑不吸附声音,声波会再次反射;灯光打得不是很匀称,因为选择的产品不符合施工要求,不能发挥最佳效果,所以施工的时候,设计师需要加强监管……

上司这个举动很打动我,细节体现品质。让我明白了设计师需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体验消费者的感受,这样才能做出更符合消费者体验的作品。整体面试心里很满意,也很快敲定了结果,有能让自己生活下去的工资,又有相对合理的工作时间。那一刻,突然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后续虽然还收到几个家装公司的面试邀约,但是我最终决定拒绝,机会越多,干扰决策的因素越多。

回想自己的求职之路,虽然专业不对口,准备得也不够充分,但面试让我体会到工作经历就是求职的最大致胜法宝,尤其是技能岗,大家都是拿作品说话,可能你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只要作品过关别人就会认可你。还有就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别把自己放的太低,不是别人要你就应该去,第一份工作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里面有你对职场的憧憬,对自己方向的初步试探,也是积极性最高的阶段。

猜你喜欢
上司学长对口
白鹭起舞
高情商听懂上司的『话外音』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巧妙的奉承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日本上司的沟通哲学
致新学妹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学长启导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上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