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于一“体” 和于四“美”

2018-11-30 09:30李中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哲理古典诗人

李中华

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长期处于被弱化的境地,个中原因很多,诸如教学的功利思想作祟,语文教师自身审美能力的欠缺、审美意识淡薄等。而缺少科学的教学审美路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审美路径,应扣住“一体四美”,顺势而为。“体”即诗歌体式,具体指诗歌体裁分类中的古体诗(包含歌、行、乐府民歌等)、近体诗(包含绝句、律诗)、词、曲。“四美”即诗歌蕴含的音韵美、意境美、情蕴美和意理美。王荣生教授说:“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古典诗歌的体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教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比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更重要。笔者就以执教的《游山西村》一课,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由史入诗,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吟读音韵美

初中學生大多有过丰富的古典诗歌诵读体验,但也有很多学生还只是感性模仿,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诵读。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审美实践中,要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到诵读的本质要求。为此,教师就要由史入诗,把古典诗歌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创作背景之下,引导学生去透视作者的心理动因,这是学生走进诗人内心深处的重要通道。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古典诗歌大都押韵,押韵是为了使作品有节奏感、音乐美,便于吟、唱和流传。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欣赏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由其形式决定而不可回避的。

我在教学《游山西村》中,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然后设计了三个朗读环节。

击节而读,体验节奏。诗歌的节奏涌动着诗人的情绪。律诗的节奏与其它诗歌一样,为了读时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听时铿锵悦耳、和谐愉快。诗歌的节奏助推了诗歌的传播,没有节奏,也就没有诗歌长久的生命。让学生感受节奏是律诗的特质决定的。为此,我让学生用双手打着节拍朗读,在音节的长短、高低、强弱变化中,体验作者漫游山西村的惬意心境。

分层朗读,感受音韵。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律诗的押韵让其产生循环往复的节奏感、悠扬和谐的音乐美。儿童爱上诗歌大多是因为诗歌的音韵激发了好奇心,唤醒了潜藏的审美体验。为了让学生体验音韵美,我让全班的男生一句、女生一句分开朗读,然后再分别朗读整首诗。清脆的女声和浑厚的男声层次分明,学生体验会更加深刻。

示范吟读,理性认知。初中的学生朗读诗歌不能只停留在感性体验层次,还应“知其所以然”。课堂上虽然不必要深究平仄、音韵等学术概念,但还是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一点朗读的规律。我先给学生示范吟读,并让学生认真体会吟读的效果。然后,我告诉学生:律诗讲究平仄,平声相当于汉语拼音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相当于第三声和第四声;韵字拖长,平长仄短,平高仄低。学生既有了感性的美好体验,又有了理性的深度认识。

二、由诗入画,通过古典诗歌的入境想象,欣赏意境美

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最佳的路径就是诵读。反复诵读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诗中之画。由于古典诗歌语言凝练、精粹,诗中之画是由意象组合而成,学生在诵读中想象的画面是碎片化的。而要实现学生进入整体、连续、流动的意境目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想象细节,局部特写,让画面丰盈起来、流淌起来。我尝试通过古典诗歌的入境想象,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一)要求:以现代诗形式翻译,大胆想象,突显细节。

(二)示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杯杯腊月的浑酒哟,漂着洁白的米粒,不要掩面嘲笑哦,丰年的农家,备足了香喷喷、肥嘟嘟的鸡肉、猪肉,把客人挽留。

(三)学生展示

生1:一重重绵延的青山呀\一道道旖旎的绿水\好像是无路可走\谁知百花明艳垂柳黯淡\又一个青色炊烟袅袅飘动的村庄——在前头

生2.悠扬的箫声、咚咚的鼓声\紧紧追随\春日的迎神赛会就在前头啊\那简朴的对襟短衫、灰色毡帽\告诉我古风尚存。

生3:今后\若有在皎洁的月光下\漫步的闲情哦\说不定什么时候\拄着竹子做成的拐杖呀\来敲响\你的家门——

这个环节是一套“组合拳”。“要求”其实是需要学生参与的语文活动形式,借助“语用”,驱动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诗中的生活;“示例”将“凸显细节”的做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聚焦细节,把自己观察到的诗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独特体验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还要入境想象出自己美丽而又神奇的精神之旅。三个步骤,层层铺垫,让学生入境欣赏美,想象聚焦美,表达独创美。

诗歌中的意境是作者经历的“第一生活”,当读者进入其意境时,不同的读者会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看到自己创造的画面,体验到不同的“第二生活”,也就是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诗歌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三、由画入情,从知识组织的传播到意蕴的开掘,品读情蕴美

诗中之画是作者情绪的天空,读者只有进入画面,与诗人同行,和诗人对话,才能深度解读诗人情蕴的密码。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喜欢从正面直接提问,课堂缺少新颖的语文活动,教师难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材中诗歌旁边的批注通常是为了解释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不少老师却忽略了。我认为可以开发批注的价值,作为诗歌情蕴解读的切入口。我的设计分三步:

(一)补充批注

1.要求:在原批注后面补充其中蕴含的情感。

示例:[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表现了诗人奔涌而出的思乡之情。(岑参《逢入京使》)

2.展示交流。

生1:[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生2:[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

生3:[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豚,小猪,这里指猪肉。表现了农家待客热情,流露出作者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

生4:[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侧面表现了酒虽普通,而人情味浓。

(二)我来批注

1.要求:批注其它词语,批注内容包含本义及其情蕴。

示例:[莫笑]不要笑话。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展示交流

生1:[古风存]古代的淳朴民风还在。表现了农家人的朴素,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生2:[又一村]又是一处村庄。诗人在跋山涉水之后,自以为没有出路,然而又见到一个村庄,作者经过一番迷茫的挣扎之后,重新看到希望的昂扬。表现了作者走出困境的惊喜之情。

生3:[夜叩门]在夜里来敲门。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闲适的心境。

生4:[山重水复]山连山,水连水,形容道路复杂,让人难以选择。表现诗人内心的迷茫。

(三)质疑批注

师:认真倾听别人的批注并思辨,提出对别人批注的质疑。

生1:尾联中的“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渴望之情。

师:请你解释一下,这里的世俗生活是什么生活?

生1:就是过像山西村老百姓的农家生活。

生2:我认为没有这种情感。因为后面的“闲乘月”只是想象的一种惬意的行为,并不能就此肯定他渴望世俗生活。

生1:我不同意她的看法。“若”是如果的意思,含有商量的语气,表明他只要有机会,还是希望过一种世俗的生活。

师:他能说服你吗?

生2:不能说服我。“若”隐含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现实的不满,我们不能被表面的言辞迷惑,作者这样表达的主要目的不是对世俗生活的渴望。

生3:我认为把“若”放在整个尾联中来看,还有深层的寓意:如果朝廷重新启用“我”的话,“我”将随时重返仕途。可以推断作者想在农村过世俗生活,并不是心安理得。

生4:我觉得你的观点也有问题。“若”不是对重返仕途的渴望,而是对报效国家的渴望,这两者不能划等号。因为陆游所理解的报效国家,应该是抗击金兵,把金兵驱赶出南宋疆域。重返仕途也有可能加入主和派呀。

师:陆游的主观愿望是抗击金兵,不一定是为了当官,走仕途之路。我觉得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想得比我还要深刻。其实,一首诗的意义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也许陆游就是为了表达对眼前乡村美景的喜爱之情,但是我们读者有权利读出自己的理解。

这个环节的创新之处在于开发了批注,实现了从批注作为知识组织的传播到意蕴开掘的价值提升。“补充批注”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既感受到诗歌词语的高度凝练之美,还能触摸到词语背后涌动的情感脉动;“我来批注”这一步骤对能力要求有了提升,需要学生自主寻点突破,切入语言肌理,从词语表层向情感深处漫溯,去领略文字深层的美景;“质疑批注”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辨,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一个“若”字,激荡起课堂波澜,在争辩之中,学生开启内心的审美体验,调动内部语言,不断探究诗歌潜藏的“可能性”,这让学习活动、思维活动、评价活动和课堂生成真正地发生。三个语文活动层层深入,搭梯铺路,从这首诗的个别元素,探讨出文本的整体意义。

当然,课堂的语文活动形式不能仅仅为了标新立异,而应该和文本体式、特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实现诗歌的审美愿景与效益提升比翼双飞。

四、由情入理,从经典名句中捕捉智慧的微光,研读意理美

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中说:“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性在其中。”宋诗多具哲理性,充满智慧和灵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诗句,多为学生熟知。因为缺乏教师的引领和点拨,宋诗的这一特质在课堂上往往被淡化或遗忘,学生更是难得主动探究其中的意理之美。《游山西村》中的哲理诗句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我在教学中作了重点处理。

师:告诉大家一个现象,唐诗和宋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唐诗重在抒情,宋诗往往蕴含哲理。苏轼有一首诗,大家耳熟能详,其中包含哲理,是哪一首?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对的。请大家探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蕴含的哲理。

生1:第一句告诉我们,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挣扎一下,就能够有新的收获。

师:“挣扎”这个词最好改为“坚持”。

生2:第二句如果隐含作者想得到朝廷重新启用的话,那么这一句告诉我们,无论国家对我们怎样,我们都不能改变报国之志。

师:用现在话说,就是不忘初心,坚守家国情怀。

生3:第一句还有这样的道理:危机中蕴含转机,无论前途多么迷茫,只要坚定信念,自信自强,前途就会出现光明与希望。

生4:我还读出第二句的哲理:身处逆境,仍能积极进取,乐观地面对生活。

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到唐诗和宋诗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也让学生领悟到,读诗歌不仅可以体验到诗歌中的美妙语言、美丽意境和美好情感,还能读出人生的哲理,感受诗人的智慧。古典诗歌的理趣之美不仅体现了古典诗歌文本的自身魅力,也丰富了阅读活动的审美意义。

解读出诗句中蕴含的哲理,并帮助学生用哲理指导自己的人生,提升思想境界,是阅读诗歌目的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去探讨诗人是怎样在诗句中体现哲理的。上述课堂片段中,我没有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不能不说是课堂的遗憾。其实,我还应该引入助读材料,引导学生去发现诗人融哲理于诗句中的手段。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将哲理融于意象之中,形象化地呈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直白地劝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在对比中折射出智慧的光芒……这样才使学生的审美情趣融入到诗人的精神视野,在感性中培育了理性的思维。

总之,古典诗歌的语文课堂要实现审美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就要尊重文本的特征。得“体”而教,方能“美”不胜收。语文课堂只有让文体定位与审美实践联姻,才能唤醒学生内心的审美体验,完成古典詩歌独具“这一个”的审美旅程。

猜你喜欢
哲理古典诗人
“诗人”老爸
愤怒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轻古典风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