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2014—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古诗文试题分析

2018-11-30 09:30李耀伟奚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名篇文言古诗文

李耀伟 奚遥

一、前言

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教育受到高度重视。2014年,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今年初,最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又将“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突出强调了语文课程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已成为近年来高考语文无法绕开的核心考点之一。古诗文本身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因素,中学古诗文阅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五年(2014—2018)新课标全国卷(语文)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试题进行梳理分析,以便为中小学古诗文学习提供参考。

二、新课标全国卷古诗文试题分析

(一)题型、题量、分值分析

1.题型。近五年来,新课标全国卷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试题由主观和客观两大类题型构成。客观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内容包括:文言实词、断句、文学文化常识、内容概括与分析;主观题以翻译题、简答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内容包括:翻译、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其中,古代诗歌阅读部分自2017年起题型由“主观题+主观题”的形式变为“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

2.题量。近五年来,文言文阅读部分的题量为5道,古代诗歌阅读部分的题量为2道,名篇名句默写部分的题量在2017年由3道降至2道,2018年又恢复为3道。主客观题题量方面,至2018年客观题增至4道,主观题为6道,主客观题题量趋于接近。总体来看,古诗文阅读的题量为9—10道,变化不大,这也保证了考生能够拥有相对稳定的作答时间。(说明:本文中的题量指最小以试题中标出的阿拉伯数字(1)(2)(3)等为一个单位,小于此单位的①、②、③及A、B、C等均不计入)

3.分值。近五年来,文言文阅读部分分值均为19分,古代诗歌阅读部分分值由11分降至9分,名篇名句默写部分分值略有起伏,但大体仍保持为6分。主客观题赋分方面,主观题所占分值依然高于客观题。总体来看,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赋分区间为34—36分,分值基本保持稳定。

(二)文言文阅读分析

1.选文来源、体裁、人物、字数分析(见表1)

(1)选文来源。由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选文的出处可知,其材料来源较为固定,均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正统史学典籍,语言简洁,用词典雅,语法规范,且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从而为命题者所青睐。由表1可知,近五年来13篇选文中,《宋史》被选中的频率最高,达4次;其次是《明史》,为3次。可见,《宋史》《明史》已成为近年来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选材的主要来源。

(2)选文体裁。近五年的文言选文均为人物传记,这类文章结构特点稳定,内容通常涉及传主的名号、籍贯、身世、品性、政绩成就、官职变动、生前和死后的封赏等,如2018年全国卷Ⅰ《晋书·鲁芝传》的选文就完整涵括了这类内容。同时,人物传记类选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情节简明,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也更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考查要求。

(3)选文人物。全部13篇人物传记中,人物官职方面,文臣10人,多集中于唐以后;武将3人,多集中于唐以前。人物品性方面,文臣多清忠履正、公正凝厚、刚直忠定,武将则多沉毅勇武、信义英远、雄略多谋。对此,有研究者指出,全国卷中的文臣形象大多“政绩斐然,德才兼备”,“历史文臣仍然是全国卷文言文选材的主角”。[1]这样的选材导向也更有助于陶冶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格修养。

(4)选文字数。通常来看,原始的文言材料并不符合《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文言文的“浅易”标准,故试卷中的文言阅读材料都需经过一定的删减与压缩。如2017年全国卷Ⅱ中《后汉书·赵憙传》的原文多达1260余字,删减后仅剩余490字。全国卷13篇文言选文的平均字数为498.3(四舍五入,下同)字,其中字数最少的为《宋史·許将传》,计470字,字数最多的为《明史·傅珪传》,计602字。整体而言,节选部分篇幅长度适宜,降低了阅读难度,有助于考生进一步读懂文章。

2.试题分析

(1)断句题。断句题为全国卷2014年的新增题型,相比于2014年北京卷、浙江卷等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的考查形式,全国卷则降低了此题的难度,以选择题的形式要求考生只需对所给四个选项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即可。断句题既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虚词和常见句法结构的掌握情况,又考查考生对全篇文意的理解和领会程度,因此这种题型比单纯的词义考查更具综合性。

(2)文学文化常识题。2015年,全国卷原有的实词题被全国卷中首次出现的文学文化常识题所取代。如在2016年的全国卷Ⅰ中,该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四个词语分别涉及到古代官职设置(“首相”“有司”)、皇位继承制(“建储”)及少数民族名称(“契丹”)等历史文化知识。总体来看,全国卷的这一新增考查形式既关联了课内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教学,又拓宽了学生文化积累的外延,并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的传统文学文化作品。

(3)内容概括与分析题。该题以客观题的形式在全国卷中长期出现,其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近五年来,这类题在试题特点和考查形式方面基本保持不变,且以对文章细节内容的判别居多。其所给选项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传主性格、品行等的概述与评价;二是对文中具体行为、事件、结果等的概述与评价。

(4)文言翻译题。知识点考查方面,近五年的文言翻译题延续了对文言字词含义、语法句式、语句大意等知识点的综合性考查。翻译字数方面,近五年的平均翻译字数依次为40.5字(2014年)、40.5字(2015年)、40字(2016年)、39.7字(2017年)、38字(2018年)。整体来看,翻译部分的字数基本保持在38—41字之间,语句长度适中,与《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相符合;同时,也可看出全国卷在翻译字数上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可能也与命题者出于减少考生负担的考量有关。

(三)古代诗歌阅读分析

1.选文朝代、作者、体裁分析

(1)选文朝代。近五年全国卷14首诗词中,唐代8首,占比57.1%,宋代6首,占比42.9%。可见,该部分选材全部为唐宋时期作品,且唐宋两代作品的比例大体接近,未出现唐以前及元明清时期的作品,预计今后唐宋诗词仍将为主要的选材范围。

(2)选文作者。近五年全国卷14首诗词中,作者均无重复,且多为诗词名家。其中,唐代8位作者中的李贺、王建、白居易、李白、杜甫、岑参以及宋代6位作者中的陆游、欧阳修、苏轼、秦观均是中学生较为熟知的诗词名家,其作品也常出现在各版本的中学语文必修教材里。其余4位作家中,韦庄的作品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出现,也为中学生所了解,而韩偓、曹翰和郭震对于中学生而言,则相对较为陌生。

(3)选文体裁(见表2)。近五年全国卷诗歌选文中,诗13首,占比92.9%,词1首,占比7.1%,未有散曲入选。13首诗中,七律5首,最多;七古4首,次之;五古与五律均为1首,最少;未有五绝入选。由此可见,与词、曲相比,诗依然是近五年高考诗歌选文的主要文体。诗中以近体诗为主,近体诗中又以七言律诗为主。大概这类作品篇幅长度适宜,内容相对完整,因而常常为命题者所青睐。

表2 新课标全国卷古代诗歌选文体裁统计(首)

注:中国古典诗歌(狭义上)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包括律诗和绝句。

2.试题分析

(1)知识点的考查分析(见表3)。全国卷13套试题中,古代诗歌知识点考查总频次为51次(套),其中情感态度的考查达12次(套),占比23.5%,为最高;其次为表现手法,达11次(套),占比21.6%;再次为诗句内涵,达10次(套),占比19.6%;语言特点为2次(套),最低。总体来看,古代诗歌知识点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近五年全国卷对古代诗歌知识点的考查较为全面,符合《考试大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要求。其二,情感态度、表现手法和诗句内涵三项依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同时突出了对比较鉴赏和典故引用的考查。

表3 新课标全国卷古代诗歌知识点考查频次统计

注:表中数字为该知识点在当年3套(2套)新课标全国卷中的考查频次,如2代表2次(套)。

(2)比较阅读的考查分析。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颖的题型,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全国卷Ⅱ要求考生对不同朝代的两篇诗作(唐代《含山店梦觉作》和宋代《宿渔家》)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分析,2015年全国卷Ⅰ要求对同一作者(岑参)的两篇风格相近的诗作(《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比较分析,2016年的全国卷Ⅲ则要求对两篇题材相近的不同作者的作品(曹翰《內宴奉诏作》和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进行比较分析。2018年全国卷Ⅰ以选择题的形式要求考生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两首诗作(李贺《野歌》和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进行比较分析,全国卷Ⅲ则要求考生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对两首诗作(王建《精卫词》和白居易《观刈麦》)进行比较分析。从上述试题来看,所对比的诗歌作品大都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背诵篇目,也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名篇名作,为学生所熟知;这样的考查形式也充分体现了回归课本、注重能力的考查理念。

(3)作者情感的考查分析。全国卷14首诗词中,表现作者自我情感的有12首,既有抒发羁旅愁思之作,也有表现乐观旷达之作,如《送子由使契丹》(苏轼)等。表现作者对于国家情感的有8首,内容涉及对国家的忠贞、对国事的尽力等,如《残春旅舍》(韩偓)等。表现作者对于他人(物)情感的有3首,内容涉及赞颂他者的技艺、品质及表达兄弟惜别之情,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等。经过比较分析后可知,近五年全国卷表现惆怅忧思的选文有所减少,表现乐观坚毅的选文则有所增加,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体会中华人文精神的要求相符合。

(四)名篇名句默写分析

在名篇名句默写的考查方面,近五年全国卷依然强调对传统经典名篇的关注,作品时代以先秦及唐宋为主,文体兼及诗、词、赋与散文。

具体来看,近五年的名篇名句默写试题共涉及36篇次古诗文,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为《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琵琶行》《赤壁赋》,均为3篇次;其次为《孟子·鱼我所欲也》《离骚》《出师表》《蜀道难》《阿房宫赋》《念奴娇(大江东去)》,均为2篇次。就作者而言,苏轼出现5次,为最多;庄子、荀子、李白、白居易、杜牧次之,均为3次;孟子、屈原、诸葛亮、杜甫均为2次。就朝代而言,唐代诗文14篇次,为最多;先秦诗文12篇次,次之;宋代诗文6篇次;三国2篇次,东汉及南唐各1篇次。就体裁而言,诗14篇次,为最多;散文13篇次,次之;赋5篇次,词4篇次。此外,全国卷该部分试题自2014年起,已由识记型默写转换为识记理解型默写,加大了考查难度,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于名篇名句的理解性记忆。

三、讨论与建议

(一)古诗文试题的特点与变化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古诗文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与变化:(1)试题在题型、题量、赋分等方面虽有变化,但总体保持平稳。(2)文言选文体裁均为人物传记,时代以宋明为主;诗歌选文体裁以近体律诗为主,时代集中于唐宋,多为诗词名家不太出名的作品;名篇名句默写部分在选材上依然关注传统经典名篇,且诗、词、文、赋等诸体裁作品均有涉及。(3)试题对于知识点的考查更为均衡,且逐步加强了对于考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4)试题更加注重引导考生关注文本本身所内蕴的传统道德情感,并逐步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察力度。这些特点与变化,无疑是今后命题、教学及备考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二)古诗文的教学建议

第一,教学应回归课本。命题者在诗文选材上有意回避名篇名作,师生如若还是抱着猜题、押题的想法,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教学应回归课本。课本中所录诗文均为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可以说它是学生学习“浅易”文言诗文的最好例子和素材。同时,《考试大纲》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语言特点、表达技巧、人物形象及作者情感等知识点,也均为语文教材所涵括。因而,回归课本、用好教材,才是古诗文教学的不变之宗。

第二,教学应知人论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作品的风格特点、诗文的写作背景等进行讲授,并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文化情境,激活作者存储在语言符号中的思想情感”[2],而不能单一地就文论文、就诗言诗。譬如学习古代诗歌,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关注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变化和作品风格等,而像苏轼、李白、白居易、杜牧、杜甫等作家更是需要学生重点了解。

第三,教学应重视比较阅读。教师可选取与课文相关联或相类似的文言诗文,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悟不同作家作品的差别、特色与优长。比较阅读,包括对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内容结构、情感立意等的比较分析,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作家同一题材文章的比较。进行比较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求同寻异的思辨分析。

(三)古诗文的学习建议

第一,注重背诵与体悟。程千帆先生认为,背诵名篇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3]当然,程先生这里所讲的背诵可能更傾向于理解性、感悟性背诵,非为临时应考而逼迫意志的强硬记背。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应注重理解性、感悟性背诵。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透彻理解文本内涵,沉浸涵泳诗文情感。

第二,注重积累与拓展。如果平时的文言阅读量不足,经典文段背诵量过低,那么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数篇选文来达成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学习要求也就不大可能。因此,学习古诗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还须有一定的“课外功夫”,做到精读与博览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沟通。譬如由课内单篇的学习,可以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多篇的学习,由课内节选的学习,可以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同时还可尝试阅读优秀的古代文章选集,如吴楚材、吴调侯所编的《古文观止》,叶圣陶等所编的《文言读本》(原为《开明文言读本》),陈振鹏、章培恒所编的《古文鉴赏辞典》等。

总之,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应做到“三要”:一要重读,在“读”上下功夫,能够熟读成诵;二要重悟,熟读精思,从经典佳作中读出感悟;三要重积,不断积累存储,拓宽阅读视野。[4]如何学习古诗文,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参考文献:

[1]刘洋.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选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25.

[2]冯现冬,张伟忠.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方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4):50-54.

[3]巩本栋编.程千帆沈祖棻学记[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2.

[4]任翔主编.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M].北京出版社,2017:19.

[本文为国家语委重大课题“面向基础教育的阅读行动研究”(编号ZDA125-123)阶段性成果。项目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任翔教授。]

猜你喜欢
名篇文言古诗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用“1+X”的模式,开展阅读教学的途径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囫囵吞枣”讲名篇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名篇中的文品与人品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