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拥有五感” 使团队“凝心聚力”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凝聚力管理者目标

教师的凝聚力是指工作中体现出的万众一心的合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具备这种凝聚力,就会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的内驱力,使大家心甘情愿地向着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竭诚努力。

怎样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学校管理者要精心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环境,让教师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健康茁壮成长。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想方设法让教师“拥有五感”,以满足教师的各种正当合理需求,方能凝聚人心,迸发力量。

一、创设愿景,使教师拥有归属感

学校的共同愿景是指组织的发展目标。管理者应该与教师一起,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并使这一目标被学校所有成员通晓和接受,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共识,从而与学校结为命运共同体。学校发展有了统一的目标,教师才会有明确一致的努力方向,才会有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团队因工作目标而诞生,靠工作目标而存在,为工作目标而奋斗,激发团队成员对肩负使命的担当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忘初心,时刻铭记:自己该追寻什么?为何追寻?怎样追寻?增大了教师对团队的向心力,增强了教师对团队的荣誉感,使整个团队走向务实高效。

二、满足需要,使教师拥有满足感

对于教师而言,合理需要的满足是教师工作创造性得以发挥、积极性得以提高、主动性得以彰显的必要前提。学校管理者不要高居教师之上,要俯身走进教师心灵深处,设身处地地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喜怒哀乐和正当需求,一起与他们分担与共享,并积极创造条件竭尽全力地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以增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校为家,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工作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知人善任,使教师拥有成就感

所谓知人,就是学校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深入了解、熟悉掌握每一位教师的才能、专长、潜力和志向,帮助他们规划设计人生之路;所谓善任,就是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和个性特长,安排其从事合适的工作,并大力支持,充分信任,让其在各自的岗位上放开手脚,大显身手,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最大的价值。换而言之,就是要努力为教师搭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达到人尽其才,和谐共生的目的。如此一来,成全了每一位教师,让其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种成就感是每一位教师所渴望和追求的,必将极大地提高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

四、善于沟通,使教师拥有亲和感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是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动的过程。通过双方的有效沟通,可以传递信息、增进了解、达成共识等,是促进工作的一剂良方。实践表明,一名善于与教师沟通的管理者,在教师心目中必定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他的亲和力能够汇集智慧,凝聚人心,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他的至诚至真能够赢得下属的信任和支持,感染鼓舞着全体教师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高度和谐。

五、率先垂范,使教师拥有敬佩感

学校管理者是教师的一面旗帜,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从各个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才能,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做到令行禁止,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由衷钦佩,见贤思齐。反之,学校管理者如果没有带头作表率,就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导致教师上行下效,思想涣散,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种不良风气一旦在教师群体中蔓延开来,整个团队势必会四分五裂,变成一盘散沙无法再凝聚到一起。

[1]邓琦、李凤飞.给校长的1000个思路[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凝聚力管理者目标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浅谈培养小学班级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北昌影音刘海申 凝聚力造就专业度,只为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此凝聚力”
窗口和镜子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