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惩罚素质德育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应该随之而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以此来提升教育的效率。在进行小学德育时,班主任应该树立目标,并且由传统的知识学习目标转化成能力培养目标,然后教师再根据所设定的目标来制定计划,以此来提升德育的效率。

一、在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激励的目标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为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经历是不同的,他们对相同事情存在不同的看法,那么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并且一些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所以他们的需求也不同,那么教师在采用激励策略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便需要去通过满足学生对不同激励策略的需求来达到德育的目的。班主任在此基础上去进行德育,能够真正让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最终完成班主任德育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班主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德育,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取相同的策略,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征等决定了班主任采取激励的不同策略。按照一般情况来讲,效率与动机激发程度是成正比的。班主任通过激励来进行德育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投入到班主任设置的激励情境中,最终达到班主任德育的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却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很好的成绩,究其原因是他们有内驱动力,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习。

二、在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激励的原则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是层次性,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就是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去提升学生的素质,例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激励他们,使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而对于一些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激励他们制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让他们能够比较轻易完成目标,使其提升自信,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第二是教师在激励时要把握好“度”,即实行奖励既不能让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奖励和惩罚的过程中要合理适度,从而真正发挥奖惩的作用。

第三是班主任在进行激励时要做到公平合理,只有保证了公平,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平等,才不会去影响到他们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情绪,最终,真正发挥激励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进行奖励时,对于同等成绩的学生要给予相同的奖励,而对于那些犯同等错误的学生要给予同等的处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觉到公平,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最后一个原则是班主任在进行激励时要及时进行,只有及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去保证激励的效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的策略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很重要的一个激励策略便是进行奖励和惩罚,这是保障激励策略有效实施的一个必要措施。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努力地去提升成绩,教师需要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而这些奖励同时也会激励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继续提升自己,获得奖励。另一方面,在进行教育时,对学生的惩罚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学生在德育课上无精打采、开小差、不交作业等,班主任都可以进行“惩罚”,这些必要的“惩罚”能够让学生确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从而避免他们再次犯相同的错误。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时要注意提升教育的效率,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注意采用适度的策略来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课程的学习中,以此保证他们能够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当然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存在层次性,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合适的德育激励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惩罚素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真正的惩罚等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