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
——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方法探微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班长班干部德育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鲜明个体,各有不同。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影响,往往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谅别人,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甚至与父母之间存在许多矛盾。班主任引入角色互换,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倾听、思考、体验,在角色互换活动中逐渐养成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班级德育管理初衷。

一、创设角色互换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部分初中生叛逆思想严重,经常出现不认真听课,与教师顶嘴,违背班主任意愿,不遵守校规班纪的现象。这导致班主任班级管理困难重重,班主任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教方式对学生收效甚微,学生不能有深刻认知,不愿意用心倾听。因此,班主任创新管理方法,从改变学生思想觉悟着手,提出角色互换,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看到自身不足,了解到别人的良苦用心将心比心,清晰认识自我,理智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管理时,为学生创设角色互换的机会,采取班干部轮流制、设定固定的小老师日、小小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在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时,班长是班级日常事务组织者和协调者,管理的班级工作较多,平时工作负担相对重。班主任可以从班长展开角色互换,让学生轮流当一天班长,管理班级。这样学生认识到身为班长,要以身作则,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及时传达各种信息,团结同学,并想出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通过这次亲身经历,学生对班长更加拥护,明确班长的行为都是为了班级,积极支持班长决定,这让以后班级工作更顺利展开。

二、丰富角色互换交流,教会学生换位思考

每次的角色互换,一定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冲击。学生获得的多样感悟,必须要有恰当引领,才能确保情感的尽情输出。所以,班主任为了强化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激励学生保持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每次学生角色互换后,设立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谈感受。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化,班主任德育成效更加显著。

如“小小老师日”之后,班主任抽出班会时间,让学生谈体会,同时也鼓励学生把自己切身体会写出来,和全班学生分享。参与角色互换的学生说:“老师真不好当啊!由于我重视度不够,备课不充分,上课根本不知道讲什么,还出现不认识的字,其他学生提问题我更不会解答。在讲课时,安静的课堂秩序太重要,以后上课我一定好好遵守课堂秩序,认真听讲。”还有的学生写出来,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学生发现自己问题,同时换位思考的意愿强烈,这有助于学生学会体谅和尊重教师,班级学习的风气越来越好。

三、优化角色互换活动,鼓励学生换位体验

学生的角色互换活动,不仅包括与班干部、教师、班主任的互换,与父母之间的互换更不可少。现在初中学生,在家里基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一切都由父母包办,没有机会深入父母的生活,不了解父母的辛苦。所以,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情况,思想高于生活,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没有节俭、孝顺的意识,这也使学生与父母之间经常有摩擦,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班主任优化角色互换活动,升华德育管理方法,考虑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深入家庭参与“今天我当家”的角色互换活动,体验父母一天繁忙的生活。在这一天的体验中学生不仅要买菜、做饭、洗碗、拖地、洗衣服、家里有弟弟或妹妹的还要照顾他们。这些琐碎的家务劳动,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能随便挑食,平时一些家务可以帮父母干,不能把所有事情都交给父母,父母真的很不容易。这样直观的体验,让学生感知到父母的伟大,理解父母的爱,心怀感恩,并养成自愿经常换位体验的习惯。

班主任通过创设角色互换机会、丰富角色互换交流和优化角色互换活动等手段,保障学生角色互换的有序进行。在角色互换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会倾听不同意见、遵守规矩;遇事知道换位思考,不再盲目对抗;理解父母苦衷,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从而顺利实现德育管理目标,使学生向更优秀发展。

猜你喜欢
班长班干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差一点儿当班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长的烦恼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每天一个新班长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