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育人场

2018-12-01 03:59严忠俊
教育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徐红十字博爱

文 | 严忠俊

2016年7月,一则微信朋友圈里的消息,在湖城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吴兴高级中学家境困难的高三毕业生小徐突发脑出血而紧急住院治疗。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了解到情况的班主任何颖老师,于7月2日傍晚6时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则信息求助,呼吁大家都来帮一把,让小徐一家渡过难关。正是这则消息引出了一场爱心接力,给正为手术费愁眉不展的小徐父子点亮了希望。

“加油”“快点好起来”“钱不多,也想尽一份心意”……消息发出去后,立即引起了回应。最先是306班的同学和任课老师们,然后是隔壁班的,最后扩散到了整个吴兴高级中学。通过大家转发,一时间,熟悉、不熟悉小徐的人、学长学妹、学生家长,甚至是其他学校的学生,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何老师的手机里,满满存着的是各种汇款记录,有几元、几十元,也有几百上千元的。来自308班的汤进哲,在家长的支持下,一下子捐了1000元;204班集体捐款793.5元,316班600元……到7月3日11时多,不到一天的时间,捐款就达到了3.5万余元。截至7月5日11时左右,捐款已达到上百笔,捐款总额51933.43元。在各方援助下,小徐顺利接受了造影手术和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徐脑中的血块,排除了肿瘤可能,怀疑为脑血管畸形导致的破裂出血,医生说可以采取保守疗法。

现在小徐同学已经顺利地跨入了大学之门。他和他的爸爸给学校送来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关爱学子,仁爱无疆。谈起那段生死一线的经历,小徐数度哽咽。他说:“感谢吴高的老师和同学,等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尽自己所能去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相信在小徐的故事中,所有参与的人都感受到了满满的爱和正能量,而这份爱也一定会传递下去。

小徐的故事是吴兴高级中学践行红十字精神的一个缩影。红十字是吴高的一张亮丽名片,“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吴高人不仅口头传播,还积极践行着。做一个“温暖而智慧的行者”,入心,入行,这是我对所有吴高学子的期待。2006年5月,吴高成立了校红十字会,种下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之种。2007年我们决定将红十字活动确立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载体,将红十字活动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用“人道、博爱、奉献”的普世价值观和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红十字实践活动来教育引导学生们的思想,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2009年我校进一步明确建设“红十字德育特色学校”,2010年创建为“浙江省红十字示范校”,2011年通过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验收,2014年10月,学校应邀参加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第二届亚太地区青年峰会,在开幕式上作《Red Cross Youth in Action(红十字青年在行动)》专题交流,吴高的“红十字会”工作首次登上了国际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学生各方面要和谐发展,有机地成为缺一不可的统一体,而其核心是发展高尚的道德。所以,要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成为大写的人,并在各个领域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天赋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无论把学校建成怎样的“现代化、民主化的和谐校园”,其思考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应该是:到底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学校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培养目标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吴高树立了“以人为本,促进成长”的办学理念,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精神气质,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我也一直坚信:教育应该关怀的是人最根本意义上的和谐与幸福,是要让教育成全学生的美丽人生。

猜你喜欢
小徐红十字博爱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要命的手环
心肺复苏将被纳入教育内容
红十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苦命人徐小英
多喝了两杯酒
拾金千元还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