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基因在国学教育中传承
——“本善”国学教育特色建设实践

2018-12-01 05:53
江苏教育 2018年90期
关键词:本班国学特色

南京市永泰路小学是南京首家招生的保障房配建学校,一直致力于创建国学特色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教育加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同时将传统国学经典文化以学校教学为点进行逐层辐射,让拆迁过来的家庭有精神依托,把学校、家庭、社会凝为一体,形成办学的合力。

一、明确国学教育目标:养性、养正、养智

学校形成了国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幼儿养性,童年养正,少年养智”,提出了国学教育的整体目标,对学生进行国学的初步启蒙。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诵读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教育应该发掘学生内在善良、向真、向美的本性,逐步开启其智慧、塑造其人格、完善其道德、优美其品格,使其具有国学素养。学校“本善”国学经典教育还关注学生所具有的思辨、欣赏、创造等能力。

二、创建校园文化环境:彰显国学教育特色

学校的国学文化长廊突显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在学校的教学楼一楼善学长廊两侧悬挂着国学经典人物的画像和名言,如韩非子、荀子、墨子、庄子等,以书简的形式刻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的片段。长廊上方悬挂着古代名人名言,二楼善礼长廊的两侧,则以书画的形式介绍了琴棋书画的基本常识。上善亭、从善亭古韵别致,竹苑、海棠苑等九苑风景宜人,文化礼仪长廊渗透着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韵味,假山跌水古色古香,学生徜徉其内,时时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

学校对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深入研究国学文化,将班级管理与国学经典相结合。目前,全校25个班级已全部建成了以国学经典为依据的特色文化,包括班级名称、班训等。以特立班为例,班主任对于特立一词的解释为:第一层含义是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希望学生能够志存高远,诚信、团结;第二层含义是独立,希望学生可以从小自主、独立,自我管理。每个班级的门口都设立一块牌匾,张贴着本班的名称、班训及班训解读,牌匾下方张贴了学生穿汉服读经典的照片、参加各种国学竞赛和古代礼仪比赛的照片等。

三、探索国学教育经验:让校本课程传承经典

课程体系建构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关键,将国学单列为校本特色课程,下设经典诵读、中国书法、中国画欣赏、围棋、古琴等社团,并将这些内容融入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一)以“本善”为核心构建传统文化诵读课程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读。每天早晨学生们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进行20分钟的经典诵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教室时,校园里就响起了典雅的乐曲,伴随着学生的读书声,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小学低年级的课本里有很多关于国学经典的典故传说,如“乌鸦反哺”“黄香温席”“凿壁借光”等,这些小故事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课堂上给学生们适时讲述这些国学小故事,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开展“古诗课间唱”活动,学生在活动和娱乐间隙可以随时随地倾听、模仿、吟诵经典诗文。

(二)以“扎实有效”为目标构建特色活动体系

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经典诵读展示会。不仅如此,还有元旦会演、校园广播站、国学社团、亲子诵读等,国学经典已经融入校园各个角落。每天中午的广播时间,主持人会和学生分享国学经典的精妙,为经典诗文的诵读创设充满魅力的磁场。主持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自主报名,分享经典,展现自我。除了广播站,学校还积极倡导在每个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学校诵读经典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真正实现家校合作。

组织学生开展特色校外活动,如在雷锋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利用网络观看雷锋故事的影片,然后交流自己的感想,写出身边的小雷锋后,挑出写得好的贴到展览牌上,鼓励学生参与国庆节夫子庙汉服体验活动,感受汉服的魅力。

(三)以“精准适合”为基准实施多元德育路径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面通力合作,将学生美德提升内化于各种活动中,让学生在一种友善的氛围中学习国学。

1.建设特色班级文化。

各班结合“友善用脑”理念,从国学中选取有意义且适合本班学情的名言警句,为本班取名,展现本班特色。如思省班,指的是每日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方能离成功更近一步,学习之时不忘思考,为人处事不忘反省,心中都装有一面镜子,看清自己,改正自我,做一位向善的好少年。敏学班,指的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心好学,不懂就问,争做善学、善思、善问之人。

2.举行特色升旗仪式。

学校将“友善”的理念和升旗仪式紧密结合,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各班以寓教于乐的表演形式播撒国学知识。如表演《游子吟》,引导学生懂得感恩。表演手语歌《礼运大同》,鼓励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胸怀大志,关心祖国和人民。展示《中华传统节日歌谣》,以问答表演的形式依次介绍春节等传统节日,呼吁大家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3.依托节日弘扬民族精神。

学校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注重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德育工作,根据不同的节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元宵节举行猜灯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节日的乐趣。通过“诗画忆中秋”活动,学生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出独特的中秋节。在端午节进行“述说端午节”活动,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间点,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系列活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本班国学特色
“垂”改成“掉”,好不好?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我班小组说
校园漫画
揭秘本班五大花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