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师型”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12-03 12:37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理论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何 云

“双师型”教师是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只有将其放在具体的社会中才有实际价值,在社会转型和职教大发展时期,只有强调教师的技能才有积极意义。“双师型”教师应该“双能力”“双素质”兼备,在专业上、教学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且理论和实践要有机结合。

实施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理论教学与操作技能教学于一身的过硬本领,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求教师具备关键能力,能够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中,独立解决不断出现的专业问题。如能正确分析和评价该专业领域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合理地设计和策化学习过程,组织动员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能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地驾驭课堂;能正确分析和评价学习成果;能搞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和沟通工作;等等。一体化教学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以《汽车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的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施理论与实际操作一体化交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交叉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培养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职业能力。根据教学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汽车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平台,制定了一体化教学大纲,把一体化教学内容按教学规律划分成项目,对每个项目提出了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合理进行了课时分配。承担一体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攻克教学难关,驾驭新的教学模式,分步完成教学任务。

(1)按大纲要求将《汽车构造与维修》分成若干个项目(或课题),改编、充实、整合出一体化教材。项目排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原则:基本操作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每个项目内容由任务驱动,突出一个实例(或案例),实例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性、实用性、可行性,为策划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做好铺垫。相关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既考虑中职学生的求知特点,又不能遗漏重要知识点,并将其科学地、合理地穿插在项目中。

(2)整个教学过程以技能操作为导向,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创设积极的、富有营养的、具有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持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技能得到充分发展。技能操作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以现场四阶段教学法(即教学准备、教师讲解与操作示范,学生操作与教师巡回指导、质量检查与总结等4个阶段)为主。由于汽车维修技能在掌握与熟练过程中的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性比较强,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应该在操作环节合理穿插安排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和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穿插理论学习时,应结合技能操作和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法、直观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需注意的环节如下。

1)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教师应该妥善处理好技能、知识、素质三要素的协调发展关系,一体化教学以案例为载体,着重加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精湛的技能水平、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围绕技能穿插理论教学时以应用为目的,善于联系实习来讲解、分析和讨论知识内容,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知识与技能。

2)突出一体化教学的特色。当一体化教学工作进展到一定深度时,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模仿汽车4S店的维修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或案例分析法进行一体化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把握全局作指导,学生则在安全文明生产的前提下,自己克服和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发现并解决问题。

3)做好差生的指导和帮助工作,多用表扬、肯定的语气对待他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树立“我行、我能”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做好学生平时项目形成性成绩考核,客观对待每个学生,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评价学习成果。

5)搞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和沟通工作。

(4)收集整理保留教学资料,为编写和优化校本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依据。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了加快学校汽修专业建设,2012年汽修专业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就本校汽修专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谈几点看法。

(1)学校师资多渠道来源,各有优势和不足,可开展人人为师、人人有得的教学研讨活动,从受过师范专业训练的基础课教师那里学习研究教育理论应用方法和教学技巧;从有过企业机械工程技术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那里学习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灵活驾驭课堂、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风格;从经验丰富的实习教师那里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和传授专业技能的心得体会与动作要领。

(2)青年教师拜“双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为师,跟班学习听课,学习掌握一体化教学中课堂组织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知识的综合应用及操作技能等各个教学环节,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开展专家教师指导性听课教研活动。

1)组织优秀教师上公开“观摩课”,课后主讲教师对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设计、组织、知识与技能要点进行总结,再由听课者评课,评析学习专家教师的教学经验。

2)组织优秀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听课,并及时评课和反馈信息,评课时要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或失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帮助授课人提高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一体化教学安排中,有意识地安排理论教学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与操作技能强的实习教师搭档教学,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互相学习与研讨、共同提高,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总之,要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绝非仅指“双证书”教师,而是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双能力论”的“双师型”教师。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