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的表情包

2018-12-04 10:26曲高天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表情包网络新媒体

曲高天

摘 要 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的现今,人们的交流离不开各种电子终端,而在以这些电子产品为媒介的交流中,表情包的运用成为一个普遍却又值得思考的现象。

关键词 新媒体;表情包;网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7-0108-02

表情包,是如今风靡网络的一种表情符号、图像文字结合的集成,在分类上,表情包依旧被归属在图形一类中,与文字结合,在如今人们的终端交流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 表情的发展梗概

1881年,于《Puck》杂志上出现的用印刷符号组成不同情绪的人脸,被视作Emoji的第一次亮相。

1982年,Scott Elliott Fahlman教授在电子留言板上首次使用的电子形式的表情符号:“:-)” 及“:-(”。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社交平台及网络论坛的出现和普及,系统自带的表情开始为人熟知和运用(IOS、腾讯QQ、新浪微博、天涯论坛、Facebook等系统表情)。

系统自带表情和论坛复杂表情的引进又催生了自定义表情(兔斯基、罗小黑系列等),而自定义表情的熟练运用和不断补充又逐渐产生了以国外暴走漫画(rage comics)为代表的夸张表情形式和以其为基础的真人表情,从而最终传遍世界,形成了如今的表情包的概念和形式。

2 表情包的目的和功能

网络表情的出现依旧是为了表达信息,由于个体理解的差异性,对文字信息的解读不能完全体会表达者的全部情感诉求,也可能会产生误解或获得与信息创造者感情相悖的情感体验,因此表情的出现实际上是将人们编写信息时的状态、态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可视化现象,是为了保证能让接受者感受到发送者希望其感受到的情绪,具有表达自我、表达亲切、缓解尴尬等作用,弥补纯文字形式的弊端。

这一目的始终贯穿着不同阶段的表情,形式的增多和复杂化只是帮助其更直观、生动地实現目的性。而随着文字的加入,表情包更具有了以往表情所不能完全具有的一个功能——斗图。在某种情况下它甚至能代替文字成为聊天内容。

3 新媒体时代下的表情包文化

“表情包”这一名词的最终成型,与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广泛地指现今最为常见的各式由绘制、真人、文字间互相结合的表情动、静图。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像“兔斯基”系列,有设计版权,专门为表情设计的专有表情;另一种便是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自改类表情,这类利用网络已有资源,如“兔斯基”“熊猫头”、生物图片等已有形象,对面部表情和文字内容自由更换,变成新的表情。而表情包文化属于网络“亚文化”,随着网络的发展、即时通讯的普及和该文化人群扩大、占据主要网络社交领域话语权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直到如今成为网络社交的重要构成之一。

1)表情包的特性。(1)符号化的娱乐性表达。表情包的内容多为夸张但极具情绪表达性的神态表情,如惊讶、懵、狂笑等,或配上相应文字或被制作为动图,直观、有趣、渲染力强。大多表情内容都是内心活动的具象化和图像化,最终成为一组符号,代表了使用者当时的神情、内心活动、情绪、行为等,在非面对面的交流中,通过图的形式弥补纯文字缺少的画面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让对方理解发送者的意思,迅速产生共鸣,同时也可以说它是对复杂信息的解构和简化突出。而其本身带有很强的娱乐属性,往往伴随着恶搞和调侃,没有过多的逻辑性和严肃性,无论是嘲讽、夸赞甚至咒骂都是带有诙谐的调笑色彩,贴近生活,让人印象深刻,使得聊天过程更为轻松、生动。(2)衍生性和重复性。表情包的内容是可以不断且无限制地更改下去的,同一个图形表情可以配上不同的文字变成另一个表情,同一个表情换上其中一个元素也会成为另一个表情,甚至在不同的语境下,同样的表情也具有的不同的意思。表情包的“包”体现了它的数量的“多”,表情包是成套的,往往是由某个特定形象若干衍生,最终形成同系列包含了生活中各种情绪、行为模式、对话模式等内容的表情组,并且同一个表情包的元素是可以被反复使用的,保留和修改都使得相似形象的表情以系列的呈现方式被使用,这使得表情包在整体上既相似,又不同。数量上非常庞大,使用者的选择也更多,运用起来更为灵活。(3)紧贴时事潮流的高更新率。表情包与热点事件、网红事件紧密相连。社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产生了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了一个热点、一个新的网络名词的火爆,都会被以最快的速度应用到表情包中,然后这些表情包再被运用到大量的社交中,引发共鸣,成为热点。每日的实时热点会不断催生新的表情包,而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自改类表情的制作和发布变得更加简单,这使得表情包有着极高的更新率。(4)对主流文化的共享性。使用群体约定俗成式地共享者对一套表情包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对表情包的意义阐释达成共识。使用者共享对一件事的起始了解和看法,共享同一种对表情包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如大众都理解金星的经典姿势“完美”可以在表达赞同和肯定时使用。虽然有可能会因为信息量不对等的情况造成对表情包的理解障碍和运用偏好,但就整体而言,这种对主流文化的共识是普遍的,是表情包运用过程中的一个基本依存,也是包情包“火”的原因之一。

2)影响表情包发展的因素。(1)新媒体的发展。表情包作为依附网络社交发展的新型社交形式,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对表情包的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时通讯设备的发展使得由于网络延迟造成的交流障碍越来越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传输愈发流畅,多种交流形式结合的方式成为主流,表情包的使用日常化,这种比文字更生动、占容小、占时小、实用性强的图片(以及动图)形式成为交流中被使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全民自媒体的时代,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接受和参与,信息发布的更为及时、发布范围更为广阔,因此发声源更广、更自由,交互性、创新性和不约而同式的自发性也更强,这一点使得表情包的存在、创新和发展为可能。这是表情包能够广泛传播的大背景。(2)新媒体发展带来的“读图时代”。表情包的出现和广泛传播是新媒体发展背景下“读图时代”的另一种体现。在人们越来越适应阅读碎片化但内容众多的信息时,表情包的形式使得语言、表情、情绪、态度、行为等集中在一张小图中,言简意赅,直观达意,同时具有单纯文字所不具有的诙谐意味,充满娱乐性,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出了当下人们被网络语言的异化——语言的形容和表达能力的不足和退化,词汇量下降,出现了“很多时候千言万语不如一个表情包来的痛快”的情况。这种对“图”的需要和依赖,也给了表情包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3)网络社交下的表达需求。而时至今日,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人们有大量的生活和工作交流都通过网络实现,表面上,表情包的运用使得聊天内容更生动、有趣、可读,它使得网络社交变得更直观,更贴近“现实”。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如今花样百出、夸张直白的表情包其实更多的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情感诉求的渴望,是一种渴望线下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生动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方式的体现。当今社会由于网络社交的发达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直接性交流,或导致了直接性交流的障碍,使得现实交流往往更为含蓄和公式化。这种情感诉求在虚拟网络中体现为越发夸张、搞笑,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表情。在这种大趋势下,人们需要一种更加生动、亲切、更有表现力但同时更加省时省力的交流形式。

4 表情包使用中的局限和问题

表情包在生动直观,力表亲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使用问题。

1)非正式性。表情包是娱乐性质的,因此它缺乏正式性,这一点使得它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尤其一些重要且严肃的场合或话题,不合时宜的表情包很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

2)过度恶搞。内容上,表情包中也不乏一些过度恶搞甚至低俗的内容,同时也存在过度消费、恶搞他人肖像等行为,很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冒犯和伤害,引起道德问题,是需要使用者在制作和使用表情包中共同注意的。

3)肖像/形象侵权问题。表情包中有大量利用真人形象、表情,或其他有版权的创意形象二次制作的内容。在没有相关授权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商用的,同时也不能过度消费、恶搞他人肖像,这些都会造成法律问题,是使用者需要自觉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伍静.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J].出版广角,2016(15):83-85.

[2]王月.浅析“表情包”兴起的特点及其影响[J].传播与版权,2016(9):116-117,124.

[3]林晓冬.新符号文本的创造与解释——新新媒介下的表情包[J].大众文艺,2016(19):176-177.

猜你喜欢
表情包网络新媒体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黄子韬:一个“表情包”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