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提高员工法律意识的基本途径

2018-12-04 11:17刘晓然
现代企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成本法律

刘晓然

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机制包括合作意识、契约意识、法律意识等等,其中对于企业而言,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是节约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沟通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法律意识的两种作用

法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和规范作用,社会作用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规范作用则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也可以说,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为了实现一种目的设立的,而规范作用则是对社会一定主体调解的一种目的而存在的,规范作用是一种手段,社会作用是一种目的。

从法律的本质可以对法律的作用分为法律的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这五种作用之间具备一定的逻辑性。所谓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法律对个体行为的一种有效指导,其中包括对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性的指引,这种指引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评价作用是法律的一种标尺,作为一种尺度出现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衡量,对与错都是法律的评价范围。预测作用是一种对当事人双方一种法律行为或者自然行为的一种预见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法律的强制作用则是对违法犯罪人员的一种规范性指引,是一种约束,同时具有强烈的强制性。而教育作用则是对法律所规范行为的一种证明或者反面的一种教育行为,可以从正面示例进行教育,褒扬优秀的人或者事物,进而对违法行为进行一种警示,也可以反方面教育,充分利用警示录的形式对犯罪行为进行冲击和规范,让犯罪人员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必要性,进而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普适性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无论是在具体的案件中还是对受众不特定的宣传中,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法律是社会主体进行各项活动的准则,同时也是社会主体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行为指南,企业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法律意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以法律为依托衍生出的法律意识是企业在员工的成长过程中融入相关法律内容,在遵法守法的企业法人和员工自然人之间建立一种清晰的权利义务界限,减少矛盾的产生和沟通成本。

二、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对法律进行充分的认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具体员工,都应该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员工法律意识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投入成本。

1.作为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是一种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方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在企业文化中,渗透企业的法律文化意识,这是对企业自身定位和企业对外活动的一种行为准则。企业法律文化意识的增强能够对外界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感,同时能够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先天优势,就能够在无形中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带来的危害,同时能夠给同行业一定的警示。对于整个企业而言,企业成员法律意识的提升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节约发展成本。如在订立一份供销合同中,双方公司都具有比较强烈的法律意识,在合同订立的谈判过程中,双方都能在法律意识遵从下进行商业行为,无形中会减少企业的诉累,节约企业成本。

2.对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言。企业是一种社会主体,其存在的最小因子就是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劳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从法律意识的角度进行分析,员工的法律意识强,能够对企业的正常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而法律意识薄弱,则对企业的法律产生一种无形中的阻碍,各种麻烦和诉累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的劳动关系、对员工保险的缴纳以及对员工的生活保障都有一定的涉及。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发展,而恶性循环则阻碍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法律意识强,能够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有一定的助推,工伤、保险、劳动关系以及社会保障措施,有一些是法定的,而有一些则是议定的,员工对法定的事由能够充分的了解,就能够促使企业和员工的谈话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节约企业对员工的法律的普及和讲解,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当发生一定的工伤和保险问题时,如果员工有足够高的法律意识,就能够理解企业所赔偿的标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对企业而言能够有效地减少一定的诉讼之累,无形中增加企业的成本;相反,企业员工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则会漫天要价,动辄诉诸法院,增加员工的诉讼成本,最终影响企业的社会效应。

3.对企业的社会效应而言。企业具有社会性,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生成是一种企业综合实力的展现,其中就包含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方面。企业员工对外是代表企业的整体形象的,对企业的发展有足够影响。企业员工法律意识的强弱是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给社会的整体责任感必然较大。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降低企业与社会其他主体沟通成本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社会责任感,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三、新时代企业提高员工法律意识的基本路径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员工自身水平的提升也要进行综合考量,除了对企业员工本职技能水平提升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企业对企业的员工法律综合素养有一定的掌握,这不仅对企业员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的沟通成本和社会投入的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增强和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主要从员工的自身组织、宣传教育、培训观摩、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育等方式进行,通过多种方式的渗透和学习,能够促使员工法律意识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提升,进一步节约企业的沟通和社会成本。

1.让员工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法治社会中,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准绳,员工只有通过学习,树立牢固的法律知识和意识,才能在与企业进行沟通的时候,理性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充分尊重彼此的权利义务。增强法律观念,在面对纠纷的时候,能在同一价值评价体系下进行协商沟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企业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市场主体,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帮助员工认清当前的法律和社会形势,全面而深入地向企业员工讲解相关法律的基础知识,带领广大员工一起学习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意识进行充分的认知,实现法律的普及化,实现员工综合法律意识的强化,提高企业整体的法律意识。

2.组织各种法律培训,提升员工法律意识。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正确认识法律意识,还要帮助员工付诸行动,主动在新形势下学习法律知识。由于员工工作时间和工作性质的限定,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律培训,比如邀请法律专家和法院人员进行一线的讲解,可以对企业相关以及员工相关的法律进行充分的说明,让员工能够充分了解法律的立法本质和宗旨,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的途径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组织企业内部对基本法律法规以及《劳动合同法》等的学习,不仅增强了法律意识和学习意识,还能够提升学习效果,实现普及法律全覆盖,达到员工普法培训的真正效果。同时企业还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实施一定的奖惩制度,对学习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这样能够促使员工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提升法律意识培养的效率。

3.培养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法律是一种社会形态,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方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社会,法制建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和很多地方上和领域里的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这样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因此,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提升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企业与员工能够实现平等对话,减少沟通上的匮乏,实现沟通成本的节约。员工与企业之间在法律意识层面形成彼此的信任和认可,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员工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会维护企业的利益,减少企业的不法侵害。

法治社会需要各个领域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活动,企业要在提升法律文化意识的情况下充分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才能节约企业的内部沟通成本,企业只有在不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的前提下,才能凝聚员工,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成本法律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