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8-12-05 16:37毋晋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税负纳税

毋晋峰

(国家电投集团山西新能源有限公司,太原 030006)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及重要性

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是有效降低税负水平,规避税务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实施税务管理可以使其在获取经营利润的同时履行相应的纳税义务,在按时、足额纳税的前提下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务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高经济效益。税务支出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合理的税务成本控制、有效的税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企业税负支出。二是有利于降低涉税风险。由于税收制度缺失、经营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失误,或是由于人为因素干预纳税时点及纳税金额等,最终导致纳税金额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而加强税务管理能够促使税收管理人员按时、足额纳税,在降低税负成本的基础上,避免企业发生涉税风险,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三是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加强税务管理可以使税务管理人员掌握税收政策法规,增强其责任心,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企业及时改进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税收相关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将税负支出完全等同于生产性成本支出,或多或少存在着偷税漏税,或是延期交纳、以最低金额交纳税款的想法,究其原因是管理层纳税意识淡薄造成的。尽管国家税务部门已加大企业纳税治理力度,但仍然存在企业缴纳的税款与国家规定的税额不一致的现象,纳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有的企业认为偷税漏税是个小事,即使被查到补交税款就可以了,法律意识淡薄,不仅使企业难以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也给国家造成了财产损失。

2.企业税务管理方式单一。尽管企业制定了税务管理制度,也配置了相应的税务管理人员,但不少企业的税务管理职能归属于财务部,重视会计核算、费用支出管理而轻视税务管理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的企业将税务管理工作视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纳税申报人员也是机械地按照会计核算数据进行报税,而税务管理日常工作仅仅是对税务检查机构提出的税务问题进行协调反馈与纠错,是一种极为被动、单一的税务管理模式,税务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效果不佳。

3.企业税务风险应对机制不健全。一是将税务管理的重心放在税收筹划上。为减少企业税负而采用一系列技巧性避税的方式,忽视了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必然形成纳税风险。二是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伴随着税务核查风险。如企业恶意或无意中错误采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后期一经查实,则需承担相应的税收处罚。三是发票列支风险加大。“营改增”全面实施后,一些企业为了加大进项税抵扣额度,存在“真实发票,虚假业务”的问题,加大发票列支风险。

4.存在影响税务管理的外部因素。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波动可能会引发未知的税务风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很难准确评估世界各国经济政策、外交政策等变化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影响,可能使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税务情况,进而增加企业税务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国家税务部门稽查人员对企业同一类涉税业务的认定可能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检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税务监督检查执法人员的专业判断往往依据经验,可能导致企业税务管理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对策

1.增强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企业管理层应重视税务管理,不断提升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税务管理,明确按时、足额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成本费用,更不能有偷税、漏税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员工上行下效,提升其主动、依法纳税的意识。其次,要清晰地认识到依法、诚信纳税不等于企业不进行纳税筹划活动,而是要将其作为纳税的底线,在此基础上鼓励税务管理人员做好纳税筹划工作,降低企业税负。最后,要增强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论是因为税务管理工作缺陷,还是人为因素进行避税,都可能引发税务风险,因此要做好税务风险防控工作。

2.健全税务管理机制,优化税务管理手段。企业应设置独立的税务管理机构,组建熟悉税法和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税务管理团队,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定期分析企业税收缴纳情况,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同时,企业应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涉税数据的实时提取和分析,优化税收管理流程,创新税务管理方式。此外,可以引入有资质的税务中介机构,协助其做好税务管理与控制。专业的税务中介机构拥有大量精通税务政策的专业人才,他们熟知最新税收政策,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税收管理咨询服务,进而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3.建立健全涉税风险预警机制。企业通过主动的税务自查等方式,运用税务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涉税业务,并对其进行逐一核实,从而有效预防或规避涉税风险。同时,要根据国家税务管理部门强调的重要纳税事项或纳税问题,制定涉税风险防控方案,形成定期排查的涉税风险防控机制。一方面,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涉税业务自查制度,及时发现纳税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并要求其及时整改。另一方面,税务管理人员应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的各项涉税收入和支出等,通过计算实际税负率,对比前后各期数据,发现税负率出现异常波动时要查明原因并及时报上级部门。

4.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加强与税务机构的沟通。对于全球经济波动等影响因素引发的国内税收政策变化,企业应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其纳税行为的影响,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及时调整税务管理方式和纳税筹划方案,尽可能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对于因税务监督执法人员专业判断差异引起的税务风险,企业应与国家税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与税务监督检查执法人员的沟通,主动询问当前同类型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明确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或调整符合企业实际的纳税策略。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税务执法人员监督检查的重点事项和结果判断依据,提前做好税务风险防控工作,树立良好的纳税人形象。

参考文献:

[1]徐安塞.浅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税务筹划[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2]张晓红.探讨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9).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税负纳税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