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以某职业院校为例

2018-12-05 16:37李文欢李建宁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就业观就业指导毕业生

李文欢,李建宁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会计类专业因其专业性强、就业行业广、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的优势,每年都会吸引到众多莘莘学子。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有1 500万人,会计岗位已趋于饱和。因此,在就业形势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为了解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就业,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

一、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问题的研究设计

根据本文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随机选择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财务管理系会计类专业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大三的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没有参与本次调查)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于2017年4月进行,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由本调查小组成员利用晚自习时间到各班级发放,同时说明填写要求,并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87.5%。同时,针对某些问题对被访者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本调查以有效问卷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1)倾向的就业区域。从被访者的倾向就业区域来看,想去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有87人,占49.7%,而在这87人中有58人来自农村和城镇,占66.7%,说明农村和城镇的学生比城市的学生更想去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因为他们认为那里发展机会较多,离梦想更近,自己的价值能够更好地体现。(2)期望薪酬标准。就业薪酬期望值选择1 000~1 500元的被访者有14人,占8%;选择1 500~2 000元的21人,占12%;选择 2 000~3 000元的 61人,占35%;选择3 000元以上的人数最多,有79人,占45%。这一数据表明,大部分高职在校生对毕业后的薪资要求较高。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对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专科生(高职)平均起薪工资为2 640元[1]。可见,作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高职毕业生,对于薪金的期望过高。(3)毕业后的去向。当被问及毕业后最理想的去向时,80.9%选择参加工作,13.1%选择自主创业,6%选择专升本。从数据来看,绝大部分人愿意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有很少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工作一线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有13.1%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说明高职生的就业意向已经出现了多样化。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在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142人中,想进政府机关工作的有33人,占23.2%;想进国营企业工作的有58人,占40.8%;想进私营企业工作的有37人,占26.1%;想进外资企业工作的有14人,占9.9%。这一现象表明,高职生较少看重是否在“体制内”工作,而更愿意选择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以便更好地锻炼自己[2]。

2.就业服务的调查与分析。(1)当被问到是否了解所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时,11人表示非常了解,34人表示有所了解,31人表示一般了解,24人表示不太了解。在选择不太了解的人中,大一、大二学生各占一半,说明无论是大一还是大二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都很少。(2)在提到现在的就业心态时,40%相信自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22.9%表示没有多考虑,反正最后总会有工作,13.1%感觉非常焦虑,21%很茫然。在相信自己能找到满意工作的人,女生有50人,男生有20人,看来女生比男生的态度更乐观。对这个问题感觉茫然的人中,大一有27人,大二有10人,这可能是因为大一接触的就业方面的信息和指导较少。(3)在被问到希望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就业服务时,36人希望学校多提供社会实践实习机会,30人希望学校多提供就业信息,21人希望学校多组织校内人才招聘会,13人希望多请就业专家做专题讲座。在被问到需要的就业指导内容时,31%选择就业观与就业心理,27%选择就业信息获取和利用,19%选择就业形势,5%选择面试技巧。这些数据显示了在校高职生对就业服务方面的渴求,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和更多的就业信息以及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希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就业心理。

三、相关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虽然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自己仍然没有一个职业规划。鉴于此,笔者建议就业指导课程向就业观与就业心理,就业信息获取和利用等方面倾斜。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自己的大学计划。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环境。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有指导意义的讲座或报告会,邀请社会上的成功知名人士,或其他高校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或者是往届毕业生代表向学生介绍求职、创业的人生经历,使学生能更加深刻体会到只有认真学习、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最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3.加强学院与地方人才市场以及优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学院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以及办学资源采用顶岗实习模式与优质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拉近在校生与用人单位的距离。一方面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就业气氛,熟悉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优质企业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毕业生就业[3]。

参考文献:

[1]2016年大学生毕业生月起薪平均为4187元[EB/OL].应届毕业生网,2016-01-22.

[2]朱佩芬,杨娜曼,王海鹏,等.国贸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意向调查研究——以湘南学院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2014,(6).

[3]张家胜.专业认知、就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偏差——基于武汉纺织大学国贸专业的调查分析[J].陕西教育,2013,(1).

猜你喜欢
就业观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从一分钱到一元钱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